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十年,经过十年的学习、实践,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很多变化,学生们思维活跃了,课堂有时也十分灵动,许多应课程改革而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新颖的诞生了,广大师生在变革中体验着生本观念的新鲜,实践着主动创新的探索。

在我们这里推行的高效课堂,确实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种不错的教学形式,课堂因此十分活跃,学生兴趣也比较高涨,教学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与纠结。

(一)、这种教学形式对小学来说并不都能适用。

如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多的学习习惯,纪律意识等,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因此这种教学形式并不适用。

(二)识字、写字任务太重在1~2年级时期,每天都要记住5-7
个生字,对学生、老师、家长都是很大的负担。

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忙着去识字、写字。

学生觉得非常枯燥、乏味,很容易对语文课产生畏惧的心理。

(三)、教材中体现的政治性和价值观太强,课文无趣。

孩子不愿意读。

教材不能以把提高的语言能力放在第一位。

语文学习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发展。

(四)学生的习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与提高。

为了使学生学会各种写作方法,语文教材还是很注重有规定性的习作练习,然而不少题目对学生实践而言还很陌生,因此学生写的很困难,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今年我担任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面对六十多个刚刚六岁左右的孩子,我必须认真思考怎样他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

2.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从入学开始就应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教学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

3、采用多种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记忆生字,如识字游戏、编成新材料阅读等。

鼓励学生课外自主识字。

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写字指导。

4、课内完成作业。

书面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5.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教师适当示范。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

6、做好作文起步。

写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看图写话、观察写话、阅读写话、编写童话等方式,提前起步写话教学。

要结合阅读和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多写话。

要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多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7、倡导课外阅读。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8、建议改进评价技术。

考试要严格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命题,不拔高要求,提高难度,评价方式要多样。

在今年暑假,我们参加了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培训学习,也看到了很多可喜的调整与变化,相信通过我们的改革实践语文教学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