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下治一校若烹小鲜
我们还加强了名师课堂的教学研究,组织“高级教师教学合作团队”。 一所学校, 骨干教师和名师越多,办学质量就越好。 在打一小学,我们营造学骨干学名师的氛围, 不只是学他们讲课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学他们智慧和方法背后的专业水平和人文 素养。
在常规常态长效的教学管理中,我们还开发了校本课程,并获得了全国教育科研 一等奖。 我们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 条条大道通罗马” 的信心。 不仅要让学生学 知识,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和自信心。 校本课程的积极开发和实施,拓宽了学生 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所好学校,就要潜移默化地在每个孩子身上渗透 一种内在的、向上的、气质性的东西,以造福他们一生。
一、 师道至上,职业自觉
好学校需要好教师,好教师需要职业自觉。 培养好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 素养和专业技能,必须尊重教师的辛苦努力和人格尊严,这是学校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我在学校管理中提出了“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 的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提出了四 句话作为教书育人的师道内涵和职业品德。
第一句话: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教师的工作性质是“ 个体户”,他每天 的工作很平凡,但平凡不能平庸,更不能贫乏。 教师又必须在群体中与人合作。 因此, 好教师应该在群体中有威望、有地位。 教师要有影响和地位,他的工作必须勤奋。 但 教师的勤奋不是手脚勤快,不是干活麻利,超额完成任务。 教师的勤奋是学习思考的 勤奋,是观察与研究的勤奋,是实践与反思的勤奋。 教师的勤奋应该带来学生学习的 愉悦与轻松。
在教学研究上我们提出“ 五步十问”,五步指的是: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小
204
—— 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
结、作业布置、学生辅导。 每一个步骤,我们都会提出两个问题。 这十个问题,每个教 师在进课堂前都必须思考清楚,而不是事后思考。 提出“ 五步十问”,本质是不断引导 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收获,使教学更加有效,使课堂变成“活” 的课 堂,变得美丽生动。
这四个方面做到了,一定就是好教师。 好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两个:一是真诚、善 良、美好,二是有人修养和专业技能。 这四句话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二、 教学质量,安身立命
一所学校倘若没有教育质量,其他免谈。 教师要依靠教育质量“ 安身立命”,要让 教师明白“ 上好课是硬道理” ,要让课堂有吸引力起来。
怎样帮助和鼓励教师上好课,往往考验着校长的办学智慧与方法,我们在实践中 做了许多有效的努力,并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特色。
在教学质量管理上,我们提出“一查二评三看”,通过它来整体评价教师。 每一次 “查”或“评”或“看”,都必须及时反馈给教师,让他们心知肚明,他们就会高兴。 倘若 偷偷摸摸去“查”去“评”,会弄得教师一头雾水,心里会很不高兴。 “ 查” 完“ 评” 完了, 我们会组织全校教学质量研讨活动。 当校长把教学质量看得很高很重的时候,每一位 教师也会认真起来。
三、 人文校园,润物无声
打一小学的校园环境非常美丽,而且很有特点,学生、教师以及很多来访者都非常 喜欢。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文化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快乐 校园,让校园体现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每一个在打一小学读过书的学生、工作过的教师 都能沉浸在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精神家园的温馨,使美丽和谐 的校园在潜移默化中成就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第四句话:在利益面前保持理智与淡泊。 当今社会充满了诱惑,比如评职称、评先 进,虽然是讲贡献,但也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切身利益。 我觉得在学校要少讲竞争多 讲互助与合作,讲竞争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不利,我们鼓励教师的上进心、合作心, 鼓励团队的共同发展。 但在学校还是经常会碰到需要竞争的事,怎么办? 我们倡导理 智与淡泊,创造让每个教师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家彼此心平气和,互相欣赏,心悦诚服 地为别人喝彩。
202
—— 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
治一校若烹小鲜
卞松泉
多年前,我出版了一本总结自己办学思想与实践的书,书名为《 治一校若烹小 鲜》。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觉得治国与治校是一个道理。 治 校,要有科学的态度、理性的认识,在教育教学的每个方面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折腾,不 跟风,砥砺前行。 我和老师们坚持这样的办学态度,在全体师生努力下,学校不断发 展,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比如,我们用心打造了师生喜欢的“ 校园十景” :校园雕塑群、摇篮艺术厅、摇篮场 馆、摇篮画廊、摇篮庭院、雏鹰之家、空中景观走廊、绿色走道、科学之道、桃李园。 这每 个景都考虑到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润物无声的影响,希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又比如校园走廊内外的布置,都考虑把文化艺术的元素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校园里,我们不乱贴标语口号,而是用主题雕塑、绿化给学生以朴素大方的环境熏陶。 大楼门厅和走廊,我们悬挂经典的油画作品,门厅放置一架钢琴,每天早晨,师生在学 生演奏的琴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在走廊内,我们有展示学生作品的画廊,教
后饿死了师傅。 教师群体中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的教师怕自己的经验“ 外传” 后“ 武 装了别人削弱了自己”。 所以我们强调教师间的积极合作,资源共享,智慧互通,倡导 教师之间交往的坦诚与合作。 我们提出了教师共同遵守的“ 道德契约”,具体为“ 三要 三不要”。 “三要”是:要求真,要务实,要行善;“ 三不要” 是:言行不要过激,经验不要 保守,常理不要相违。 这“三要三不要”,给全体教师营造了好环境、好心情、好风气。
第二句话:在工作中积极做到勤奋与自励。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教、学、做合一,有 了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培养出勤勉用功的学生。 培养教师自励与自律的职业行为, 会带来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三种境界:一是培养教师工作中的良好情绪和进取状态,二
追求办学的理想境界
治一校若烹小鲜
203
是从制度约束下的被动到超越规范的主动,三是从“ 小我” 逐渐成长为“ 大我” 。 第三句话: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坦诚与合作。 过去有一句俗话:师傅教会了徒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