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文人百年
论文要求: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
●鲁迅
●郁达夫
●张爱玲
●沈从文
●鲁迅——祥林嫂之死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答:鲁迅的《祝福》是他的重要作品,孔庆东教授通过讲述祥林嫂之死,让我体会到了鲁迅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的伟大之处。
《祝福》是鲁迅《彷徨》小说集当中最著名的小说,它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了太太的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抢走与贺老六成亲。
贺老六忠厚善良,却不幸累病而死,儿子阿毛也被狼叼走。
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遭到了老爷、太太的歧视。
后来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就把一年的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以洗刷自己的罪过。
当她在祝福的晚上兴冲冲端供品时,遭到主人的禁止,并被赶出家门。
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
对于祥林嫂的死,人们有种种的说法,有人说祥林嫂是地主鲁四老爷害死的,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
也有人说祥林嫂是她的婆婆害死的。
凶手之一:祥林嫂的婆婆。
但是祥林嫂的婆婆两次卖掉她并没有导致她生活不好,在鲁家,她变得白胖了。
嫁给贺老六,她也生活得很好。
所以婆婆并不是杀害她的主要凶手。
凶手之二: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看不起祥林嫂。
但是他并没有虐待她,书中并没有祥林嫂受到地主压迫的明显描写。
所以,鲁四老爷也不是主要凶手。
凶手之三:柳妈。
柳妈是和祥林嫂同阶级的一个女仆,她是一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
但她对祥林嫂就没有那么善了。
是她的地狱之说是祥林嫂在精神上崩溃了。
但是也不能说柳妈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凶手。
凶手之四:“我”我作为新的知识分子,接受过“德先生”“赛先生”的洗礼。
但是,当祥林嫂临死前问“我”到底有没有灵魂时,“我”不知道怎样回答,逃回了鲁四老爷家。
这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
但“我”也并不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凶手。
通过孔庆东教授对祥林嫂之死的讲述,我看见了祥林嫂背后的整个中国社会,也看见了鲁迅作为那个时代一位伟人的伟大之处。
第一,他从社会的小处着眼,来反映当时一个社会的问题。
祥林嫂作为整篇小说的主人公,她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
故事中的其他角色,鲁四老爷、柳妈等也是一些社会中人们的典型代表。
故事发生的地点——鲁镇,也是当时无数中国的小城镇的典型代笔。
鲁迅
从小处着眼,写出了中国底层社会的大问题。
第二,鲁迅看到了当时其他人所没有看见的问题。
如果让其他作家写祥林嫂之死的话,估计都会写地主是压迫祥林嫂的,最后祥林嫂又是怎样悲惨的死去的。
但是鲁迅在文章中并没有这样写,他并没有过多的写阶级矛盾。
他写出了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我”和鲁四老爷之间的隔阂,祥林嫂被其他同阶级人们的嘲笑。
所以祥林嫂遇到了迫不得已又回到鲁镇,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仆人时,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变了看不起她,而且把她的痛苦,当成自己赏玩的材料,不断地勾引她,强迫她讲述自己悲惨的经历。
鲁迅在这里写出来人际关系中的事实,把别人的痛苦经历当作自己赏玩的资料。
后来,就听烦了,不要听了。
于是柳妈在赏玩了祥林嫂的悲剧之后,觉得没什么节目可看了,她自己策划导演一个新的节目来看,就是地狱之说。
可以说,柳妈的出现,是在祥林嫂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又狠狠地推上的一把。
第三,鲁迅还是一个勇于自省的人。
“我”这个人物,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经过“五四”洗礼。
妄图启迪百姓,改变天下。
可是遇到祥林嫂之后,这个知识分子,就迅速地逃跑了。
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不可一世的,想启蒙人民的,所谓现代知识分子。
但是当他遇到劳动人民真正问题的时候,他不能给她解决,他只有逃跑,但是好在这个“我”,是有自我反省能力的,所以他苦闷了。
可见鲁迅是一个敢于自省的人。
最终祥林嫂还是被这个“吃人”的社会杀死了。
鲁迅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祥林嫂这个形象依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