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如何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左右手!朱小蔓:“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它是一种浸润人心的氛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进而促成师生的长足发展,成就师生的精彩人生,形成教育特色。
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走入了虚幻化、形式化、纸面化的误区。
这些误区源自于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要素和结构缺乏清晰的认识。
本套产品共两本书、6张dvd、4张dvdrom。
两本书从校长管理到校园的环境建设,细致的讲解了特色校园文化是如何构建的,对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光盘由几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学校组成的,光盘内容是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过程及其实施方案,并且由校长或者是其他的参与人员进行讲解。
Dvdrom要由海量的方案、图片、成功学校的经验分享、策划书等等和校园文化相关的内容组成。
可以说,有了这套产品,新学校可以马上拿过来就用,已有的校园文化可以改善和借鉴。
定价:880元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书的目录:第一部分校长管理与创新、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思考、引领素质教育,做新型校长、提升校长管理水平、校长管理的艺术水平、成功校长的三“会”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升工作效率、新学校治校方略、校长管理案例及分析建议(学校发展、用权与用干部、人事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第二部分特色学校、什么是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究竟“特”在哪里、特色学校的校长特征、如何才能建设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学校的假象第三部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如何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数学教学、创新校园文化形成特色、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助推素质教育发展、实践“真”教育、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第四部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环境文化教育学、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优质教育环境对构建品牌学校的作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误区、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特性和应遵循的原则、校园环境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色彩与构图、国外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环境文化规划的原则、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步骤光盘目录:一.校园文化建设赏析一、校园文化建设赏析二、成纪中学的文化建设、奉新县第四小学的特色理念、奉新县第五小学的校园文化二.美国教育、日本教育、中国教育的现状三.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留守儿童幸福的校园、普通学校办的不普通校园文化的探索以特色谋突破以文化促发展、领导力与学校发展四.和谐的校园文化、快乐的校园、民办英才外国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分享书香校园五.打造阳光校园、明德厚学自强不息、上洞街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桃山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巡礼、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六:美国的校园、美国课堂教学个性化、美国校长访谈录、美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Dvdrom第一张:校长管理第二张:校园文化建设第三张:特色教育第四张:校园环境建设试读:第一部分校长的管理与创新......从“常”到“新”:常规管理须不断新陈代谢常规不是“死”制度,常规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凭制度办事。
从常规之“常”到常规之“新”,学校常规管理应不断回到教育常识,遵从教育常理,坚持专业反思,进而不断完善创新,不断焕发活力,才是常规管理的必然选择。
对常规要常翻新。
学校的常规管理因为其“常”,很容易在平常的工作中熟悉而习惯,甚至发展到“无常”的地步。
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与现实教育教学改革不相一致的现象,甚至与新的教育改革要求相悖和冲突。
所以,要使学校常规管理不断焕发活力,就要不断依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制度反思与清理,及时“翻新”一些规章、制度和规则,对常规管理制度要经常正本清源,避免出现管理制度“拖后腿”的现象,真正建立制度性的新陈代谢管理机制。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时代意识,一切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最高利益出发,“死”制度自然会有活力。
对常规要“常更新”。
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有些制度、规则虽然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制度就可以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更新,在发展变化中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法律体系以及教育自身的动态变化,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对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及时更新,对制度中“病体”部分予以及时地改善、整合或剔除,赋予其时代的、本质的内涵与特征。
对常规要常创新。
常规管理是保持和保证学校正常健康运行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管理,而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点。
这就要求学校在常规管理过程中要将“常”与“新”结合起来,既要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又要对常规管理予以创新,使制度更加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
尤其对关涉教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更多地借助于相关的研究寻求创新点,使之更加科学有效。
dvd学校简介:博文中学初中部7个班,初一3个班、初二2个班、初三2个、班11个老师教学楼后面是两个宿舍,有男生宿舍女生宿舍,还有一个大操场,一个班有50个人,初中部有300多个人,高中高一有8个班、高二有12个班、高三有12个班、高中部人有7000人左右景观赏析:基于博文中学的现状,总体布局要尊重原计划,力求建设高品位、深内涵、书香浓郁、景色优美的校园景观。
以“一轴、两廊、两院、两文化墙、两体育场”为景观骨架。
通过对校园特征的挖掘和分析,使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相结合,吸取园林景观精髓,达到天意合一、文脉传承的效果。
一轴,指从学校大门通向主教学楼的主景观区;两廊,指实验楼与图书办公楼前面的白色长廊;两园,指学校东南角小块空地园景——雪香含蕴和女生公寓楼前园景---玉兰听雪;两文化墙,指学校东围墙----文化名人和西围墙----书法留香;两体育场,指在男女生公寓楼之间介绍乒乓球知识的长廊。
通过对校园内部景观的设计规划,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
一轴,即以连通主教学楼与大门入口的景观大道---“毓才大道”为轴线,设计雕塑、喷泉,并以植物造景,营造出一条精致典雅,文化意蕴浓厚的校园文化景观线。
建议:鉴于学校的树阵缺少文化气息,建议学校在实验楼前的树池里种植开花植物,并使其围绕在树的周围。
在树上悬挂竹简形状的文化标识牌---勤学、博学、善学、乐学;在图书馆办公楼前的树周围摆放不同颜色的开花植物。
由此,精致的景观大道将入口形象进一步延伸,展开了校园的美景画卷。
大道北端靠近教学楼的地方可设置喷泉、雕塑。
可设置“怀珠抱玉”喷泉,喷泉中间设置的“怀珠抱玉”的雕塑----以不锈钢的镂空雕塑为主体,寓意学校是培养英才的摇篮,在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学生都能由璞玉成美玉。
两廊实验楼和图书馆办公楼南侧均有白色长廊这一建筑小品,与学校的整体布局协调一致,但是文化氛围欠缺。
鉴于学校原有的长廊空洞、缺少文化品味,在规划长廊时,要重视建筑小品的文化性,饰其空间,寻其对比,重视多种素材的巧妙结合,相互烘衬,以便丰富校园空间。
建议:在长廊合适处种上紫藤,花开时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不开花时增添绿色。
在里面设置带有棋盘的小型石桌和石凳供师生休息、谈心,或在墙上悬挂对弈图,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是一种对弈,人生也是一种对弈,培养他们敢于竞争、乐于竞争的精神。
两园规划时,在建筑物周围以“岁寒三友---松竹梅”的配值方法种植,即以梅花为主景,以竹为配景,以松树为背景,展现中国特有的文化。
在置石上刻字提名,以收点景、破题、增趣相得益彰之效。
两文化墙基于学校东西围墙过于单调、枯燥,没有文化气息,因此设计时重在凸显墙壁是突出校园气氛、传承文化、强化教育效果的载体,有强化校园文虎氛围和艺术韵味的功效。
在墙面上制作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浮雕壁画以及墙面喷绘,可融合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也可选择一些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名言系列,使得学校校园的墙壁成为文化长廊。
两体育长廊学校在女生公寓和男生公寓之间设有乒乓球场,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要,但是缺乏美观。
两侧墙体放置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展板,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选取有机玻璃材质进行展板制作,以便经久耐用。
主题推介:乒乓球起源、竞赛规则、小球大事记、乒乓趣事、奖杯由来、球星风采等等。
植物设置的分类与搭配苏铁(铁树)苏铁科苏铁属形态特征:喜光,稍耐半阴。
喜温暖,不甚耐寒,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
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可开花。
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高可达20米。
茎干园柱状,不分枝。
仅在生长点破坏后,才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
茎部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并呈鳞片状。
叶螺旋状排列,叶从茎顶部生出,叶有营养叶和鳞叶2种,营养叶羽状,大型,鳞叶短而小。
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显着向下反卷,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
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黄色,密被黄褐色绒毛,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
种子10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园林用途:苏铁树形奇特,叶片苍翠,并颇具热带风光的的韵味,宜用多株与山石配置成景点,十分爽心悦目。
海桐海桐花科海桐花属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或,高达3米。
叶多数聚生枝顶,狭倒卵形,长5一12厘米,宽1—4,全缘,顶端钝圆或内凹,基部,边缘常外卷,有柄。
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带黄绿色,芳香,花柄长0.8—1.5厘米;、、各5;子房上位,密生短柔毛。
蒴果近球形,有棱角,长达1.5厘米,成熟时3瓣裂,果瓣木质;种子鲜红色。
花期5月,果熟期10月,蒴果卵球形,有棱角,成熟时三瓣裂,露出鲜红色。
栽培繁殖:对气候的较强,能耐,亦颇耐暑热。
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
园林用途:在温暖的地方,本种是理想的花坛造景树,或造园树种,尤其是适合种植于海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