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史上最全小学到高中排名

福州史上最全小学到高中排名

福州史上最全小学到高中排名福州市最好的小学如下:鼓楼区较好的小学:1、钱塘小学,2、乌山小学,3、鼓楼一小,4、鼓楼二小,5、福州实验小学,6、教院一附小,7、教院二附小,8、鼓楼实验小学,9、鼓楼五小,10、湖滨小学台江区较好的小学:1、群众路小学,2、台江三小,3、台江一小,4、台江实验小学,5、工业路小学,6、国货路小学,仓山区较好的小学:1、麦顶小学,2、师大附小,3、仓山小学,4、南台实验小学,5、仓山实验小学,6、金山小学,7、仓山一小,8、仓山二小,9、城门中心小学,10、郭宅中心小学晋安区较好的小学:1、晋安一小,2、象园小学,3、晋安二小,4、晋安三小,5、晋安进修校附小,6、鼓山中心小学马尾区较好的小学:1、马尾实验小学,2、师大二附小,3、亭江中心小学,4、罗星小学,5、琅岐实验小学福州市市区学习氛围最好的是鼓楼区和仓山区。

三牧中学(绝对第一了),延安中学(公立第一),19中(公立第二),18中(公立第三),时代中学(私立二),华伦中学(私立三)其他不错的:福州第一中学(生源今年才有,暂不排名)、杨桥中学、屏东中学、华侨中学、十一中、十八中、外国语中学、黎明中学。

福州市省级达标学校(其他的很差劲,就不列举了)省一级达标学校10所:1. 福州一中(190年校史) ,绝对的福州第一,同时也是福建省的第一。

2. 福州三中(60年校史)3. 福州八中(150年校史)4. 师大附中(125年校史)5. 福州高级中学(55年校史)6. 福州五中,又名福州格致中学(160年校史)7. 福州四中(100年校史)8. 福州二中(95年校史)9. 福清一中10. 长乐一中。

省二级达标学校19所:屏东中学、福州十一中、福州十八中、福州华侨中学、福建师大二附中、福州外国语学校、闽侯一中、闽侯二中、闽侯三中、闽清一中、福清二中、福清侨中、福清三中、永泰一中、长乐侨中、连江一中、连江尚德中学、平潭一中、罗源一中。

省三级达标学校29所:福州铜盘中学、教育学院附中、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福州第七中学、福州第十中学、福州第十五中学、福州第四十中学、福州市鼓山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亭江中学、闽清二中、闽清高级中学、福清融城中学、福清虞阳中学、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清高山中学、永泰二中、永泰三中、长乐二中、长乐七中、长乐高级中学、连江第二中学、连江第五中学、连江华侨中学、连江黄如论中学、平潭城关中学、罗源民族中学。

2019年在福州上小学父母因工作调动子女方可借读福州市教育局《关于2019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意见》中,2019年在福州上小学,借读的政策更加严格。

子女要在福州借读上小学,父母必须是因为工作调动才行,这让他们在报名时必须持有调令才行。

而往年的规定是父母双方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即可。

同时,今年新增加了华侨和外籍子女两类人员可借读。

报名时间定在8月下旬据了解,今年小学招生仍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总原则。

农村小学按自然村招生,市区按原划片范围安排入学。

小学招生工作以县(市)区为主负责。

公立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

五区小学招生报名时间定于8月20日至22日,8月23日至24日招生情况公示,8月25日新生发榜。

有两类人可以报名,一是户籍关系在本县(市)区的六周岁(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学龄儿童;二是暂住在本县(市)区符合政策要求的六周岁(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在报名时,家长须持有户口本、房产证和疫苗接种卡方可报名。

挂户生不算片内生今年的小学招生方案明确提出,挂户生不能算是片内生,必须由户籍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按照规定,有5类人可以作为片内生入学,分别为:1、父母及子女户籍关系同在招生片内,在片内有自己的住房并作为日常生活居住地的,即“两证统一”(户籍证、住房证)。

2、父母一方是农村户口,或在外地工作,或父母离婚,其子女与父母其中一方的户口、住房均在片内,且与片内一方共同生活的。

3、父母双方确因实际困难未购房,父母及子女需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居住,且户口在一起,并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长期共同生活的。

4、确因国家需要,原居住住房被拆迁,持正式有效的拆迁证明由异地被正式安置在片内且已把片内作为经常居住地的。

5、确因国家需要,在片内的居住房被拆迁,并具正式有效证明属原拆原迁,现在片外暂时寄居的。

如果是户口在片内但非上述五种情况者,属挂户生,由户籍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如果是拆迁户,必须持有正式有效的拆迁部门的拆迁协议安置证明。

属原拆原迁者,可先在过渡地安排入学,待回迁后再转回原居住地小学;属货币安置且尚未购房者,可在过渡地就近入学,由过渡地教育局根据生源情况统筹安排。

5类人可借读按照省教育厅的政策,今年福州市的借读政策也有调整。

今年在福州上小学,借读的政策更加严格。

子女要在福州借读上小学,父母必须是因为工作调动才行,这让他们在报名时必须持有调令才行。

而往年的规定是父母双方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即可。

同时,今年新增加了华侨和外籍子女两类人员可借读。

这5类人具体为:㈠边防、海岛驻守部队的子女;㈡在省内兴办企业的港、澳、台胞及华侨、外籍人员的适龄子女;㈢父母双方从事地质勘探等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学生;㈣父母双方因工作调动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生活的学生;㈤父母离异,抚养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或丧失监护能力,确需由其亲属抚养监护的学生。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向暂住地片内学校提出书面借读申请,填写《福建省小学借读申请表》或《福建省中学借读申请表》,并出具户口簿、现居住证明、父母工作证明及根据借读条件所必须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中途插班借读的学生还需提供原学籍所在学校的学籍证明)。

学校将对递交的借读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在本校学位余额范围内,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接收符合条件的借读生,并予以公示。

同时,学校还要将所接收借读生的姓名、学号、身份证号、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出生年月、原就读学校、现住址(暂住地)、拟就读学校年级、父母工作单位和接收理由等情况列成《借读学生花名册》,上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对符合接收条件但因学位已满无法接收的,学校应将名单上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由其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对不符合接收条件的,学校应尽快(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三类人可照顾入学有三类人可以作为照顾对象就近安排入学,具体为:凡属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作为照顾对象就近安排入学:一是学龄儿童本人的户籍关系在本片区,原则上应随父母到常住地安排入学,但因下列特殊情况而长期寄养在亲属家中的,可经当地教育局审批后就近安排入学,这两类情况为:(1)父母双方均在边远部队,子女随军有困难的;(2)孤儿、烈士子女;二是台、港、澳胞子女、华侨子女、外籍子女需要在暂住地附近小学就读的,可向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按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予以安排。

三是在福州市投资经商的港澳同胞子女、外籍子女及优秀回国人员子女等属国家、省、市特殊照顾对象的,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照顾安排。

台商子女可到定点小学入学或就近入学按照规定,台商子女可以到区域内相对就近的定点小学就读,也可以在居住地片区内小学就近入学。

福州市各区安排了15所小学作为接收台商子女的定点学校。

具体为:鼓楼区:福州实验小学、教育学院一附小、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台江区: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台江第五中心小学、台江实验小学;仓山区:仓山实验小学、福州麦顶小学、福州仓山小学晋安区:晋安第一中心小学、晋安第二中心小学、晋安第五中心小学;马尾区:马尾实验小学、师大二附小、乌山小学名城港湾分校;需要上学的台商子女可以由监护人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前一个月向福州市台办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入学所需材料,经市台办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由市台办统一造册报送市教育局协调办理入学手续。

申请入学所需材料为:父母的台胞证和台湾户籍证、营业执照(股东协议书)或聘书、能证明子女年龄和学历的证件(如户口本、暂住证等)。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须提供“三证”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今年的政策是仍旧可以持相关证件到暂住地片内小学申请入学。

为了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子女入学所需的材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登记时间放宽到8月1日至8月22日。

如果片内小学生源未满(每班人数未超过45人),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得拒收。

如片内小学生源已满无法安排,学校应将名单上报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由暂住地教育局。

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也可直接到暂住地教育局登记,由其统筹安排。

备注:1. 外国语学校、十六中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仓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2. 屏东中学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屏东中学屏北分校。

3. 华侨中学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福州三十七中。

4. 十五中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台江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教育学院附中对口招生中不含凤乐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凤乐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台江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5. 光明小学的毕业生中实际居住在红星社区的,原则上安排到福州二十五中,个别家庭居住地靠近三十八中的,允许对口到福州三十八中。

6. 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城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安排在福州八中鳌峰初中。

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创办于20世纪一十年代,前身为省女师会小,省第一高级中二部,鼓楼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为现名,1953年曾因学生林尔流抓国民党特务一事及办学效果显著更名为模范小学,文革期间曾更名为前线小学。

解放后历任校长为黄江增、余贞干、郑世琛、陈碧夏、邵亚楠、郑开泽、郑章秋、吴丽萍、林水财、郑秀玉、蓝幼青、林子清、王亚列等等。

作为省重点小学之一的鼓一小占地面积5676平方米,建筑面积7454平方米,学校设有电脑室、语音室、电教室、科技室、自然实验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阶梯教室、阅览室、图书馆、羽毛球馆、艺术厅、游泳池等,并配套了多媒体电教设施、七频道校内有线电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作为省重点学校之一的鼓一小,努力按照“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向创办现代化的一流学校迈进。

l 、一流的教育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5676平方米,集学园、乐园、花园为一体,电脑室、语言室、电教室、劳技室、体育室、艺术厅、图书馆、羽毛球馆、游泳池、梯形教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与之配套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以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调的环境氛围,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