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的必要性

论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的必要性

论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的必要性
摘要:从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的历程。

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仍然存在着“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矛盾与问题。

本文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差异、事业单位设立下属企业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处理事业单位与企业脱钩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
些观点。

关键词: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下设企业事业单位改革
2011年6月,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马凯在会议上指出,“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国家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还不够完善。

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设立下属企业就更加阻碍了事业单位及其下设企业的
正常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尽快实现事业单位与下设企业的分离是十分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的含义、特征与现状
事业单位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

其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是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公有性、实体性、文化性等特征。

我国事业单位涉及到大部分行业和领域,现有事业单位超过126万个,在岗人员3000余万人,退休职工900余万人。

从人员结构来看,我国科研人员70%以上、教师和医生95%以上都集中在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从经费方面来看,政府财政支出有30%以上用于事业单位。

二、企业的含义、特征及其与事业单位的区别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辞海》1979年版中,“企业”的解释为:“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事业单位”的解释为:“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的单位”。

企业与事业单位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
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

而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

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

三、事业单位设立下属企业的弊端
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很多设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但是
这些企业的经营、运作往往是依附于事业单位的,他们的人员一般是与事业单位混岗作业的。

笔者认为这样的运营模式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主要是事业单位的体制造成的。

1、事业单位领导实行委任制,政策缺乏连续性。

2、事业单位服务范围单一,影响企业经营。

(二)人员使用上的弊端
事业单位设立下属企业,就会有事业与企业人员合署办公。

事业单位的薪资是根据人员所聘任岗位及国家下发统一标准确定的,而企业的薪资则与企业效益是分不开的。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合署办公,就会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另外,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务晋升等,都是受人员编制、岗位设置情况控制的,而企业在这方面相对制约因素较少。

(三)不利于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创造能够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相对僵化。

首先,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模式僵化,难以发挥激励作用。

其次,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调节能力。

另外,事业单位由于市场化程度低,成了群山之中的一个低谷,人员自然流入;而人员的大量流入,使其适应
市场的能力更弱,更加谋求保护而不是去适应市场。

事业单位成了部分人规避市场风险的避风港,正说明了事业单位目前的管理机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种情况不仅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

四、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的几点设想
在实行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职能方面
要想做到与下属企业的真正脱钩,首先要做的是职能方面的分离。

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可以借鉴某些地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法,由企业承担一些公益任务,政府视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相应支持。

(二)从经济方面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就必须要经济独立。

当企业有了自己的职能,也就有了获取经济独立的手段。

独立的经济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还有利于企业内员工的发展。

(三)从人员配置方面
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从事业单位脱离出来的企业就要重新考虑建立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员配置方案。

如前所述,由于事业单位的干部委任制,导致政策的不连续性,阻碍了下属企业的发展。

当企业独立以后,首要任务是建立自己的决策层,这样可以很快的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另外,独立后的企业,少了原有的制约,可以根据现有业务更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对于原来与事业单位合署办公的人员,企业可以采用劳务输出的方式,继续保持与事业单位的合作。

这不仅可以解决原来同工不同酬现象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又可以使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

总之,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一方面可以减轻事业单位负担,使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面也可以使企业更灵活的运作,使其做大做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