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第六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7、第六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
淋巴系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第二节 淋巴细胞
• 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型,占外周 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成年人体内约 有1012个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可分为许多表型和功能均不同的 群体,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等,T 细胞和B细胞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群
•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 巴结,以及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下层的 许多分散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
右淋巴导管 流入右锁骨下静脉
颈部淋巴结 胸导管
流入右锁骨下静脉
腋窝淋巴结 胸导管 乳糜池 脊柱旁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流淋巴管
(一)淋巴结(Lymph node)
输出淋巴管
肌肉层
肠道 淋巴 系统 免疫 应答
上皮细胞
M细胞
巨噬细胞 Th
sIgA
IgA
B
浆细胞
脾脏 (5小时)
输出淋 巴管
52%
淋巴结 (12小时)
未活化淋
45%
巴细胞 42%

血液循环 (30分钟)
10% 入 淋
不参加再 循环的细

活化淋 10%

胞 ( ?)
巴细胞
骨髓、上皮 腹腔
粘膜下组织 其它组织 肝 、大脑
第六章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Immune system是机体承担免疫功能 的物质基础,人和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由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
• 按其功能之不同,可将其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 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即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一、中枢免疫器官
• Central immune organ又称初级淋巴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T 淋巴细胞
1.T细胞的分化发育
• 体内存在能特异性识别各种抗原的T细胞库(T cell repertoire),成熟T细胞库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TCR识别抗原受MHC限制,即不仅特异性识别经 APC加工处理的抗原肽,而且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 结合成复合物的MHC分子
2、机体T细胞库对自身抗原具有耐受性,一般不对自 身MHC分子或与之结合的自身抗原分子产生应答
裸鼠(Nude mouse): 先天无胸腺小鼠
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两年后, Flanagan证实是不同与一般无毛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nude小鼠。该小鼠 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 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常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将裸基因“nu”导入 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裸小鼠突变系有BALB/c–nu、 NC-nu、C3H-nu、Swiss-nu等。裸小鼠纯合子(nu/nu)的主要特征:无毛, 裸体和无胸腺。新生裸小鼠已无鼻毛为特征,足尖经常收缩呈螺旋样畸形。 成年雌性发情期不规则,卵巢小,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诱发排卵,雄性 精子为不成盘卷状,新生裸小鼠3周后省长明显迟缓。罗小树纯合子全身几 乎无毛,偶见背部有稀疏的带状毛,皮薄有皱褶。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 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 常。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 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 细胞功能。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小鼠(6-8周龄)较普通 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裸 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
• TCR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功能状态分类:
1、辅助性T细胞 2、细胞毒性T细胞 3、抑制性T细胞 4、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
CD4+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T细胞、B细胞及其他 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协调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CD4分子还是HIV壳膜蛋白gp120受体,与CD4分子结合是HIV侵入 并感染CD4+T细胞的机制之一
• 淋巴样前体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的胸腺基质细胞 (TS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胸腺激素作用下, 逐渐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
(1)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 逐渐发育为CD4+CD8+双阳性细胞(DP), 亦称为前T细胞
• 最后仅5%DP细胞经历阳性选择而存活。 CD4-CD8+T和 CD4+CD8-T细胞分别获得 MHC-Ⅰ类分子和MHC-Ⅱ分子限制性的识 别能力
髓红系 干细胞
红母细胞 巨核细胞
再生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淋巴系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二)胸腺(Thymus)
结构:皮质,髓质
胸 腺(Thymus) 皮质:上皮性网状支架,发育早期胸
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 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造血 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 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 胞等。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与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 胞,它们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与 造血组织及血液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 共同来源
• 包括三种处于不同分化水平的干细胞,即 原始造血干细胞或称多能干细胞、定向干 细胞及其成熟的子代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分 化途径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髓红系 干细胞
红母细胞 巨核细胞
再生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 当骨髓功能缺陷时,可导 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 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CID)缘自骨髓干 细胞的T、B细胞发育 异常所致的疾病
Bubble-boy(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造血干细胞的分 化途径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1、T细胞表面受体(TCR) 2、细胞因子受体(CKR) 3、病毒受体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4、丝裂原受体 5、MHC抗原 6、白细胞分化抗原(LDA) 7、黏附分子(AM)
1、T细胞抗原受体
• TCR的结构和功能
T细胞抗原受体,为所有T细胞 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 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 复合物
(三)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 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存 在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 能的主要场所,共同组成粘膜免疫系统 (mucosal immune system,MIS),即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肠 粘膜淋巴组织的结构
小肠绒毛细胞
引流淋巴管
M细胞
生发中心
粘液层
浆细胞
B细胞 T细胞
• DiGeoge 综合征: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 旁腺缺陷,主动脉弓、唇和 耳发育不良,具有鱼状唇、 眼间距宽和耳朵位置偏低等 面目特征。
患者T细胞数目降低,缺乏T细胞应答;B细胞数目正常,但用特异性TD 抗原刺激后不产生相应抗体。胸腺移植可有效治疗T细胞缺陷 临床表现:易反复感染病毒、真菌、原虫及胞内寄生虫;接种卡介苗、 牛痘麻疹等减毒活疫苗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 现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及 CD代替之。迄今已人类CD分子近350种。
• 对于T细胞而言,CD3、CD4和CD8最为典 型。
T 细胞表面受体
IL-2 运铁蛋白
CD71 CD2 CD58(LAF-3)
MHC/抗原肽 TCR
CD4 or CD8
B7-2
FcgR FcmR
• 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协作,相 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 答和清除,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T淋巴细胞
• 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 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 重要作用。
• 骨髓中的淋巴样前体细胞必须进入胸腺, 经历一系列有序的分化过程,才能发育为 成熟的T细胞,并离开胸腺进入外周。
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Bruce Glick and Charlie Chang
2)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鸟类特有的囊状淋巴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 peripheral immune organ又称刺激淋巴 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也是滤过淋巴液的部位。
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时,具有双重特异性,即识别抗原 肽的表位,也识别自身MHC分子 的多态性部位
1. T细胞受体复合体
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初始T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2、细胞因子受体(CKR)
• 多种细胞因子可参与调 解T细胞的活化、增殖 和分化。细胞因子通过 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 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包 括IL-1R、IL-2R等等
腺细胞为主 髓质:上皮性网状为主,少量胸腺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