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
者抓住飘浮物再协助其游向岸边;2. 从落水 者背后靠近,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拉 出水面,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脱向岸边。 3. 上岸后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 杂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情况采 取排水、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六、电击:1. 脱离险境。迅速将雷击病人转移到 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千万不可在大树下、 高墙上、电杆旁或天线附近;电击病人脱离 电源,立即拉闸断电,用干燥的木器、竹竿、
3、将“健康促进”做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 主要途径。
健康潜能
具有良好的营养状态 具有较高的抗病和免疫能力 具有强壮的体魄 具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和情感 具有较强的保健意识 具有健康的个人行为和社会态度 具有一定的卫生知识 具有对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产生有效的应激能力
三、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3、使用安全套。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疾病 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最好不 要冒险。
4、性行为的对象和人数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密 切相关。所以,选择安全的性伴侣、尽可能避 免婚外性行为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最好措施。
第五章 常见传染病防控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链:传染病传播流行必备的3个环节,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般的感染性腹泻等 三、对于传染病人要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第二节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
感冒 、麻疹 、手足口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肺结核等。 二、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 三、预防要点:咳嗽、喷嚏掩口鼻,衣服被褥常晒洗;
勤洗手、常通风、多锻炼、不“扎堆 儿”。 第三节 常见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防控要点 一、肠道传染病 : 1、常见有:细菌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甲型肝炎 、
霍乱等。 2、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接触传播。 3、预防要点: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不熟食物,
不食隔夜又未冷藏的腐败变质食品、饮品。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洗手。
吸烟的危害
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自身和周围人群)、增加经济负担 吸烟对人体造成的最大危害是 —— 肺癌
酗酒的危害
伤害自己、侵犯他人、影响社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 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刑事犯罪 酗酒对人体造成的最常见危害是 —— 酒精中毒和酒精肝
心理平衡
做到“三个快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
大学生健康教育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健康概论 第二章 行为与健康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卫生 第四章 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与性健康 第五章 常见传染病防控 第六章 药物应用常识 第七章 常用急救知识
第一章 健康概论
一、现代健康的概念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
(二)、预防措施 :除同“一3外”,做到“吃熟食、
喝开
关。
水、勤洗手”,把住“病从口入”
第六章 药物应用常识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反应 、特
异性不良反应(遗传性药物不良反应) 、变 态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 、继发感 染(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 、耐受性 、 耐药 性 、药物依赖性(成瘾性) 、首剂效应等。 选择药物的原则: ⑴、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切 匆乱用。 ⑵、充分了解病情,以首选药为宜。 ⑶、了解所选药物的理化性状、毒副作用。 ⑷、权衡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⑸、尽可能
WHO将其归纳为7个方面:
生物遗传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和个人习惯 社会文化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医疗卫生服务 个体健康潜能
第二章 行为与健康
行为健康四大原则: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 中提出健康四原则: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的结构
合理膳食十个字: 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八、心肺复苏(CPR)
(一)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发生于心室停搏后 15s 内; 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伴紫绀,发生于心室停搏
后 20-30s 内; 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 瞳孔散大,多出现于心室停搏后 45s 后,1~2 分
钟后瞳孔固定。
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绝缘物品将病人与电 线或电器分开。无论病人被雷击或电击,救 助者切勿以手直接推拉、接触或以金属器具 接触病人,以确保自身安全。 2. 根据击伤 程度迅速对症救治或心肺复苏,同时向急救 中心呼救。 七、中暑:通风、散热、降温(物理或药物); 若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立即让病 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拨打“120”电话求助。
件与环境的变迁;3.心理冲突与不良的个性特征。
第三节 情绪与健康
一、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兴奋性高 、波动性大、封闭性 三、保持情绪健康的基本条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正确人
生态度、有开阔的胸襟、有适应生活的能力、有坚强的性格 四、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家建议:
●有时需要让步。合理的让பைடு நூலகம்不仅对事情有益,也会赢
得别人爱戴。
●不要认为自己最高明,不要忘记我们每个人的才智都
是有限的。 ●不要抱过分的期望,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如果你不能改变使你苦恼的现状,那就努力改变对现
状的态度,使自己变得乐观些、温和些、冷静些,对 人更关心些,更容让些。好意对别人,对自己更有益。
1989年,WHO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 健康,认为现代健康应是“躯体健康、心 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1、正确的健康观必须是强调生理、心理和社 会适应的“整体健康观”。
2、正确的健康观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临床预防 三级预防:康复预防
选用疗效确且、廉价易得的药物。 抗生素使用原则:(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3)能用一种不用 两种; (4)轻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
给药原则: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
静脉输液。 合理用药须注意:(1)避免滥用,防止不良反
应的发生。(2)考虑既往病史。(3)选择最 佳给药方法。(4)防止蓄积中毒。(5)年龄、 性别及个体差异。(6)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及配伍禁忌。(7)慎用新药。
四、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自我鼓励法 、语言调节法 、 注意转移法、能量发泄法、环境调节法。
第四节 精神压力与健康
正确认识精神压力的双重性:
即可引发不良情绪、又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
第五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行为偏离、 2.人格障碍、 3.性心理障碍、
4.不良适应性反应、
5.神经症。
第六节 如何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二、外伤止血:伤口内若有异物,如扎入身体 导致出血的剪刀、匕首、玻璃片等要保留 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然后用 绷带、领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
三、骨折:1. 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骨折 端外露,现场不允许还纳;肢体如有畸形, 可按畸形位置固定。 2. 脊柱骨折的固定,
要保持头、颈、躯干与身体长轴一致。 3. 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 4. 担架搬运时,昏迷者头部偏向一侧,不可 给予喝水或进食,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 四、气道异物: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腹部 脐上两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住此拳。 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5 次,每次冲 击动作要明显分开。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 异物排出。 五、溺水:1. 施救者尽可能携带飘浮物,让落水
三、性传播疾病
1、艾滋病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2、乙型肝炎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医源性传播、消化道传播。
四、如何远离性传播疾病
1、严肃人生、自重自爱、洁身自好,不与不了解 健康状况的异性发生亲密行为。
2、不去涉足供应酒精和毒品的场所。在那种场 合下,很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而犯下大错。
一、要求同客观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 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方法: 1.精神支持疗法 、 2.精神分析疗法、 3.行为疗法 、
4.生物反馈疗法 、 5.认知疗法 、 6.森田疗法。
心理学家认为:
有了心理健康,才能有所成就。心理学家 研究并总结了一些杰出人物的心理特征与大家 共勉,即“尚实际,有创见,建知交,重客观, 崇新颖,择善固执;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 能包容,富幽默,悦己信人”。并在大学 生中调查发现:凡有类似特征的大学生都是心 理健康者,没有神经质倾向,学业优良。
●心中不愉快的事,不要独自去琢磨,要找个好心人,向 他倾诉自己的心事,以减轻自己的痛苦。
●要学会暂时排遣自己的烦恼,可以把心思转移到工作中 或生活中急待解决的事情上去。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把 自己的坏事情转嫁给周围人。
●不要发怒。要学会在发怒之前有一个间歇,利用这个 间歇对情绪作一番考虑。最好不用愤怒的语言,可用 繁重的体力劳 动或剧烈的体育活动来平息怒火。
若有不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食物中毒
(一)、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腊样芽孢杆菌等
2、化学性食物中毒 :毒鼠强 、亚硝酸盐(工业用盐) 3、有毒动植物中毒 :四季豆 、生豆浆 、发芽马铃薯 、
河豚鱼 、毒蕈(有毒蘑菇) 、蓖麻籽 、马桑果等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卫生
第一节 心理健康和心理评价
心理评价的7个方面:1. 与年龄相符;2. 与别人相似;3. 善 于与人相处;4. 善于适应环境;5. 乐观进取;6. 适度的
反应;7. 懂得“变”是永恒的。
第二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