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锆石成因研究及地质应用

锆石成因研究及地质应用


年龄与地质观察出现矛盾
主要原因 1)测年方法不同,或同一方法是在不同实验 室或不同时间完成的,有的数据质量不高; 2)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实际上是一致的; 3)地质关系不清楚,不是在同一露头取样; 4)某些年龄数据的地质解释存在问题,例如 辉绿岩脉中所测锆石为捕获成因; 5)地质观察不正确。
出现“异常”的可能原因
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注意问题 1)必须以野外地质为基础,充分了解测年样品的地 质特征、形成背景和岩石成因,为年龄解释提供可靠的地 质依据。采集尽可能新鲜的岩石样品 2)采集样品必须有经纬度坐标记录,相关野外地质 记录,特别是采集样品野外露头的照片记录
3)进行年龄测定的样品,都应有岩石岩相学研究, 保留岩石样品标本和锆石副样,以便必要时复查 4)进行年龄测定的样品,应完成相应的常量、微量 和稀土元素分析,必要时进行Nd等同位素分析 5)锆石测年之前,应进行锆石透射光、反射光、背 散射、阴极发光研究,为测年和年龄解释提供依据。根据 锆石内部结构,结合地质体产状,80-90%的锆石成因可 以得到确认 6)应特别注意锆石分选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呼和浩特地区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万渝生等,未发表)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中石英脉的 热液锆石阴极发光图像(Wu YB et al., 2009)
Th/U<0.1 有绿泥石、铝直闪石、镁铁闪石包体 1.85 Ga
鞍山弓长岭富铁矿边部富石榴石蚀变岩 (李厚民等,2014)
变质锆石
锆石成因研究及地质应用
万渝生
为什么锆石U-Pb定年可信?
1、U-Pb体系 2、锆石
Zircons are forever!
锆石是最理想的测年对象
最常见副矿物,广泛存在于不同地质体中 抗风化能力强 无或很低的普通铅,而U含量适当 U-Pb同位素体系保存良好 可判断体系是否封闭 应用CL等方法,可对锆石进行成因研究 SHRIMP等原位分析方法应用
扫描组数 未知样分析数
在目的和经费、时间上达到平衡和协调
定年注意事项
仪器稳定性,对于十分重要的样品,仪 器不稳定,宁可不作 结合地质背景和目的,定年前对锆石图 像作充分的研究,初步确定定年锆石 在锆石阴极发光图上清楚准确标出分析 位置和年龄 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地质学家最好自己参加分析
锆石U含量与206Pb/238U年龄关系(Williams and Hergt)
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的锆石 阴极发光图像(Wan et al.,2013)
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的锆石 年龄图(Wan et al.,2013)
大青山地区新太古代变质辉长岩的锆石 阴极发光图像(Ma et al.,2012)
大青山地区新太古代变质辉长岩的锆石 年龄图(Ma et al.,2012)
变质锆石可划分为变质新生锆石(变质增生 边或以单独颗粒形式存在)和重结晶锆石(可进 一步划分为固态重结晶和流体参与下的重结晶, 也可进一步划分为部分重结晶和完全重结晶)两 大类。一些情况下,它们之间难以明确区分。
其它(造岩)矿物分解产生的Zr、Si等组份 的成核和结晶、锆石从变质流体(和深熔岩浆) 中晶出、原有锆石的溶解-再沉淀、交代置换和 元素扩散等是变质新生锆石形成和原有锆石改造 的重要机制。
变质新生锆石的各种同位素体系都重置, 变质重结晶锆石不同同位素体系可分别重置。
贺兰山地区贺兰山岩群变质沉积岩的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董春艳等,2007)
大青山地区变质碎屑沉积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董春艳等)
锆大 石青 山 图地 像区 (深 董熔 春榴 艳云 等片 ,麻 未岩 发 表 )
CL
西峡地区秦岭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万渝生等,2011)
LA-ICPMS定年
特别有利于碎屑锆石定年
对于锆石颗粒大、成因简单、包体少、普通 铅低、年龄适中的锆石,定年效果好 反之,特别是对成因复杂的锆石,定年 效果不好
LA-ICPMS定年时需想到下一步可能的 研究(最古老锆石寻找),之前作高清阴极 发光照相
CL-images of zircons with complex internal tectures from high-grade charnockitic gneisses of southern India (Kreoner et al., 2014)
胶东中生代玲珑超单元二长花岗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岩浆锆石内部结构演化示意图
XL2-8
甘肃祁连兴隆山群拉班玄武岩的锆石年龄 (徐学义等,2008)
甘肃祁连兴隆山群拉班玄武岩(XL2-8)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徐学义等,2008)
290 Ma
289 Ma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玄武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 (Yu Xin et al., 2011)
包括定年在内的锆石研究,目的 是地质应用。锆石成因及锆石在不同 作用过程中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物理 的,化学的、同位素的)是关键 根据目的,开展综合研究,充分 挖掘锆石所藴藏的重要信息
SiO2=52% K2O=10%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盖层大红峪组碱性玄武岩 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李怀坤)
鲁西济宁岩群变质酸性火山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万渝生等,2012)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事件 (Wan et al., 2010)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岩浆事件 (万渝生未发表)
滹沱群底砾岩中石英岩砾石的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万渝生等,2010)
万东 渝焦 生群 等浅 ,变 质 碎 屑 )沉 积 岩 中 碎 屑 锆 石 特 征
( 2010
长城系
所有数据
变质岩石中出现多组年龄的原因
可能原因 1)原岩为碎屑沉积岩,但只存在一组年龄锆 石也可能为碎屑沉积岩; 2)原岩为岩浆岩,除岩浆锆石外,还存在残 余和捕获锆石,也有可能所有的都为残余或捕获锆 石; 3)原岩凝灰岩中可出现火山锆石和碎屑锆石; 4)变质锆石和其它锆石; 5)样品不是一种单一岩石; 6)更为复杂情况。 注意不同年龄是存在于不同锆石颗粒或在同一 锆石颗粒中,不同年龄的锆石特征是否相同。 注意选样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1.2(2.67Ga)
1.1(2.48Ga)
大青山地区麻粒岩中的锆石(万渝生等,未发表)
冀东黄柏峪角闪片麻岩锆石阴极发光和年龄图(Liu et al., 2014)
冀东黄柏峪石榴黑云片麻岩锆石阴极发光和年龄图(Liu et al., 2014)
冀东黄柏峪地区变质沉积岩锆石年龄直方图(Liu et al., 2014)
大青山地区变质花岗质岩石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鞍山地区3.1-3.8 Ga杂岩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对比 (万渝生等,未发表)
鞍山地区太古宙岩石的锆石年龄直方图 (万渝生等,未发表)
鲁西地区地质图(Cao,1996; Wan et al., 2010)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岩浆岩锆石年龄直方图 (万渝生等,未发表)
鞍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的斜锆石 和锆石阴极发光图像(董春艳等,2012)
鞍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的斜锆石 和锆石二次电子图像(董春艳等,2012)
鞍山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的斜锆石 和锆石年龄图(董春艳等,2012)
鲁西新太古代变质辉石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和年龄图 (万渝生等,未发表)
大青山地区变质超基性岩石的锆石阴极发光和年龄图 (Wan et al., 2013)
Comparison of SHRIMP II (a) and laser ablation ICP-MS data (b) shown in concordia diagrams for zircons from massive charnockite sample NGB-1B, Nagercoil Block, southern India (Kreoner et al., 2014)
蓟县系 清白口系
华北克拉通十三陵地区中新元古代积岩碎屑锆石 年龄直方图 (Wan et al., 2011)
所有锆石定年结果
所有锆石定年结果
Grey color: discordance = 10-15%; all other data < 10% discordant.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变质碎屑沉积岩的锆石年龄(Wan et al., 2006)
残余锆石2.48-2.57 Ga
幔部锆石 2.45Ga
边部锆石 2.40Ga
大青山石榴黑云母花岗岩锆石CL和年龄谐和图 (董春艳等,2008;Wan et al., 2009)
西藏南部淡色花岗岩的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于俊杰等,2011)
河南下汤地区古元古代黑云磁铁斜长片麻岩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黄道袤等,2014)
“同位素年代学=提供年龄数据”。
许多地质学家的想法,一种错误的认识!
同位素年代学需要同位素和地质两方面 的知识结构。
年龄表
数据内容 数据排列顺序 有效位数 样品多时,最好一个样品有一个表头 表注 >1.2Ga (or >1.4 Ga)锆石,尽可能用 7/6年龄,而不是上交点年龄
科学性和有利于读者阅读
锆石成因
锆石成因分类基础:岩石类型和作用过程 1)岩浆作用(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辉 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 中酸性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英安岩、流纹岩)及 其它特殊类型岩石(如斜长岩等)。 2)沉积作用(碎屑沉积岩):粗碎屑沉积岩、细 碎屑沉积岩、石英岩。浅变质碎屑沉积岩中碎屑锆石通 常既未受影响,也无新生锆石形成。 3)变质作用(变质岩):正变质岩(各种遭受变 质的岩浆岩)、副变质岩(各种遭受变质的沉积岩)。 4)深熔作用(混合岩):遭受深熔作用的正变质 岩、遭受深熔作用的副变质岩。 5)热液作用(称之为流体作用更恰当):岩浆演 化后期热液作用、热液交代作用、热液成岩作用。
样品问题,例如选样时的污染,甚至不 同样品置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