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HUMAN RESOURCE I才经 

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蝴 缸 

经济全球化对掌握英语和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日益增大,我国高职院校顺应时势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但是,很多毕业生因专业能力较差而不能胜任对口工作, 与大量的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学 

团队自身的能力不符合高职教学的要求。因此,打造适应 

新形势的教师队伍是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 

挑战。本文试从教师自我发展、企业人才引进、高校职称 

体制改革等方面探讨加强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对 

策。 

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的定义、 基本 

素质要求和意义 

1.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的定义和基本素质要求 

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基于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 

共同的教学和科研目标,既具有英语语言知识,又具有商 务实践技能的教师集体,团队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实用的商务知识、丰富的企业工作经 

验。 

2.构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的意义 

打造优秀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可以提升教学 

团队的整体教学实力,摒弃不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 

式,解决教师自我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对促进专业和 

课程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团队成员的素质和技 

能完备,是培养合格的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基本条 

件,还可促进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交流,激励教师 

实现自我发展。 

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 

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高校生源日益紧张、非英 

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高职商务英语 

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陷入困境。 

3.师资力量保障 

培养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平。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组织教学研究,共同研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课程改革 

的方案,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共同探讨专业发展前沿理 论,增强教师的学术修养;举办教师公开课制度;建立健 

全教师相互听课制度。 

(2)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实 

行一帮一制度,使青年教师在思想、业务、工作等方面在 

老教师的帮助下尽快成熟和提高。 

(3)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 (4)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的培 

训活动。国家经常会有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师培训计划,应 

该多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此类活动。 

同时,学校还可以选派较优秀的教师到高校学习和到 

企业挂职锻炼。 

4.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 

培养要求逐渐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设 

计和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 

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创 

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 

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把学生向他们感兴趣的 

圈I 方面引导,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应 

用等方面。 

(2)对电子商务课程结构加以优化,提高实践实训课 

的比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压缩理论课程。 

(3)根据企业、社会需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 

发展,全面、细致、深层次地从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 

面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法、项目教 学法和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将“双(多)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毕业生 

毕业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助 

理电子商务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证书。促使本专业的 

学生持双证书毕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5)将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结合电子商 

务师国家标准,围绕核心能力进行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职 

业能力培训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 

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养体系。高 

职院校应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明确专业建设 

思路、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电子商务 

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突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 

瓶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电子商务应用、 

学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冶金工业学校)

 1.来源和结构单一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主要由英语语言专业毕业,不 

具备商务知识的教师组成。这类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基本 

功,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比较到位,但是对在教学中遇到的 

商务知识往往含糊其辞,讲解不透,对需要较强动手能力 

的商务实践教学,则完全不能胜任。部分高职在建设双师 

型教师队伍理念的指引下,从企业引进了一批人才,主要 

担任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等商务课程的教师。这类具有丰 

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虽然讲授商务知识驾轻就熟,并 

且部分教师的英语水平能应付实际工作,但实现双语教学 

却还有一定的难度。 

2.学历普遍不高 

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中专,教师学历普 

遍不高,具备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较低,不 

利于教学团队成员的后续发展和科研活动的开展,这间接 

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3.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的成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男 

性教师比例非常低。这个问题似乎与专业建设和教学并无 

关系,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女性教师大多偏重语言的学 

习,对商务、经济知识缺乏亲和力。其次,女性教师成家 

后,普遍希望能有更多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比较容易忽 

视自身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对团队建设的发展造成了一定 

的阻碍。 

三、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对策 

1.团队教师应重视自我激励,实现自我发展 人类社会知识增长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日益变短, 

因此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变革 

的步伐,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教学团队各成员自身职 业素质的提高是建设优秀团队的基石。高职商务英语教学 

团队成员的自我发展可采用如下途径: 

(1)基于教学任务,攻读商务、贸易类的学位或考取 

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目前,很多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 

接受继续教育时,仍然选择与自己本科或硕士阶段一致或 

接近的语言方向,导致取得更高的学位后,知识结构仍然 

单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中有很多年轻的英语专业毕 

业生,他们精力充沛,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因此,这些 

团队成员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实际需要攻读商务贸易 

类学位,比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法学学位;或者利用 

业余时间考取能真正提高商务技能的职业资格证,如国际 

商务师、报关员、法律职业资格证,为成为复合型教师打 

好基础。 (2)校外培训或访学。可选择国内#t- ̄w名院校或导师 

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访学,这是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教师接 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培训 

或学习目的要明确,时间要充分,至少应进行半年的培训 

或访学,避免流于形式。 

(3)企业顶岗实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团队中缺 

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成员,可选派骨干教师带薪深入企业一 才经J HUMAN RESOURCE 

线,带着既定任务进行顶岗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 

结合。与校外培训一样,顶岗实践的时间应与学习需要相 适应,避免浅尝辄止。学校应为教学团队成员顶岗实践提 

供各种支持,并加强对顶岗实践教师的督促和管理,以达 

到预期目的。 

2.加大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技能人才,教 

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 

的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应大力引进熟悉行业市场的发展 

趋势,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具体 岗位操作技能,与商务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专门人才。 

当前,只有少数高职商务英语 教学团队中拥有为数不多 

的该类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高职院校应对合 格的企业人才开绿灯,在人才:招聘时不制定和实际情况 

不相适应的“一刀切”政策,例如要求最低学历为硕士 

或年龄35岁以下等。 3.改革高职职称评定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与研究型大学的 

制度大致相同,以课题和科研论文为核心指标。从企业转 

型进入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的教师大多擅长讲授实践技能, 

而在理论研究上的表现略为逊色。如果科研成果在考评中 

所占的比重过大,他们在团队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必然得不 

到合理评价,影响这类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造成 

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高职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制 

度应独立设置,在职称评定制度中加大教学和动手能力的 

权重,有效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加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还应注重团 

队的层级、梯队建设。此外,团队成员的职称、年龄和性 

别结构也需要达到平衡。建设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综 

合技能的商务英语教学团队需要教师自身定位清晰,确定 

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 

增加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的数量,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对 

团队成员进行合理考评,充实和稳定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团 

队,为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和r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提供重 

要保障。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