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排痰法讲义ppt课件
而引起分泌物聚集,长期无法排除(如支气管扩张, 囊性肺纤维化或肺脓肿) 3、由于用力呼气受限而无力排出分泌物的患者急性感 染时(如COPD、肺纤维化) 4、咳嗽无力(如老年或恶病质患者、神经肌肉疾病、 术后或创伤性疼痛、或气管切开术患者) 5、支气管碘油造影检查前后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禁忌
1. 倾斜俯卧位,头低45°- 两肺下叶和后底区 2. 倾斜左右侧卧位,头低45°-两肺下叶外底区 3. 倾斜仰卧位,头低45°- 两肺下叶前底区 4. 倾斜左右半侧卧位体位引流,头低30°-右肺中叶 5. 半侧卧位,向后靠,头高30°- 两肺上叶前区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俯卧位1
俯卧位1 治疗部位为两肺下叶的后侧部。 病人屈膝俯卧位,用多个枕头垫 高髋部,务必使胸部低于髋部。 反复振动叩击后背部,依次由 两侧向中央或患侧向中央进行。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侧卧位
侧卧位: 治疗部位为肺中叶和下叶。 反复振动叩击前胸和后背部,依次由高位或病患部位 向胸背部中央进行。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引流位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其他引流位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注意事项
1、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 咳嗽。
叩击排痰法是值得推广的、可 以家庭里使用的护理方法。
常用排痰法讲义
叩背排痰法—操作步骤
1、协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 2、操作者五指并拢呈弓形,用中等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的力
量、以腕关节的力量,以40-50次/分的频率、由下 至上、由外至内叩击。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 部位进行。 3、每次10-15分钟。 4、同时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痰。咳嗽时嘱患者身体略 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在深吸气后屏气3-5秒再咳 嗽,重复数次。 5、咳嗽后注意心律,有无缺氧,听诊呼吸音。如果心率每分 钟增加20次,喘息、缺氧则应暂缓咳痰,并予以吸氧。
湿啰音集中的部位 X光胸片提示的炎性灶所在的肺叶或肺段 告知:体位引流的目的、步骤 配合操作的方法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 实施:摆放有效体位 间歇深呼吸并用力咳痰 面部清洁,体位舒适 观察: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呼吸情况 记录:记录体位引流的效果,排出痰液性质、颜色和量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体位
常用排痰法讲义
主要内容
1、知识链接 2、体位引流排痰法 3、叩背排痰法 4、震肺排痰法 5、辅助排痰法
常用排痰法讲义
叩背排痰法—概述
叩击排痰法是护理学术语、是通过叩击背部, 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 其排出,以利肺炎控制,以防肺泡萎缩和肺不张。
适用于:肺炎、痰多的病人、老年 人、意识模糊的病人、咳嗽无力的人。
常用排痰法
呼吸科 郭晓菊
常用排痰法讲义
主要内容
1、知识链接 2、体位引流排痰法 3、叩背排痰法 4、震肺排痰法 5、辅助排痰法
常用排痰法讲义
知识链接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特点:呼吸系统与 外界相通,进行气体交换,外界的有害 物质,包括病原微生物、过敏源、有害 气体等直接侵入呼吸道,造成疾病。肺 脏是体内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血量的器 官,每日循环血量大,血流中的致病因 子易侵入肺内引起疾病。
医学术语的痰--是指超出生理范围所产生 的气道分泌物、再加上气道脱落上皮、呼 吸道吸入的异物、气道中滋生的细菌等致 病微生物,以及血液成分等不同比例的混 合而成。
常用排痰法讲义
知识链接—有效咳嗽
方法:
1. 缓慢深吸气,吸气后屏气3S,然后张口连续 咳嗽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
2. 停止咳嗽,缩唇将气尽量呼尽 3. 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到2~3次,
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位, 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 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原则
病变肺部处于高位, 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适应症
1、痰量每天多于30ml,或痰量中等但其他方法不能 排
出痰液者 2、分泌物或细胞滞留引起的大块性肺不张,结构异常
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新开始
常用排痰法讲义
主要内容
1、知识链接 2、体位引流排痰法 3、叩背排痰法 4、震肺排痰法 5、辅助排痰法
常用排痰法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概述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是通过摆 放适当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受累肺段内 的支气管尽可能垂直于地面,促使肺叶特别是 肺段气道内的分泌物引流,配合有效咳嗽将分 泌物排出。
1、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 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 将导致低氧血症)
2、抗凝治疗,如肺栓塞、出血性疾病等 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
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胸膜渗出、 急性胸部外伤
常用排痰法讲义
体位引流排痰法—流程
核对:医嘱、床号、姓名 评估: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
常用排痰法讲义
知识链接
气管从喉起到达气管分叉处,长 11—13cm,以后再分为各级支气管和 细支气管,作为气体和痰液进出的通道。 左右肺各分为十个肺段。肺部炎症或肺 不张常呈叶段分布。了解气管和肺段的 分支对于排痰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右肺前段和后段,为吸入性肺炎、 肺脓肿的好发部位。
常用排痰法讲义
知识链接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可以净化自身,防止有害 因子入侵造成的伤害。
纤毛——粘液排送系统和肺泡清除功能,是呼吸 道特有的保护装置,能够将沉积肺内细颗粒和致 病微生物自下而上地向外排送。然而气管和肺部 疾病可以损伤纤毛——粘液排放系统,以致损害 人体的排痰功能。
常用排痰法讲义
知识链接—痰
正常人支气管黏膜每日分泌10—100毫 升粘液,一般人每日咯少量的白色粘液痰 属于正常情况。
2、每天2-3次,每次15min,每种体位维持5-10min, 应在早晚饭前进行,头低位引流在饭后1-2h进行。
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 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 时终止体位引流。
4、引流体位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 体位,操作中专人守护,注意安全,防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