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及借鉴黄丽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及借鉴黄丽
2012 年 2 月 第9卷 第2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eb.2012 Vol.9 No.2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及借鉴
黄丽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 47 ·
资本不得低于 7500 万港元。注册接受存款公司的业务范围受 到香港政府的限制更多。 如在寻款业务方面,只有接受 10 万 港元以上和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并且规定实收资本不得 低于 1000 万港元。
1990 年对《银行条例》内容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包括:1. 将“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和“注册接受存款公司”分别改为“有 限 制 牌 照 银 行 ”和 “接 受 存 款 公 司 ”;2. 提 高 了 对 三 级 金 融 机 构的最低资本要求,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 司最低实收资本分别为 1.5 亿港元、1 亿港元和 2500 万港元。
(三)香港金融监管的特点 其一,香港监管部门自由化程度较高,各个监管部门都依 法授权,在其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一般不受政府干预;其二, 提倡针对式监管,设置了四大监管机构分别负责银行业、证券 和期货业、保险业以及退休计划的业务的监管,根据监管对象 的特点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其三,香港的监管体系在一定程 度上沿袭了以行业自律为特色的英国, 所以其行业协会的作 用非常突出;其四,以法治为中心,法律为根本手段不断完善 投资者保障机制。 三、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合作 (一)内地不断加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合作 随着 2003 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 排 》(CEPA)的 签 署 ,香 港 与 内 地 金 融 业 的 合 作 日 益 紧 密 。 2004 年 10 月 27 日 《〈内 地 与 香 港 关 于 建 立 更 紧 密 经 贸 关 系 的 安 排〉补充协议》签订。 从 2006 年起,内地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 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同年 6 月 1 日,中国 银 行 在 香 港 上 市 ,创 造 了 IPO 全 球 融 资 75427 亿 港 元 的 全 新 记录。 2007 年,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先后宣 布扩展内地证券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代理客户进 行境外理财的投资范围。 同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 (QDII)容 许 内 地 个 人 和 机 构 ,在 特 定 条 件 下 ,通 过 合 格 的 金 融 机构在境外包括香港的资本市场投资。 该计划大大便利了内 地资金的流出, 促使香港与内地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进行紧 密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香港为内地资金进行境外投资提供 一 个 稳 妥 平 台 ,另 一 方 面 也 给 予 香 港 金 融 界 更 多 的 商 机 。2008 年内地相关当局同意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 (二)香港注重内地与其的金融交流 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 为香港金融业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同时也巩固和提高了香港的国际金融 中心地位。 2009 年金管局推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多种货币支 付系统互通安排,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计划在年内推出。 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有所增加, 其中包括国务院发行总 值 60 亿元人民币国债,成为中国首次在境外发行的国债。 鉴
(二)金融监管体制“三级制” 香港金融监管“三级制”结构是根据 1981 年修订的《银行 条例》和《接受存款公司条例》制定,于 1983 年正式实施。为了 优化银行业的规模结构和限制银行业的恶性竞争, 香港实行 的金融“三级制”明确规定新的银行体制由持牌银行、持牌接 受存款公司和注册接受存款公司三级金融机构组成, 并对这 三类存款机构的经营标准和业务范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目 前,三类存款机构中只有持牌银行可以经营往来户口业务,接 纳任何数额和期限的存款。持牌银行开业要求较高,其实收资 本不得低于 1 亿港元。 而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可以接受金额在 50 万 港 元 以 下 的 定 期 存 款 ,期 利 率 和 期 限 不 受 限 制 ,其 实 收
香港积金局根据《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简称《强积金 条例》)于 1998 年 9 月成立,其使命是建立效益效率兼备的制 度,以审慎的方式规管及监督私人托管的公积金计划,确保香 港的就业人士得享退休保障。积金局设有董事会,由负责监管 强积金制度各个范畴的两个法定委员会, 即强制性公积金咨 询委员会和强制性公积金行业计划委员会向其提供意见。
摘 要:通过对近几年香港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强调了香港金融监管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介绍了香 港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和体系中各机构部门的职能,最后通过借鉴香港金融监管体制,提出对内地金融监管改 革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三级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因美 国 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对此当时金管 局调拨资源处理有关与雷曼兄弟相关的投资产品的投诉。 2009 年 金 管 局 已 完 成 约 八 成 雷 曼 兄 弟 相 关 投 诉 个 案 的 并 与 证监会及分调查工作, 并与证监会和分销银行就回购雷曼兄 弟发行的金融产品达成协议。 2009 年下半年,香港经济活动 有所回升,银行体系保持稳健及资本充裕。 资产质素转差,但 与以往水平相比仍然良好。 2010 年香港经济广泛复甦,生产 总 值 (GDP)达 到 15196.31 亿 港 元 ,本 地 生 产 总 值 上 升 6.8%。 而面对全球资金流波动及大规模的集资活动, 金管局加强与 市场人士沟通,借以巩固有关各方对联系汇率制度的信心,同 时金管局还推行审慎监管措施, 提升银行物业贷款的风险管 理及强化有关保障投资者及消费者的监管要求。 从以上概述 中不难发现香港经济稳步发展与它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密不 可分。 二、香港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特点 (一)四大机构,分层管理 香港目前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主要 的 金 融 监 管 机 构 包 括 香 港 金 融 管 理 局 (金 管 局 )、证 券 及 期 货 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保险业监理处(保监处)及强制性 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 金管局于 1993 年 4 月 1 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 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 是香港政府架构中负责维持货币及银 行体系稳定的专门机构,向财政司司长负责。其主要职能是维 持港元汇价稳定; 促进金融体系, 包括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健 全;管理外汇基金;协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其运 行的政策目标是: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管理外汇基 金、操作货币政策等措施,维持货币稳定;通过规管银行和接 受存款机构的业务, 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及金融体系的 健全发展。 证监会是香港证券业监督管理的核心机构, 需要按期向 财政司报告香港证券业发展的状况。证监会设有 5 个委员会, 其中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负责提供政策建议, 另外 4 个部门分 别承担了对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香港交易所和其他交易
参与者的监管。 (如图 1) 图 1:香港证监会体制结构图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简称保监处, 成立于 1990 年 6 月,是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下设的一个政府部门。 保监处不仅作为香 港保险市场的审慎监管者, 同时还扮演着推动保险市场发展 的角色,致力于促进香港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所订立的规 管监控既能加强对投保大众的保障, 同时也不会对市场参与 者构成过度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