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4、与部分盐(如氯化铜溶液)反应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依据物质 金属 单质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 单质 酸 金属氧 碱 化物 盐 氧化物 非金属
的种类)
(依据元素 的种类)
化合物
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依据物质 金属 单质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 单质 酸 金属氧 碱 化物 盐 氧化物 非金属
的种类)
(依据元素 的种类)
化合物
氧化物
注意:
1.氢氧化钠俗名:苛ຫໍສະໝຸດ 钠、烧碱、火碱。 2.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实验探究:
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 应?
实验探究一: 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 水瓶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盖 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FeCl3+3NaOH==Fe(OH)3↓+3NaCl
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注意: Cu(OH)2是蓝色沉淀
Fe(OH)3是红褐色沉淀
知识小结:
碱能与哪几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试液)反应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试 液变红色 (注意:Fe(OH)3、Cu(OH)2等不溶性碱不能使 指示剂变色)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反应 3、与酸(如盐酸、硫酸)反应
实验现象和记录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 后的现象 加入氢氧 化钙溶液 后的现象
产生蓝色 沉淀 产生蓝色 沉淀 产生红褐 色沉淀 产生红褐 色沉淀

产生白色 沉淀
•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Ca(OH)2==Cu(OH)2↓+Caso4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1、矿泉水瓶相同 2、二氧化碳的量相同 3、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相同
实验设计方案: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瓶,分别充 满CO2,再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和氢氧化 钠溶液,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 比倒入水的瓶子变得更瘪。 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结论:碱溶液能与部分非金属氧化
亚硫酸钠 进行尾气二氧化硫的处理
SO2
氢氧化钠溶液
SO2
氢氧化钙溶液
2、如何保存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应密封保存:
因为:⑴、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⑵、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3、如何保存氢氧化钙固体?为什么? 应密封保存: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依据物质 金属 单质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 单质 酸 金属氧 碱 化物 盐 氧化物 非金属
的种类)
(依据元素 的种类)
化合物
氧化物
交流共享
1、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SO2+Ca(OH)2==CaSO3↓+H2O
亚硫酸钙
SO2+2NaOH===Na2SO3+H2O
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二:碱溶液(氢氧化钠 和氢氧化钙)能与哪些盐反应?
向盛有氯化铜溶液(CuCl2) 、碳 酸钠溶液(Na2CO3) 、氯化铁溶液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倒入 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并 观察记录现象。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性质
碱的性质
1、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氢氧化钙与 盐酸、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知识准备
Ca(OH)2 + 2HCl = 2H2O + CaCl2
↓ Ca(OH)2 + CO2=CaCO3 +H2O
2、尽可能多的列举你知道的碱: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钾 : KOH 氨 水 NH3.H2O
现象:瓶子变瘪
交流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小明认为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小红认为该 反应的现象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溶 液发生了反应,因为CO2溶解在水中 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你同意谁的 观点?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
生了反应。
友情提示
你认为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应控制的 变量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