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史书载:“初,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
及有功于唐,唐赐遗(赠也)甚厚。
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
”材料正确反映了[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影响深刻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答案】B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A.波斯 B.大秦C.大食 D.天竺【答案】C4.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后,所控制的地区包括[ ]A.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B.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C.东起大海,西到咸海D.东起大海,西到阿尔泰山【答案】B5.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 ]A.突厥族 B.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答案】D6.唐朝从内地传入吐蕃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①养蚕②铸铁③酿酒④制碾磨⑤制瓷⑥造纸墨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答案】C7.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答案】A8.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A.宣州 B.扬州C.洛阳 D.益州【答案】A9.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有[ ]①耧车②水排③翻车④筒车A.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②③④【答案】A10.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答案】A1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答案】A12.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中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推广植棉 B.奖励垦荒C.实行“更名田” D.实行“摊丁入亩”【答案】D13.元朝和清朝都设立的省有[ ]①甘肃②陕西③河北④江西⑤山西⑥山东A.①③⑤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答案】B14.下列古代中国名画中,生动反映当时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友好关系的是[ ] 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答案】D1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A.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农民战争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C.统治者调整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D.社会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答案】A16.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获取政权的最典型的途径是[ ]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武装B.通过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C.利用农民起义所造成的局面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政变的方式【答案】A17.李白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诗人咏叹的古都在今天的[ ]A.西安 B.南京C.扬州 D.杭州【答案】B18.唐朝文化在科学技术上对西亚和欧洲的影响不可估量,突出表现在[ ]A.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B.纺织、印刷术、医药等C.造纸、纺织、印刷术等D.造纸、火药、造船等【答案】C19.下列哪项属于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特点?[ ] A.顶上刻有姿态不同的美女,凌空飞舞B.洞窟里雕有佛像、飞天、供养人C.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瑰宝D.洞窟里有很多塑像、壁画【答案】D20.吸收唐朝的优良技术,织出精美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的国家是[ ]A.日本 B.朝鲜C.印度 D.阿拉伯【答案】B21.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 A.一年收两次税B.改用银两收税C.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办法D.可以纳绢代役【答案】C22.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远的作用是[ ]A.调整了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不协调的状况B.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C.增加了唐朝政府的赋税收入D.使政府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答案】B23.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实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 ]A.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时期B.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断加深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D.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答案】B24.下列关于两税法的概念,最确切的是[ ]A.是政府在原赋税之外增设的新收税办法B.是政府在一年内分夏季、秋季两次收税的办法C.是政府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进行收税的办法D.是政府取消人丁税,改收两种实物税的办法【答案】C25.唐朝后期实施两税法的直接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均田制破坏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宦官专权【答案】C26.中国的“夜市”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唐朝时期C.北宋时期 D.明朝时期【答案】C2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土地B.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答案】A28.范缜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
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
然舍利而无刃,舍刃而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其意图是要说明[ ]A.刀刃与锋利的关系 B.鬼神与人的关系C.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D.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答案】D29.《齐民要术》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阶级斗争激烈 B.民族矛盾尖锐C.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D.民族融合加强【答案】D30.中国古代下列科技成就早于欧洲1000年以上的有:[ ]①地动仪②唐本草的颁布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④活字印刷发明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D31.下列哪项是南朝和北朝的明显不同点?[ ]A.南方农业发达,北方农业落后B.南方是汉族政权,北方是少数民族的政权C.南方以农业为主,北朝以畜牧业为主D.南朝盛行道教,北朝盛行佛教【答案】B32.下列各项中,哪项战役的作用和影响同赤壁之战最相似?[ ] A.垓下之战 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D33.以下对《齐民要术》一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结了公元6世纪中期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B.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状况C.反映了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D.系统地记载了北方地区兴修水利的方法【答案】D34.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答案】D3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答案】D36.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的政治基础是[ ]A.庶族地主 B.自然经济 C.鲜卑贵族 D.士族势力【答案】D37.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答案】A3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北方民族的融合C.鲜卑族的封建化 D.阶级矛盾的激化【答案】B39.在《江宁府志》中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选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丝织业发展,从事纺织业的人增加B.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C.腐朽的封建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40.隋朝末年,走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①广通渠②永济渠③通济渠④江南河⑤白渠⑥邗沟A.②③⑤① B.④③②①C.⑥④①⑤ D.④⑥③①【答案】D4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答案】D42.从初唐到盛唐几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 ]①唐高宗②唐太宗③唐高祖④唐玄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答案】D43.唐朝专设国家史馆,重视官修史书,主要是为了[ ]A.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B.重视学校的专业教育C.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D.美化唐朝历史以维护封建统治【答案】C44.史学界之所以对武则天做出肯定的评价,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B.重用有才能的人C.重视农业的发展D.在其统治期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答案】D45.我国今台湾在隋唐时期称作[ ]A.夷洲 B.琉球C.流求 D.台湾【答案】C46.南朝范缜与竟陵王萧子良的辩论,其本质是[ ]A.儒学与佛学的斗争 B.世俗地主与佛教的斗争C.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D.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答案】C47.隋朝大运河有四段,拥有段数最多的省份是[ ] A.浙江 B.江苏C.陕西 D.河北【答案】B48.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接近于春秋时期已开通的运河?[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答案】C49.下列各项中,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重要原因的是[ ]A.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B.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需要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答案】C50.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哪一条最确切[ ]A.它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参与政权B.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C.是为了打击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D.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案】B51.下列制度中,属于隋朝开创的有[ ]①均田制②三省六部制③科举制④郡县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52.北魏解体后,控制江淮以北沿海地区的政权是[ ]A.东魏和北齐 B.西魏和北周C.东魏和北周 D.西魏和北齐【答案】A53.下列对古代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国时丝织业比较发达B.唐代有全国著名的麻纸产地C.北宋时丝织水平全国最高D.明朝时有全国著名的木材市场【答案】D54.在戚继光率领明军抗击来自东方的侵略的同时,来自西方的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 ]A.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C.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D.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答案】C55.下列关于戚继光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为扫清倭寇做出重大贡献②是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③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④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56.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解体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答案】D57.“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能够反映的历史新现象不包括[ ]A.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自给自足的范围B.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C.松江棉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城市【答案】C58.以下对“一条鞭法”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A.各项赋税统一折合成白银征收B.以土地和财产为标准征收赋税C.合并各项赋税徭役分摊于田亩D.把人丁税折成银两摊入田亩【答案】C59.明成祖迁都北京与下列哪项活动具有相同目的?[ ] A.设东厂、西厂 B.与俺答汗和好C.八股取士 D.营建长城【答案】D60.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 A.进行商品生产B.使用手工机械的集中劳动C.雇佣劳动关系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答案】C61.明朝时农业生产的特点中,哪一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 ]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B.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C.外来农产品的引种 D.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答案】A62.明朝后期改用银两收税,其主要影响是[ ]A.解除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B.使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C63.“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能够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 A.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出自给自足的范围B.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C.松江棉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城市【答案】C64.元世祖对汉官汪惟和说:“汝家不与其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