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氮源
凡能提供所需氮 元素的物质
主要来源 无机物:N2、 NH3、铵盐、 硝酸盐 有机物:尿 素、牛肉膏、 蛋白胨等

在生物体内含量 很高,在低等生 物体内含量更高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营养要素
无机盐
含义 为微生物提供除 碳、氮元素以外 的各种重要元 素,包括某些大 量元素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关于微生物的营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解析: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 是氮源。CO2是光能自养细菌的碳源,但不能提供能量。CO2和N2 是无机物,也可作为碳源和氮源。硝化细菌所利用的氨是无机氮源, 同时氨也为硝化细菌提供用于化能合成作用的能量。 答案:D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一、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及配制原则 1.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由C、H、O、N、 P、S等元素组成,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这些元 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培养基 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灭菌时间 直至烧红 1~2 h 15~30 min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较为温和 消 的物理或 毒 化学方法 灭 强烈的理 菌 化因素
结果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 部一部分微生物(不包 括芽孢和孢子)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 子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消毒”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无时、无处不在。 (1)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毒”的例子?请列举两例。 提示:被褥、鞋袜要常晒;牛奶使用巴氏消毒法等。 (2)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有一些“消毒”,请列举两例。 提示:家畜阉割后,要在其伤口涂抹一些酒精或白酒;初冬杨树 树干涂刷生石灰水等。 (3)在人体自身健康防护中,也有“消毒”,请列举两例。 提示:打针时,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棉球擦洗;用酒精擦拭双手等。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三、纯化大肠杆菌 1.倒平板操作 (1)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50 ℃左右时才能倒平板,原因是琼脂 在44 ℃以下凝固。 (2)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不要完全打开。 (3)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 (4)平板冷凝后要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 造成污染。 (5)若倒平板时,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应 丢弃。
作用 细胞内的组成成 分,生理调节物质 ; 某些化能自养菌 的能源,酶的激活 剂
主要来源
无机化合物
2.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生产用培养基 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培养基内必须 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如细菌、放 线菌和真菌的最适pH范围分别为6.5~7.5、7.5~8.5和5.0~6.0。
常用的方法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 毒法、紫外线或化学 药剂消毒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 菌、高压蒸汽灭菌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例2】 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解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 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 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答案:B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接种环或接种针等金属用具一般用灼烧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 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可进行干热灭菌;培养 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可用巴氏 消毒法;接种室可用30 W紫外线灯照射30 min进行消毒;操作者的 双手、皮肤、动植物组织表面、手术器械、玻璃器皿可用体积分 数为70%~75%的酒精或碘酒涂抺消毒。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2.消毒与灭菌 (1)消毒 ①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 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②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 线消毒法。 (2)灭菌 ①概念: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 孢和孢子。 ②常用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三、纯化大肠杆菌的无菌操作 本实验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可分 成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进行。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化、 灭菌、倒平板。 2.纯化大肠杆菌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 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 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二、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无菌技术主要 包括以下四方面。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 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过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 相接触。
营养 要素
含义
作用 构成生物体细胞 的物质和一些代 谢产物,有些是异 养生物的能源物 质
主要来源 无机物:CO2、 NaHCO3 有机物:糖类、 脂肪酸、花生粉 饼、石油等
碳源
凡能提供所需碳 元素的物质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营养要素
含义
作用 合成蛋白质、核 酸以及含氮的代 谢产物 不仅是优良的溶 剂,而且可维持生 物大分子结构的 稳定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3.纯化大肠杆菌的结果分析 (1)如果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大小 基本一致,说明接种操作符合要求。 (2)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未 达到要求。 (3)未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若 长出菌落,则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实验失败。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课题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合作探究
易错突破
1.记住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学会无菌技术的操作。 3.学会用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纯化微生物。
自主预习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作与消毒、灭菌无关的是( ) A.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 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D.接种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 解析:灼烧接种环、用酒精擦拭双手及接种时在火焰旁完成都 是为了消毒、灭菌、避免杂菌污染。将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则 与消毒、 灭菌无关。 答案:C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标准 化 学 成 分 目 的 用 途
培养基类型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配制特点 含化学成分不明 确的天然物质 培养基成分明确 添加某种指示剂 或化学药剂 添加 (或缺少) 某种化学成分
主要应用 工业生产 分类鉴定 菌种的鉴别 菌种的分离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迁移应用
易错突破
典题例解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标准 物 理 性 质
培养基类型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配制特点 加入琼脂较多 加入琼脂较少 不加入琼脂
主要应用 菌种分离 , 鉴定 ,计数 菌种保藏 工业生产 , 连续培养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易错突破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要求,配制出供其生长 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
自主预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