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一年级体育《习栏间跑技术》教案设计精编版

最新高中一年级体育《习栏间跑技术》教案设计精编版

2020年高中一年级体育《习栏间跑技术》教案设计精编版
高中一年级体育《习栏间跑技术》教案设计:本课内容:学习栏间跑技术。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男生,水平五,十年级。

课型:新授课。

田径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新课程)的必修必选模块,在各类教学内容中占首位。

《跨栏跑》教材是一项技术较复杂、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田径项目。

通过跨栏跑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栏项目的技术原理和动作,促进身体的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素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勇敢的跨越困难,获得成功。

跨栏跑单元计划为6个课时:
第一节课:简单介绍跨栏跑运动,学习跨栏步技术。

第二节课:学习过栏技术,复习跨栏步技术。

第三节课:学习起跑过第一栏技术,复习过栏技术。

第四节课:学习栏间跑技术,复习过栏技术和起跑过第一栏技术。

第五节课:复习栏间跑技术,改进栏间节奏。

第六节课:技评
本课是跨栏跑单元的第四节课,是单元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

栏间跑的核心技术是栏间跑节奏,建立栏间节奏是学习跨栏跑的关键。

由于高一学生初学跨栏跑技术,在教学中不易要求过高、过细,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建立信心,跨越栏架。

本课教学特色:体验成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开发学生体能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自信、果敢、坚韧的意志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协助学生获得成功。

教学内容主教材:学习栏间跑技术辅习教材: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改进、提高过栏技术难点:建立栏间跑节奏
教学目标1.提高起跑至第一栏技术,初步掌握栏间跑技术。

2.运用所学跨栏技术,发展连续跨栏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练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1.田径场,栏架12个。

2.挂图2幅。

3.VD或录音机一台。

安全措施
1.摆放不同间距和高度的栏
架。

2.在教学中把握循序渐进的原
则。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
导入与热身
时间8╱1 0分钟1、教学常规(1分钟)
(1)整队。

(2)师生问好。

(3)检查着装、出
勤,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课内容。

2、跑的练习(3分钟)
慢跑→交叉跑→起跨腿
过栏跑→摆动腿过栏→
跨栏步跑
3、徒手操(4分钟)
(1)直腿体前曲
(2)分腿体前曲
(3)跨栏坐体转练习
(4)跨栏坐体侧练习
(5)有节奏的跨栏坐
摆臂练习
1、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
及要求。

2、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导入教学。

3、在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要保持
高重心,大腿高抬,用前脚掌着
地。

要跑得轻快,有弹性,两臂
摆动积极有力,幅度较大,上体
稍前倾,两眼平视。

4、通过一系列的跑和肌肉拉伸的
练习既达到热身的目的,又复习
了跨栏步的技术。

5、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进行跑的练
习,为学习栏间跑技术作准备。

1、集合整队队形为:
2、准备活动队形:
围场地逆时针做跑的练习
3、徒手操的组织队形如(图二)
要求:相邻的两位同学为一组
实践与提高部分
时1、复习跨栏跑技术。

(1)摆动腿栏侧过栏
(2—4
次)
(2)起跨腿栏侧过栏
(2—4
次)
(3)起跑过第一栏
(2—4
次)
2、学习栏间跑技术动
1⑴教师简明扼要讲述练习要
求;
要求:①积极起跨攻栏
②摆动腿积极下压
③起跨腿要快速提拉
⑵分组练习;
⑶教师注意观察,及时矫正;
⑷提倡学生之间讨论,进行合作
学.
(5)将过栏技术动作的侧面图解
(1)放在场地边,供学生对比研
究。

2⑴①教师运用挂图(2)讲解和分
1、复习跨栏跑的组织队形:
2、(1)探究学习组织队形为:
(2)栏间跑练习一的组织队形
间28╱30分钟作
(1)通过教学挂图,探
究栏间跑技术。

思考:
①以三步栏间跑为例,分析栏
间三步的步长关系。

②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规律。

③用运动力学知识解释规律。

(2)练习一:
节奏练习(4—6次)
教学条件:不放置栏
架,但用线条代替栏
架,并标有清晰的步
点。

(3)栏间跑练习二(3—
5次)
教学条件:在每组最
后一个位置上摆放栏
架。

(4)栏间跑练习三(3—
5次)
教学条件:每组最后
二个位置上摆放栏
架。

(5)分组讨论:采取分
组方式进行讨论、归
纳,交流学习体会,
分享成功的快乐。

(6)栏间跑练习四(2—
4次)
教学条件:每组放置
三个栏架。

析栏间跑技术动作;
②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探究,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①教师讲解、示范栏间跑技术
动作,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栏间跑
技术概念;
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
合自己的栏间距离练习组。

③教师不断用手势和击掌诱导学
生感受栏间节奏。

(3)①教师应用延伸迁移教学方
法,引导学生深入练习;
②反复练习跨过两个平面障碍接
着跨过最后一个栏架;
③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体验教学
方法的适应性。

(4)①在前一个练习的基础上,放
置二个栏架,逐渐提高练习难
度,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
②教师注意观察有针对性进行辅
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更好的掌
握技术动作。

(5)①在前二个练习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采取不同形式开展讨论;
②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参与
归纳,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
③采用对比示范的方式,找出动
作的差异,提出解决的方法。

(6)①教师完整示范,提高学生完
成动作的信心;
②反复练习,在练习中调整自己
的栏间跑技术动作;
③用技评的方式竞赛,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技能。

为:
分4组,栏间距分别为:6.5m、
7m、7.5m、8m
本练习不放置栏架,标有明显的
步点
(3)栏间跑练习二的组织队形
为:
在练习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栏
(4)栏间跑练习三的组织队形
为:
在练习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栏
(5)研究性学习分组研讨的组
织队形为:
(6)栏间跑练习四的组织队形
为:

节与评价时间4 / 6分钟1、放松操
2、小结
3、收还器材、下课
1、师生随音乐一起做放松操,
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心率逐渐
降低,心理恢复平静。

2、教师以典型的实例进行课堂
学习评价,表扬学生努力学习的
精神,引导学生课中学习与课外
练习相结合,形成良好的锻炼习
惯。

3.帮助值日组收送体育器材;
放松操的组织队形为:
预计运运负荷练习密度:35%
强度指数:1.5
平均心率:130±5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