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我是一个稻草人作文讲评这是一则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对于材料作文来说,阅卷老师首要先看的,是文章的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准确鲜明、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
若审题错误、立意不明、角度失当等,即平时所说的“离题”,即使语言再有文采,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所以中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让阅卷老师一时难以把握,最明智的做法是能让阅卷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比较清晰的了解作文的主题,也就是说,要在文章醒目的位置出现点题的句子,而且,就中考而言,最好让点题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给阅卷老师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基于此,本文审题立意时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1、重点分析“题眼”。
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本作文的“题眼”是句子文题“我是一个稻草人”,我们可以采取补充法来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稻草人?成长的路上,我是一个经历过什么的稻草人?我是一个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梦的稻草人⋯⋯2、理解题目地比喻意义。
本文的材料是一首歌词,蕴含丰富,写出了稻草人的生活的单调与重复、艰苦与孤独、但也写出了稻草人胸怀的梦想、守护的担当。
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理解“稻草人”的比喻意义有“有守护心的人” “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有见证、又有奉献的人”“有初心、有梦想的人”,或者是“奉献精神”“守护精神”等等,理解了题目中的比喻义,就等于确准了文章的主题,这样再成文,立意才深刻。
3、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本文题目是《我是一个稻草人》,结合歌词材料,我们明确:写作对象——我;范围——“稻草人”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事⋯⋯4、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的要求。
根据题目,这篇文章详写的部分应该是“稻草人”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过程。
5、审批具体的写作要求。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往往会忽略题目下面的要求,这篇作文的开头还有一行很关键的要求“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不拘泥于诗歌内容。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这句要求里透露着这几条信息:一是要展开想像;二是选材不拘泥于诗歌内容;三是文体不能写诗歌,其他文体皆可;四是字数不少于600 字。
这些要求都要一一审清,不可麻痹大意。
写作思路思路一:写稻草人是自己的父母、师长,自己就是“稻草人”守护的“麦田”,自己的成长中经历了烈日、风雨都有“稻草人”来见证,来相伴安慰;自己的成长中经历过“鸟雀啄食”的危险,都是稻草人来做保护;自己就是“稻草人”(父母、师长)守护的“麦田”(希望)。
在写“麦田”成长过程中,写“稻草人” 的语言,动作等,来突出对自己的守护。
这样的选材虽然显得比较普通,但恰恰是表现“稻草人”的优秀素材,只是在写作的时候,“我”视角是从父母、师长的角度,这样构思同样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思路二:运用童话的形式写作,写自己就是一个“稻草人” ,真实地站立在田野,守护着自己眼前的田野与希望,这期间,有过孤独的侵扰,想放弃;有过风雨的侵蚀,想逃跑;有过日复一日地持续,想半途而废⋯⋯但是,想起自己肩头的责任,做事的担当,美好的梦想,一切又都不能阻挡自己坚守的决心,所有春耕后会有秋收,秋收后会有冬藏,“稻草人”的秋收时节,也是自己圆梦的时刻。
思路三:运用议论文的格式写作,我们知道,“见证”、“责任”、“奉献”、“担当”、“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的定位”、“守护精神”等主题,都可以写出议论文体,历史上有很多的“稻草人”:勾践卧薪尝胆,何尝不是越国的“稻草人”;伍子胥以死相谏议,一心做吴国的稻草人。
唐雎、墨子、曹刿、邹忌,哪一个不是肩负责任与担当的“稻草人”。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崛起史上从来就不缺“稻草人”,般的担当人士。
邓稼先、焦裕禄、黄大年⋯⋯他们是共和国最忠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是新时代的“稻草人”⋯⋯写作本文,即可选取正面的素材诠释“稻草人”的象征意义,又可从反面选材交代丧失担当、守护责任的“稻草人”的厄运,从而论证做人要有所担当,担当要持之以恒,做人要肩负责任,做人要有奉献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等观点。
论证过程中,可以在事例的论证过程中,传承名人名言等道理论据,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立意(思路要点):1、恪尽职守,稻草人的职责就是帮助主人看护快要成熟的庄稼,不被鸟雀啄食,不论风吹日晒还是霜降雨打,“我”,我总是站立在田间,挥舞着衣袖,驱赶鸟雀。
“我”恪尽职守,不知疲倦,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立意,赞美社会上那些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奉献者。
2、见证变化以小见大是作文常用的手法,通过讲述稻草人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反映农村生活条件的变化。
可以从30 年前写起,爷爷辈的稻草人装束简陋,衣衫褴褛;十年前,父亲辈的稻草人衣着完整,不再呵护庄稼,而是在园林里驱赶鸟雀;现在的稻草人完全用高科技的材料制作,模拟真人,自由行走,除了可以驱赶鸟雀外,还能在田间干其他农活。
通过稻草人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
3、拥有爱心讲述“我”作为一个稻草人,救助一只被鹞鹰追赶而无处躲藏的云雀,通过机智斗争终于战胜了势力强大的鹞鹰。
于是稻草人和云雀成了真挚的朋友,从而说明无私的帮助和爱心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4、苦练本领“我”站立在田边,只能驱赶弱小的鸟雀,面对夜间的田鼠却无能为力,于是“我” 请教猫头鹰,拜他为师学习驱赶田鼠的本领。
经过不断学习,战胜了数不清的挫折后,我终于练就了和猫头鹰一样的声音,我也因此成为稻草人家族中的明星,体验到了艰辛付出后收获的快乐。
5、志向远大虽然“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稻草人,但“我”拥有远大的理想。
在完成稻草人份内的工作后,“我”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我。
于是“我”逐渐从众多的稻草人中脱颖而出,经过不断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稻草人更大的价值。
范文:(一)我是一个稻草人风如一支笛子,从田野间划过,清脆、绵长,丝丝缕缕的音乐水一样渗透到大地上。
所有的草叶都欢欣跳跃,他们用指尖捏起一缕风,和着那朵飘逸的白云,起舞。
我站在一株小紫花的身畔,望向这片黄澄澄的麦田。
此刻,麦浪滚滚,每一粒麦子都写满了丰盈的喜悦。
我是田间的一个稻草人。
有小雀儿在我的草帽上歇脚,热风也一阵阵扑向我的脸。
我不动,只管默默站立。
一个小姑娘蹦蹦哒哒走过来,正一正我脑袋上被风吹歪了的帽子,再拔一束小野花放在我的肩头。
她带着敬意看着我干枯的身躯,然后在妈妈的一声声催促中,捡起镰刀,回家。
麦收季节,再诗意的生活也会被繁忙打乱。
人们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忙活,每一株麦子都要和镰刀来一次亲密接触。
麦田里,成片的麦子倒伏下去,有些涩又有些甜的草味儿汇成一片雾气,笼在每一块麦田上空。
我看着人们割麦子,麦芒刺疼了他们的胳膊,镰刀多次割破他们的手指。
等到麦子晒在场院里,清幽的麦粒香味儿飘散在小院子上空的时候,这场麦收才正式结束。
而我,只是一个稻草人,始终守护在田间,看着忙碌的人们,不言不语。
我能做的,是将双脚深深的扎进泥土,不挪动分毫,不论是清风柔和地拂过脸庞,还是狂风捶打着身躯,我只管看好这田里的禾苗菽蔬。
风吹起,雨落下,虫走过,蝶飞来。
我默默站立在田间,守护这块土地。
这是我的使命。
每年都如此,大地有规律的重复着他制定的规则,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按照他的规则行走,看着人们收起麦子再种上玉米,然后收取玉米再种好麦子。
要不然还能干些什么呢?我只是一个稻草人,站在青山脚下。
世界是如此阔大,我的心里充满了向往,晴空之下碧波万里,彩云之上雁阵声声,谁说我没有一个遥远的梦。
雨后彩虹屹立在天空,我心中热血沸腾,渴望走上虹桥,俯视我为之守护的这块土地,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模样。
我也曾想象,肋下生出双翅,做一只翱翔在天际的雄鹰,东南西北,任我飞翔,哪怕这草做的身躯散掉也无妨。
然而不能。
因为我是一个稻草人,晨光熹微中我与大地一起醒来,暮色四合中我与大地一同睡去,我的双脚已经与大地生长在一起,默默守护着他,春夏秋冬。
(二)我是一个稻草人我是一个稻草人,极平凡极普通。
我第一次醒来时,看到不远处便是苍翠的青山,时不时吹来清凉的山风,身边那片绿油油的麦浪,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我享受周围的一切,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可慢慢地,我产生了疑惑,我的宿命究竟是什么呢?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我身上,晨光熹微中,我看到一个个弯腰耕作的人,他们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那是丰收在望的喜悦啊!“老伙计,这些麦子就交给你来守护了。
”临走前,农民不忘拍拍我的肩膀,然后便扛起锄头离开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价值:“放心,我一定好好守护这些麦子,定不负众望!” 春天,欢快的云雀时而向着艳阳欢歌,时而在我的肩头停歇。
我挺直腰板,站在旷野之中,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高兴地唱起歌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夏天悄悄到来,燥热难忍,我的四肢有些发麻,不免想偷懒歇息,可看到身后的麦子越发挺拔,我还是咬着牙继续坚持,后来越来越多的虫子沿着我的躯干爬上来,开始蚕食我的身体,我疼得喊出声来。
看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干瘦,我内心有说不出来的难受。
不但如此,那些虫子还七嘴八舌的议论我,嘲笑我的执着。
我憋红了脸,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因此就放弃。
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农民丰收的画面,他们的笑,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我要坚持下去,为了那个秋天的约定!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的身躯依然挺立,身后的麦田终于荡漾起了金黄的波我欣喜地望着高远的天空,那里点缀着几片白云,那熟悉的身影又匆匆出现,他们提着锄头,背着箩筐,笑容依然灿烂。
春耕、秋收、冬藏。
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做一个稻草人,安静地守护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得分亮点:一,想象生动,紧扣主题。
考生基于作文的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紧紧围绕着我是一个稻草人来写,写出了稻草人的艰辛与执着,尤其是写稻草人忍受虫子蚕食时的场景,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结尾“守护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一句,使得主题突出,意蕴深长。
二,开篇定位,悬念引领。
考生开篇的语言简洁,用“极平凡,极普通”给稻草人进行了定位,作为这样平凡与普通的稻草人,“我的宿命”或“我”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这给人设下了一个悬念,并让人的思路随着考生的文字走。
结尾解开悬念,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三,特定场景描写细腻。
考生借助特定的场景,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稻草人的形象。
面对苍翠的青山,沐浴凉爽的山风,是一种享受;看着耕种的农人,听到亲切的话语,内心是“不负众望”的坚定;倾听云雀的欢唱,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在烈日下也想偷懒,备受虫子的蚕丝而咬牙坚持;看到丰收在望,内心充满喜悦⋯⋯正是真实场景中的心理了解,才让稻草人的形象如此立体生动。
得分亮点:想象生动,主题突出(三)我是一个稻草人我生于田野,或许是风将我送到这静谧的园间,我不能动,也不能说,只是安静的屹立于大地,成为大千世界中的小小尘埃。
我,只是一个稻草人⋯⋯春天的我望着燕子归来,夏天的我聆听虫鸣鸟叫,秋天的我看霜叶尽落,冬天的我感受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