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 第八章清末新政整合版 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 第八章清末新政整合版 ppt课件
(4)、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 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以萧功秦为代表。
27.09.2020
5
2、关于清末新政的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
(1)、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 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2)、政治上,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开始实施。 (3)、思想文化上,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 分子 群体,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7.09.2020
20
“征天下之饷,练兵一省,如人单 护腹心,而听四肢之屠割,未有 不立死者也。”
27.09.2020
21
3、清末新政不但不曾整饬腐 败问题,反而变本加厉,腐败 问题严重,既增加了“新政” 的难度,又败坏了“新政”的 形象。
27.09.2020
22
4、清政府没有能力驾驭和消化“新政” 的有关成果,无法将这些成果纳入不 断推进的改革轨道中,成为深化改革 的一种动力,而成为清统治者的对立 物。新政的结果必然是种瓜得豆。
27.09.2020
11
“示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 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 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 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 为宗庙计,为臣工记,舍此更无 他策。”
27.09.2020
12
第一疏:论育才兴学
江 楚 会 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 奏 三 疏
第三疏:论采用西法
27.09.2020
17
5、教育改革
(1)、兴办新式学堂
(2)、广派留学生
壬寅学制
(3)、推行新学制
癸卯学制
(4)、废除科举制度
27.09.2020
18
四、清末新政面临的困境
1、社会各阶层对以慈禧为首 的清政府普遍持不信任的态 度,清政权的信誉度很低。
27.09.2020
19
2、在失去多次改革机遇之后,清政 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启动的 “新政”,不仅在政治上感到被动, 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是困难重重。
27.09.2020
24
第八章、清末新政
27.09.2020
1
一、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状况
(一)、研究成果
1、《清末新政史》,张连起著,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清末宪政史》,韦庆远、高放、刘文
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09.2020
2
3、《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 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 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 社,1993年版。
27.09.2020
15
3、法制改革:
1902年5月,清政府派刑 部侍郎沈家本、出使美国大 臣伍廷芳兼取中西,修订律 例。
27.09.2020
16
4、奖励实业:
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 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 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 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27.09.2020
3
4、《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 施》,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6年版。
27.09.2020
4
(二)、关于新政的几个问题
1、关于清末新政的性质
(1)、认为清末新政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 地主阶级改革。以季云飞为代表。 (2)、认为清末新政是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以蒋华志为代表。 (3)、认为清末新政是一场近代化或现代化 性质的改革。以郭世佑为代表。
27.09.2020
13
三、新政的内容
1、军制改革
绿营时代
清朝军制 勇营时代
新军时代
27.09.2020
14
2、政治体制改革
前期(1901——1905年):整顿吏治, 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机构。
后期(1906——1911年):1906年清政 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 纳入到宪政的轨道。
27.09.2020
23
一位外国学者(L.T.怀特)分析:“随着科举制 度的废除,整个社会失去了作为自己特色的制 度。……终止科举制度的行动,斩断了2000多 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 要基。这个行动逐渐呈现出来的事与愿违的后 果,远比推行这一改革的士大夫在1905年所明 显预见到的那引起后果来得严重,舵手在获得 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 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
——《庚子西狩丛谈》
27.09.2020
9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 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 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 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 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 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 下者,在一‘例’字。”
27.09.2020
10
1901年1月29日颁布上谕:“着军机大臣、 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 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 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因势治兴?如 何因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 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 个月,详悉条陈以闻。”
.2020
6
消极作用:
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导致袁世凯和 北洋军阀的崛起;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 担等等。
27.09.2020
7
3、关于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 4、关于宪政改革
27.09.2020
8
二、新政的提出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 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 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 秫秕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 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 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