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土木工程灾害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
非结构构件 —— 附着于楼、屋面结构构件的非结构构 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围护墙应考虑对 主体结构抗震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幕墙、装饰贴面与主 体结构应有靠的连接。 隔震与消能 ——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经对结构 体系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综合对比分析后确定。 材料与施工 —— 除对材料和施工的一般要求外,抗震 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应保证切实执行。
对广 告牌 、标 语牌 的破 坏
对港 口设 施的 破坏
对海 洋工 程结 构的 破坏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风荷载是建筑结构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荷载,风荷 载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在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 风荷载是用基本风压乘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载体 型系数和风振系数来确定的,由于建筑结构的形式多样 和建筑结构群的大量涌现,规范中的条文很难完全符合 实际的情况。因此,主要依靠风洞试验来解决,特别是 近年来高频动态底座天平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动 荷载的测量问题。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常见导致灾害的风型
暴风是急骤的大风,可以带来风暴,风速为103~117公 里/小时。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 重威胁航海安全。 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在中心附近 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2009年6月3日永城市暴风灾害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抗震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应根 据建筑的重要性、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地基、 基础、材料和施工等因素,通过经济技术、经济条件比 较综合确定。 结构构件及连接 —— 结构及构件应有良好的延性,力 求避免脆性破坏或失稳破坏。连接及支撑系统应有足够 的强度和整体性。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 动,是地壳在某处岩层突 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坍 塌、火山喷发等内、外营 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 力突然释放,产生的震动 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地震的类型
构造地震 —— 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 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亦称“断层地震”。 火山地震 —— 火山岩浆向上喷出时的冲力很猛烈,能 激起地面的振动,从而产生的地震。 陷落地震 —— 地表或地下岩层因洞穴大规模陷落和崩 塌而引起的地震。 诱发地震 —— 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面 振动。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 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 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 ,而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 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 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 灾过后易于修复。 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 —— 防火间距是为防止火势通过 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建筑 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 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13.5 地质灾害及防治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 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 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特别是 大规模的森林采伐、无节制的植被破坏、人工建筑及工 程对环境的破坏等人为因素是防治重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世界火山及地震带分布示意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中国火山及地震带分布示意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地震的直接和间接灾害
地震灾害
直接灾害 地面 的断 裂错 动和 地裂 缝 局 部 土 地 塌 落 建 筑 物 的 破 坏 公路 、铁 路及 桥梁 的破 坏 构 码头 筑 地下 及河 物 结构 岸堤 的 的破 防的 破 坏 破坏 坏 间接灾害
喷 砂 和 冒 水
滑 坡 和 塌 方
地震 滑坡 火 和泥 灾 石流 灾害
地 震 海 啸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地震预测预报 —— 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 前兆异常和环境等因素,通过多种科学手段,作出可能 发生地震的预报。 地震转移、分散 —— 把可能在城市发生的大地震,诱 发至荒无人烟的山区或远离大陆的深海,或通过能量释 放把一次破坏性的大地震化为无数次非破坏性的小震。 工程抗震 —— 通过工程技术提高城市综合抗御地震的 能力,同时提高各类建筑的耐震性能。
火灾向横向延烧,即建筑物内门洞部位的分隔构件和构 筑材料在火灾的热力作用下失效,使火势沿横向发展; 火灾向竖向延烧,即火势朝天棚顶部延烧,火势由窗口 向上延烧,火势通过竖井扩大; 火灾向建筑构造、构件薄弱部位延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2003年湖南衡阳衡州大厦火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建筑物防火措施(一)
土木工程概论
第13章
土木工程灾害 及防治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第13章 土木工程灾害及防治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土木工程灾害概述 地震灾害及防治 风灾及防治 火灾及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治 结构的检测与加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13.1 土木工程灾害概述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土木工程灾害的基本防治对策和措施(二)
抗灾 —— 包括工程结构的抗灾与工程结构在受灾后的 检测与加固等。 救灾 —— 主要是灾害已经开始后采取的最紧迫的减灾 措施。 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 —— 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后 建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13.2 地震灾害及防治
土木工程概论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 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的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 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2010年6月28日贵州关岭县大寨村山体滑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滑坡防治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
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 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失或不需修 多遇地震影响时 理仍可继续使用 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 分)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 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 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安全 的地震影响时 ,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 继续使用 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 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 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 命的严重破坏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桥梁结构的抗风设计
桥梁稳定性的研究包括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两 个方面。扭转发散是桥梁典型的一种静力稳定性问题, 颤振和抖振是桥梁最主要的两种动力稳定性问题。空气 静力失稳就是指结构在给定风速作用下,主梁发生侧向 弯曲和扭转,进而导致风荷载的改变,并反过来增大结 构的扭转、最终导致结构失稳。桥梁的颤振是指在气动 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祸合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一种 发散的振动,会导致桥梁的倒塌。桥梁的抖振是指在风 湍流的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一种强迫振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
场地的选择 ——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 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 作出综合分析。 地基和基础 ——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臵在性质截然不 同的地基土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 基,防止地震引起的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 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臵 —— 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臵宜 对称、规则,力求使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突然的 变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类(二)
D类火灾 ——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 火灾。 E类火灾 —— 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 ——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 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建筑火灾扩散的途径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2009年莫拉克台风灾害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1999年5月3日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灾害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结构物的风灾害
风灾
对房 屋建 筑结 构的 破坏
对高 耸结 构的 破坏
对大 跨结 构的 破坏
对桥 梁结 构的 破坏
对电 厂冷 却塔 的破 坏
对输 电系 统等 的破 坏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工程结构风致振动控制
主动控制 —— 由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是控制装 臵按最优控制规律,由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 被动控制技术 —— 被动控制无需外部能源的加人,其 控制力是控制装臵随结构一起运动而被动产生的。 混合控制技术 —— 混合控制就是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的结合。 半主动控制技术 —— 结合了主动控制系统与被动控制 系统的优点,既具有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又具有主动控制 系统的强适应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13.4 火灾及防治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 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 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概论 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类(一)
A类火灾 —— 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煤、棉、毛、纸 张、麻等火灾。 B类火灾 ——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 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 —— 气体火灾。如煤气、甲烷、乙烷、丙烷、 天然气、氢气等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