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事人制度

当事人制度

一、当事人的概念、分类、特征
(一)当事人的概念
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法院行
使民事审判权的人及其相对人。

(二)当事人的分类
(1)当事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当事人专指原告和被告,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

(2)当事人有形式上和实质之分:形式上的当事人,亦称程序上的当事人,指诉状列明的原告、被告。

实质上的当事人是指和民事争议有直接利害
关系的人。

(三)当事人的特征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与案件有直接的厉
害关系。

(3)受法院判决拘束的。

二、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一)民事诉讼权利能力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
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

具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的人
包括:①自然人②法人③其他组织。

通常情况下,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才有民
事诉讼权利能力,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二者可可以不一致,没有民事权利能力的
人也可以具有诉讼权利能力,成为诉讼当事人。

(二)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简称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当事人亲自进行
诉讼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

二者的关系:诉讼权利能力是作为当事人的资格,而诉讼行为能力是实施诉讼行为的资格,因此有诉讼权利能力但是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成为当事人,但却不能由自己进行诉讼,而要由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

三、当事人适格
(一)正当当事人和非正当当事人
正当当事人,又称适格的当事人,是指在具体的诉讼中,作为本案当事人起诉
或者应诉的资格。

非正当当事人,又称不正当当事人,指在具体的诉讼中,不具有作为本案当事
人起诉或者应诉的资格。

通常情况下,应以当事人是否是发生本案争议的主体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适格
的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凡是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以该权利或者
法律关系进行诉讼时都是适格当事人。

(二)当事人适格的例外
在例外的情况下,非民事权利主体或者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也可以成为适格当事
人。

例外情况有:①对他人的权利或者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管理权的人,例如遗
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破产管理人、代位债权人。

②为保护死者权利而提起
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

③确认之诉中对诉讼标的有确认利益的人。

④公益诉讼
的原告。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一)当事人的权利
(1)处分实体权利的权利:①起诉权、反诉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或者与其他人因民事法律关系争议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实地
司法保护,原告有起诉权、被告有反诉权。

②放弃、变更或承认原告诉讼请求
的权利。

原告起诉之后有变更或者放弃诉讼请求、撤回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
有承认、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权利。

③请求和接受调节权。

在诉讼神任何阶段,
当事人都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进行调解,也可以拒绝对方当事人或者法院提出的
调节要求。

④和解权。

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当事人有权通过相互协商,达
成解决争议的和解协议。

⑤上诉权。

对于依法可以上诉的一审判决或者裁定,
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当事人有权依法提出上诉,请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二审。

⑥撤回起诉、上诉的权利。

与起诉权、上诉权相适应,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请
求司法救济,也有权撤回对司法救济的请求。

⑦申请执行权。

义务人拒绝履行
生效的法律裁判确定的义务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⑧申请再
审的权利。

(2)保障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权利:①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②申请回避权。

③收集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④陈诉、质证和辩论权。

⑤申请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
权利。

⑥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⑦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
诉讼的权利。

(二)当事人的义务
(1)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用诉讼权利。

(2)遵守诉讼秩序的原则。

(3)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

五、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包括二人)的诉讼。

可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的作用在于防止法院作出前后矛盾的判决,实现经济诉讼,而普通共同诉讼的作用则在于节约诉讼成本。

(一)必要共同诉讼
(1)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
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二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
在裁判中对诉讼标的合一确定的诉讼。

包括固有共同诉讼和类似共同诉讼。

(2)必要共同诉讼的产生原因
①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的权利义务
②基于同意事实或者法律依据,共同诉讼人产生共同的权利义务。

(3)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是不可拆分之诉,只有全体共同诉讼人一同起诉或者应诉,
当事人才适格。

因此在实务中,法院会依照职权追加未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
参加诉讼。

(4)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的诉讼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
讼人发生效力。

(二)普通共同诉讼
(1)普通共同诉讼概念
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类,法
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当事人也同意合并审理的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是可分
之诉。

关于诉讼标的的同类应看:①引起争议的原因事实是否相同
②诉讼请求是否相同。

(2)普通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
①两个以上当事人就同一类诉讼标的案件在同一法院起诉或者应诉
②属于同一法院管辖。

③法院认为合并审理符合共同诉讼的目的和条件。

④各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

(3)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在普通共同诉讼中,由于各诉是独立的每个共同诉讼人的诉讼地位也是独立的,
所以每个人实施的行为只对本人产生效力。

六、诉讼代理人和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是指在共同诉讼中,人数较多的一方当事人推选出来的代表该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

诉讼代理人,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委托,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包括法定诉讼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

七、第三人
(一)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1)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
而参加原、被告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

在诉讼中具有相当于原告的
诉讼地位。

(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①对本诉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

②本诉正在进行。

③以提起诉讼的方式参加。

(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1)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因正在进行诉讼的裁判结果与其具有法律上
的厉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包括辅助型第三人和被告型第三人。

在诉
讼中不具有与当事人完全相同的地位。

(2)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①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

②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

③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