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溶液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地方法,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
问题:喝过雪碧、可乐吗,啥味道?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
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下面我们重复两个生活中的实验。
【解释】从微观角度分析--------。
【思考】我们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
每种液体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只要条件不变,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每种液体都没有沉淀析出。
如此,你能给溶液一个定义?
一、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如食盐、蔗糖等。
3.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如水(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中)。
【质量关系】m(溶质)+ m(溶剂)= m(溶液)
【讨论】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水氢氧化钠食盐水水食盐硫酸铜溶液水硫酸铜
碘酒酒精碘
【思考】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
以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
用谁洗效果更好呢?
【实验探究2】
【步骤及形象】 1 2 3 4
编号溶剂溶质现象
1 水碘几乎不溶解
2 汽油碘溶解
3 水高锰酸钾溶解
4 汽油高锰酸钾不溶解
【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这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思考:看来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
中溶解能力强。
前边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么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
二、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实验探究3】乙醇溶于水。
1.液—液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2.通常:有水时,水无论多少都是溶剂,
3.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如汽水等。
【溶液的用途】
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2.医疗上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4.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汽油可以把衣服上的油脂洗去,是汽油可以溶解油脂。
那肥皂水、洗涤剂也可以洗去油污,道理何在?
【实验探究4】油脂怎样溶解在含有洗涤剂的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结论】1.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确切地说是类似于形成水合分子。
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大集团化解为“个体户”
2.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现象。
两者效果相同但原理不同。
第二课时溶液
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NH4NO3 、NaCl 、NaOH分别溶于水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
○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 、NH4NO3、NaOH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
实验结论:NaCl 溶于水没有现象;
NH4NO3 溶于水时;
NaOH 溶于水时。
实验分析: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我们也可以设计装置探究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只是不太准确而已。
这种方法叫做定性分析。
请看下面定性分析实验方案: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D )
A 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 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D 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质是氯化钠
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B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3.“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
4.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下列物质与水作用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A.白糖
B.味精
C.生石灰
D.洗衣粉
【基础训练】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蔗糖
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3.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溶液,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
开放题。
4.试从微观的角度说明溶质在溶液中是怎样存在的,由此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
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4.牛奶是一种混合物,查阅包装盒或包装袋,记录其中所含的成分。
5.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能力提高与历史回顾】1.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
(1)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原因是。
(2)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原因是
. 。
2.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啤酒②水③泥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盐酸
3.某一杯长期放置的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为a g/cm3,则下部的密度为()
A.大于a g/cm3
B.等于a g/cm3
C.小于a g/cm3
D.无法判断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清洗剂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