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2.人与动物心理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味觉适应。
(×)6.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7.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8.聋哑人“以目代盲”,盲人“以耳代目”,这是感觉补偿现象。
(√)9.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11.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属有意识记。
(×)12.保持在人脑中材料,只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在质量上很少变化。
(×)13.信息在人脑中的贮存只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14.看见一面红旗,我们能认出它属于再现。
(×)15.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16.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提出来的,其进程是先慢后快。
(×)17.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主要是受到倒摄抑制影响。
(×)18.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19.“一题多解”、“闻一知十”主要体现了集中思维的求异特点。
(×)20.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
(×)21.数学中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在于分化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
(√)2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事先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3.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不良品质。
(×)24.近年来,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的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
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个体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5.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26.“喜者见之则喜,忧着见之则忧”,充分体现了应激状态的感染性特点。
(×)2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8.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29.暴怒、狂喜、恐惧属于热情的表现。
(×)31.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此时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
(×)33.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3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
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35. 一名8岁儿童,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力年龄为10岁,该儿童的智商为120。
(×)36.气质俗称为性情、脾气。
(√)3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38.在社会评价方面,气质无好坏之分。
(√)39.性格无好坏之分。
(×)4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4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A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2. T型性格的人具有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3. 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
(√)二、单选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A.1789 B.1897 C.1879 D.1987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冯特C.艾宾浩斯 D.马斯洛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C)。
A. 兴奋过程B.抑制过程C.兴奋与抑制过程D.兴奋与诱导过程4、人的心理是(C)A.客观B.主观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D.以上都不对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6、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D)A.感受适应B.同时对比C.不同感受的对比D.继时对比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B)A.理解性B.规律性C.整体性D.恒常性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A.9±2 B.8±2 C.7±2 D.6±2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1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A )A.提出问题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1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B)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12、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1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A)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1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D)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范围C.注意分配D.注意起伏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D)特征。
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1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1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A.尊重B.求知C.自我实现D.安全18、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C )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感觉1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B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20、(A)影响人的活动效率A.能力B.气质C.性格D.思维2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创造能力D.抽象概括能力2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B2)。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23、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B)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24、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D)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D)。
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26、“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C)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27、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29、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D)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30、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3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32、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三、名词解释:1.意识:是人们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的反映。
意识就是心理,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高级心理部分。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4.神经网络: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保证实现对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的功能。
5.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6.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7.知觉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不变的特性。
8.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9.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反映的心理过程。
11.内隐记忆: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12.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也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13.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集中起来,思路朝着同一个方向聚敛前进,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也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14.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答案的思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15.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16.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7.原型启发:从类似事物中受到启迪,从而发现所要创造的新事物的形象、构成部件,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等。
18.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19.道德感: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0.动机:个体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21.成就动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它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23.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24.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或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任务的信心。
25.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一种,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感情易表露且体验不深,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
26.大五因素: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
这五个因素是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27.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28.A型性格: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型性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