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以此来保证物流数据的的一致性。 • 物流信息系统应考虑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
以及运输费用等来制定运输方案。努力消除车辆空驶、对流运输 、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运输等不合理 运输。
• 2、仓储信息管理职能 • 仓储活动基本信息包括:仓库描述信息和库存物品描述信息
• 仓库描述信息:仓库的地理位置、建筑形态与特征、仓库面积、 经营性质、经营方式、货架编码、仓库的设施设备等
• 库存物品描述信息:货品存放位置、货品名称、重量、形状、包 装类别、数量、入库时间、使用的装卸方式、存放规则、入库事 项等。
• 3、加工信息管理职能 • 物流加工指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通的过程中,为促进销
• 8、阶段性原则。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应提前做好规划,后期应 按照规划步骤进行。
• 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开发方法包括: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Case法
• 1、生命周期法
• 亦称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将开发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即 五个相互连接的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要产生相应的文 档,上一个文档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
售、维护商品质量及提高物流效率而对物品进行的初级加工。
• 物流加工业务的相关信息:物品加工要求、加工时间、加工量、加 工流程、加工费用、加工方式、加工报价等。
• 4、配送信息管理职能 •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
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 流活动。 • 配送备货环节基本信息:货源供应信息与筹集状况、质量检查、 结算、交接等信息 • 配送加工分拣环节基本信息:货物品种、数量、包装、运送方式 等。 • 配装:指单个用户的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而 将不同用户的货物集中进行配送。
• (1)系统规划。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请求,初步调查,明确问 题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不满意,则要反馈并修正这一过程 如果不可行,则取消项目;如果可行并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工 作。
• (2)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分析业务流程; 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新 系统逻辑方案。若方案不可行,则停止项目;若方案不满意,则 修改这个过程;若可行并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1、一把手原则 动员和坚持企业主要领导参与系统开发过程。是系 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稳定性原则。信息系统开发应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 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
3、抓主线原则。信息系统的开发坚持从实际出发,紧扣企业生产 经营目标,抓住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巩固提高的关键问题。
• 6、预警性。物流过程数据处理以异常情况为基础,突出问题, 发现机会。
• 7、安全性。数据处理过程不会发生丢失、篡改、破坏、盗取以 及数据的易于备份和恢复。
• 8、经济性。在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传输、输入输出时,投 入的人力物力时间,要做好核算控制,控制费用和成本。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
• (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总体结构设计; 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 设计。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购置与安装设备,最终给出设计方案 ,如不满意,则反馈并修正这个过程;如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 工作。
• (4)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同时进行编程(程 序员)、人员培训(有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和操作员 )以及数据准备(业务人员),然后投入试运行。如有问题,则 修改程序;如果满意,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
提出要求
初步调查 可行性研究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范 例
业内资深专家预言,在新世纪,谁掌握了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配送,谁 就赢得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目 前世界各国和大型跨国公司所关注、探讨和实践的热点。 而第三方物流的基础是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 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管理、采购、 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 、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从而使物流过程更 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
• 4、适用性与先进性原则。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水平层次、开发周 期、开发成本、系统功能定位应与实际需求挂钩,不冒进,不拖 沓。
• 5、系统性原则。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整体角度出发,不能将 各个子系统模块割裂开,坚持整体观念。
• 6、“四统一”原则。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软 硬件环境。
• 7、面向用户原则。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应以不断满足和改 善用户体验,可操作性强。
• (5)系统维护阶段。负责展开对系统的使用和评价,评价也包含对 系统进行开发改进。
• 注意:生命周期法中,一轮开发结束,系统投入使用,并不意
味着开发过程结束,意味着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 和重构的新阶段的开始,很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周期。 • 优点:强调用户参与,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开发过程规范严 格,有配套相应的文档文件供后期维护系统使用。 • 缺点:开发时间长,成本高,需要用户提供完整的需求,开发过 程复杂,不易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Contents
1、概述 2、原则方法
3、规划
6、维护评价 5、实施
4、分析设计
第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职能
概述
2、处理要求
•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职能
• 1、运输信息管理职能 • 单据是物流信息的基础。运输活动涉及的单据包括:订货通知单
、提货单、运费清单、货运清单等。 • 物流信息系统将上述各种单据整合成一张运输单证,一次性生成
二、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要求
1、可得性。数据容易取得,而且采集全面、处理及时。
2、精确性。能够准确反映目前的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 客户订货和存货水平。
3、及时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操作,因为信息 具有时效性。
4、准确性。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应满足客户需求。
• 5、适用与灵活性。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对客户有实际效用, 并且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