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对每一阶段的任务完成情 况进行审查,对于出现的 错误或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不允许转入下一阶段。错 强调开发过程的整体 误纠正得越早,所造成的 性和全局性,自顶向下, 损失就越少。 逐步求精,在整体优化的 审查、审批、验收、 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 Check Points 设计问题。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 法的缺点 • 预先定义用户需求 • 缺乏灵活性 • 开发阶段间存在鸿 沟 • 开发工具落后
四、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条件
(1)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 (2)企业必须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 (3)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即企业管理方法的科 学化。 (4)企业有必要的投资保证,并能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的编制 和维护费用。 (5)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
(6)企业的基础数据要齐全、规范。
新系统方案
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流程设计
代码设计
数据库设计
输出设计
界面与输入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 案设计
设计方案
未通过 修 改
审核
通过
系统实施 阶段
4. 系统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内容包括数据准备、编写程序和测试、系统试运行及系 统切换等工作。数据准备是从组织中选取一些样本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方案
要求开发人员在调查 中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 修改系统分析和系统 理状况并预见可能发生的 各阶段采用不同的、 设计的结果工作量相当大, 变化,这不符合人们认识 没有严格对应关系的模型 起点太低。所使用的 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因此 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 作为开发工具,形成阶段 工具(主要是手工绘制各 就要求步步为营,尽量避 用户也很难准确陈述其需 间的鸿沟。即不能很好地 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 免需要修改的情况发生。 求。 解决从系统分析到系统设 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 计之间的过渡,比如如何 过长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 使物理模型如实反映出逻 题。不能自动生成文档, 辑模型的要求。 文档整理工作量太大。
6.2
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2
2.原型法
3.面向对象法
3
4
4.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6.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指管理信息系统从问题提
出开始,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设计、实施,
到系统维护、评价的全过程。 • 现行系统可能是一个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以前投 入运行的、但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运作、管理需 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1
2
1、用户提出系统要求
3
7 4
5
8
6
N
2、识别、归纳上述要求 3、开发一个模型/原型 4、评价模型 5、模型不可行处理 6、模型不满意处理 7、修改模型 8、确定模型后的处理 N、实际系统开发、运行、 维护等
优点
1、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改进了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的交流方式; 3、用户能尽早发现问题; 4、充分利用最新工具,提高了效率; 5、系统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低。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1.系统开发的技术手段复杂。 2.系统开发的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3.系统开发的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 4.系统开发的环境复杂多变。 5.信息系统开发必须与管理变革相结合。
6.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3)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1)“一把手”原则
系 统 规 划 阶 段 系 统 分 析 阶 段 系 统 设 计 阶 段
可行性分析报告
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 统 实 施 阶 段 系 统 运 行 和 维 护 阶 段
实施进度报告
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说明书
新需求建议书
系统设计说明书
• 结构化的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
Old MIS
New SLC
Investigation Analysis
系统开发 请求
初步调查
可行性研究
初步方案
未通过 修 改
审核
通过
系统分析 阶段
2.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以系统规划阶段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并根据系统规划阶段 的初步方案,在对组织进行详细调查(具体的业务层面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逐步进行组织机构和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数据综 合查询分析,并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模型,最后以系统分析说明书的形式,提 交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审核。 初步方案
基本思想
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 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 底向上逐步实施。 优点
开发阶段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 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 大型MIS。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缺点
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 应环境的变化。
系统实施
6.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人员
5.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条件
6.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一)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
信息系统开发是指根据企业和部门管理的战略目 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建立起一套以计 算机为基础的软硬件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核心是软 件的开发,还有相关的基础性建设。
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最后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自底向上的 方法逐步实施。
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面向用户的观点; •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 •充分预料可能的变化;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结构化、模块化;
•开发过程工程化。
6.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六章
1 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
本章所讲内容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3 4
5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6.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基本问题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一)原型法开发步骤
①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 ②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③对原型进行评价 ④修正和改进原型系统
二、原型法
基本思想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 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 在强有力人、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 初始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MIS 系统。
Design
Maintenance &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New MIS Newer SLC
Investigation
图6-8 系统生命周期示意图
……
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中工作量重心的偏移。
实施 <10%
设计 <20%
调查 >30%
分析 >40%
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 法的优点 • 面向用户的观点 • 自顶向下的分析设 计与自底向上的系 统实施 • 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 工作成果规范化、 文献化 • 整体性与全局性好
缺点
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2、对于大量运算而不需要很多交互的问题很难构造原型; 3、对开发工具要求高; 4、对用户管理水平要求高,要有较高的信息化知识; 5、容易导致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冗余、系统集成困难; 6、系统层次结构不明确,不便于管理控制。
(三)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五个阶段
①系统规划阶段。 ②系统分析阶段。 ③系统设计阶段。 ④系统实施阶段。 ⑤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以上五大阶段,构成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如图 6-1所示。
6.2
系统 维护 验收 系统 转换 编程 调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系统 评价 提出 要求 初步 调查 可行性 研究 审批 详细 调查 逻辑 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有信息技 术支撑、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数据处理的、可运 行计算机模型。
现实世界: 问题
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可 执行模型
现实世界: 问题
根据问题 进行抽象
观念世界
逻辑模型
根据系统平台 进行设计
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可 执行模型
利用实用软件 进行描述
系统开发请求 (立项)
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 评价 系统 维护 验收
开发 设计
初步 调查
可行性 研究
审批
5.系统运行和维护
1.系统规划
系统 转换
4.系统实施
2.系统分析
详细 调查
编程 调试 审查
3.系统设计
逻辑 设计 审计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
数据准备
编程、测试
系统切换
试运行
未通过 修 改
审核
通过
系统运行 阶段
5. 系统运行阶段
本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日常维护性工作,包括:系统的日常运行管 理、系统维护、系统评价、结果分析等。
试运行
日常运行
系统维护
系统评价
结果分析
通过 修 改
审核
未通过
开发新系 统
6. 阶段反馈的结构化模型
上面五幅图说明了结构化生命周期的各个开发阶段内工作流程环节的 反馈模型,但不能完全说明企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问题。 事实上,结构化方法还要求系统开发各阶段之间也可以有针对性的 修改反馈,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可以回溯到该阶段以前的任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