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名解

妇产科名解

妇产科名解作者:郭QQ 胎盘早剥(place ntal abruption):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病理性缩复环(pathologic retraction ring);在胎先露下降受阻时,强有力的阵缩使子宫体更加增厚变短,而子宫下段逐渐变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悬殊,形成环状凹陷,并随宫缩逐渐升高,甚至可以高达脐上,形成病理缩复环。

子宫胎盘卒中(uteroplacental apoplexy):又称库弗莱尔子宫(Couwelaire uterus),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

功血: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种。

不孕症(infertility):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称为不孕症,在男性则称为不育症。

产褥期(puerperium):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通常为6周。

继发性闭经(second-ary amenorrhea):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据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 次,间隔4小时,有2次体温≥38℃.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暴露于宫颈阴道部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影响,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reserve cell)开始增殖,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而柱状上皮脱落,被复层鳞状细胞所代替。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梅格斯综合征(Meigs syndrome):卵巢良性肿瘤中的纤维瘤,伴有腹水或胸腔积液者。

手术切除肿瘤后,胸腹水自行消失。

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

分娩(delivery):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早产(premature delivery):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日)期间分娩。

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

葡萄胎(hydatidiform):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行如葡萄,成为葡萄胎,也称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持续性葡萄胎(persistent mole):葡萄胎完全排空后3月,HCG仍持续阳性,未降至正常范围。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中期妊娠:从末次月经第一日开始计算,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

衔接(engagement)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惯称宫外孕。

潜伏期延长(prolonged active phase):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为潜伏期。

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即为潜伏期延长。

着床(implantation):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后种植于子宫内膜的过程。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一组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将其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畸胎瘤(teratoma):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由多层胚层组织结构组成,偶见只含一个胚层成分. 青春期(puberty or adolescence):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相邻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

排卵(ovulation):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

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月经(menstruation):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胎儿加速试验(fetal accelerationtest): 指在无宫缩、无外界负荷的刺激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胎儿储备能力。

本试验是以胎动是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故又称为胎儿加速试验(fetal acceleration test)。

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

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点,为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原因。

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胚胎16周至生后6个月,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围绕着停留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始基卵泡,这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卵细胞储存的唯一方式。

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

......................................以上名解至少出现过两次及以上...........................................持续枕横位(persistent occiput transverse position):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多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枕部在下降过程中,向前旋转成枕前位,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临产后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受精(fertilization):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发生在排卵后12h,整个过程约需24h先兆临产(threatened labor);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包括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 红。

流产(abortion):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早期流产(early abortion):妊娠12周前终止者。

难免流产(inevitable abortion):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人工流产(artificial abortion):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过期妊娠(postterm pregnancy):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

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妊娠满42周(294天)及以上分娩。

活跃期停滞(protracted active phase):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

滞产(prolonged labor):总产程超过24小时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

晚期产后出血(late puerperal hemorrhage):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又称透明变性,在子宫肌瘤中最常见。

肌瘤剖面旋涡状结构消失,由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

镜下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均匀透明无结构区。

闭经(amenorrhea):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

原发不孕:既往未有过妊娠史,无避孕而从未妊娠者。

继发性不孕;既往有过妊娠史,而后无避孕连续12个月未孕者。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

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

生理性鳞柱交接:在阴道酸性环境或致病菌作用下,外移的柱状上皮由原始鳞柱状交接部的内侧向子宫颈口的方向逐渐被鳞状上皮替代,形成新的鳞柱状交接部,即生理鳞柱交接部卵巢瘤样病变: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卵巢瘤样病变,多为单侧,壁薄。

观察或口服避孕药2~3个月可自行消失。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

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

妊高症(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约为5%-12%。

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指从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初产妇需要1~2h,不应超过2h;经产妇数分钟即可完成,不应超过1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