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物育种方法”知识总结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遗传工程(基因工程)育种。
现根据最新《教学大纲》和《2006高考大纲》对生物育种方法做如下总结: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这句话在中学领域来说应该是完全正确的,已经查阅相关资料。
)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人工诱变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X射线、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化学方法(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亚硝酸、秋水仙素等)。
所处理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
处理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中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从“细胞分裂知识”理解。
)经处理的生物材料经选择、培育才能获得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提高
突变频率,创造出人类需要的生物类型。
缺点是必须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
图示:生物甲①生物乙。
①代表诱变育种的处理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例1:我国运用返回式运载卫星搭载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长粒大,亩产达600kg,最高达750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期平均缩短10天。
请回答:
(1)水稻产生这种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产生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
(2)这种方法育种的优点有
__________。
答案:(1)基因突变;各种宇宙射线和
失重的作用,使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2)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并
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
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
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其原理
是基因重组。
过程为: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
.........
合体作亲本杂交获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
(动物则用具有相同基因型的雌雄个体杂..................
交)获得子二代,从子二代中选择符合要求...................
的.表现型
.....
..........型是隐性性...个体。
如果需要的表现
状育种就此结束,如果需要的表现型是显性...................
性状则用子二代中选出的个体进行连续自..................
交(动物同前),直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类...................
型为止。
....
图示:P F1 F2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