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框架结构
一、选择题
1、水平荷载作用下每根框架柱所分配到的剪力与( )直接有关。
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柱的抗侧移刚度;
C.梁柱线刚度比;
D.柱的转动刚度。
2、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时,假定反弯点的位置 ( )。
A.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2/3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B.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3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C.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4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D.底层柱在距基础顶面1/5处,其余各层在柱中点;
3、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会导致本层柱反弯点下移;
B.下层层高增大会导致本层柱反弯点上移;
C.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总层数无关;
D.柱的反弯点位置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4、对现浇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惯性矩I =2 I 0,式中I 0是指()。
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T形梁截面惯性矩;
C.矩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D. T形梁截面抗弯刚度;
5、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反弯点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降低;
B.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升高;
C.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层高增大而降低;
D.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层高增大而升高;
6、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A.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增加而减少;
B.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增加而增加;
C.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增加而增加;
D.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7、一般来说,当框架的层数不多或高宽也不大时,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为主。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弯扭型。
8、以下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方法——分层法的概念中,( )项不正确。
A.不考虑框架侧移对内力的影响;
B.每层梁上的竖向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相连的上、下柱的弯矩和剪力产生影响,对其他各层梁、柱弯矩和剪力的影响忽略不计;
C.上层梁上的竖向荷载对其下各层柱的轴力有影响;
D.按分层计算所得的各层梁、柱弯矩即为该梁的最终弯矩,不再叠加。
12、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取决于()。
A.梁柱的线刚度比;
B.柱上、下端转角的大小情况;
C.上、下梁的线刚度比;
D.上、下层层高的变化。
16、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
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
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17、采用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时,各柱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该柱上下端转动情况,即与()等因素有关。
1)该柱所在楼层的位置; 2)梁、柱线刚度比; 3)该柱上下横梁的线刚度比; 4)该柱上下层层高变化。
A.1)和2)
B.2)和3)
C.1)、2)和4)
D.1)、2)、3)和4)
18、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为了减小计算简图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底层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底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B.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0.9,底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C.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0.9,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D.底层柱的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19、混凝土房屋进行结构设计布置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加强屋顶楼面刚度对增大房屋伸缩缝间距有效;
B.在温度变化影响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对增大伸缩缝间距有效;
C.温度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要求;
D.对有抗震要求的影剧院在主体与侧边附属房间可不设置防震缝。
四、问答题
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2、框架结构根据施工方法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如何确定?
4、简述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框架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如何计算?
6、框架结构计算简图中的跨度和层高如何确定?
7、框架结构的竖向及水平可变荷载有哪些?如何考虑?
8、简述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的分层法的基本假定。
9、简述框架内力分析的分层法的计算步骤及要点。
10、简述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的反弯点法及其基本假定。
11、简述采用D值法进行框架内力分析的原因及D值的物理意义。
12、简述框架结构水平力作用下内力分析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中的抗侧刚度d和D的物理意义?
13、框架内力分析采用D值法后柱的反弯点高度如何计算?
14、框架结构计算中梁、柱控制截面如何取?
15、框架梁、柱内力主要有哪些?其内力有哪些近似计算方法?
16、框架梁、柱最不利内力组合是怎样确定?
17、在坚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为何要进行调幅?
18、为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应采取什么设计原则?
19、试述现浇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