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加拿大西洋参栽培方法的比较资料

中国与加拿大西洋参栽培方法的比较资料

中国与加拿大西洋参栽培方法的比较杜英烈李凤华张福营1、加拿大西部西洋参栽培概述加拿大西部西洋参栽培地域,指加拿大的西海岸温哥华、蒙特利尔至魁北克省的种植西洋参场,大约200多个种植场,种植面积约占加拿大西洋参种植总面积的60%。

温哥华市为华人居住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一区域为加美边境以北200-300公里,大江沿岸,山坡岗地,有丰富的水源。

地势较平坦,坡度不大,20°以内,很多场地不超过10°。

这一区域土壤红、黄粘土质,机翻地平整耙细、耙平,掺有特地破碎的碎石块,2-3cm大小。

一块参地可达10至数拾公顷。

参棚为黑色聚丙稀双透棚(又透光又透雨),离地面2米高,水平扯挂,通长、宽连接,可达100-200米以上。

参棚内,人、机械可以直立,直接操作。

每10米间隔一趟喷水管路,每10米一个喷头,大约每一喷水喷头幅射30平方米左右。

水中有肥、农药,包括调整土壤的pH值,一次由喷水中解决、调整。

4年生的西洋参植株可达60-70cm高,保苗率平均85-90%。

参棚的连接,均采用标准件组合。

立柱为方钢不锈钢立柱,机械打桩柱,拉线、拉杆(螺旋杆)拉环和聚丙稀黑色网眼膜大约2×4米,横、竖可以接挂,十分便利,拉力极强,耐晒、耐腐性能5-6年没问题。

喷灌的水源是从大江中提到山上蓄水池中,再调配适宜、自然压下进人参地。

7月21日的播种现场会,也是别开生面。

一律机械化,7,8个人,7,8台机械,效率确实很高。

牵引动力均是24型4轮小拖拉机。

播种全部机械播种,从平整的土地上开始:1、拖拉机带动小型做参床设备开沟,2米挂串,①4米床面,两床间距0.6米;②平整参床设备,将床表面整平压实;③播种机开过,自动开沟点播,6 × 6 cm等距;④麦秸草垛一捆,边粉碎边撒在播种后的参床面上,大约1 cm厚;⑤洒水机紧随其后,均匀地给参床洒水、保墒;⑥机械夯打立桩柱,人工紧线,挂网等。

现场播种50分,播种5趟参床,2米×5米=10米,长度30米,床面1.4米有效操作面,即210平方米。

在短短50分内播种、履草屑、洒水、做棚均得以完成,效率确实高。

加拿大西洋参起收亦是大型起收参机,铲下参床全部进人机械,筛分西洋参,土壤漏下等。

这就是加拿大西部地区九十年代西洋参新式栽培方式。

西洋参的栽培与加工美国人参,当地称为花旗参,分“野生参”和“种参”。

前者为野生,后者为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的方法如下:1、选地威斯康星州华沙市一带属低山丘陵区,次生森林覆盖面积大,参农利用林间空地种参。

砍林后经清理树根及灌木后翻耕凉晒一年以上;也有伐林地种1-2年玉米、小麦或几年牧草后种参;也有经轮作种牧草若干年地段,均可做参地。

参地多选在缓坡中上部地段,坡度约5-10度,土壤理化性质要达到:肥沃、疏松、沙壤、排水良好,pH 5.5-6.5。

有的改土,加入山胡桃、美国鹅掌揪橡木的锯木屑,不用松木屑。

2、整地做畦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翻地、施基肥、土壤消毒、做畦搂床土、砾石子和喷药等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机械操作,结合整参床,每亩施磷肥300磅,钾肥400磅。

畦面宽140厘米,通道40-50厘米,畦高25-30厘米,床面呈带状微弧形,两边较低,中间高。

注一英亩等于6.07亩=4047平方米一磅=0.4536Kg3、土壤消毒一部分参农不进行土壤消毒,大部分参农土壤消毒使用氯化苦,用机械将药液灌注于床土中,每英亩用约150-200磅,消毒后用塑料膜覆盖闷气20-30天,取去薄膜,待消毒气完全散失后再播种。

4、播种播种所用的种子全为经过人工育胚裂口后的种子育胚方法,主要是沙藏10-12个月,使种胚自然完成后熟和分化,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12行播种机条播。

每英亩播种子110-150磅,深度为2-3厘米。

种子是用福美霜浸种,播后用短麦秸(约4-5厘米长)覆盖10厘来厚。

防止上壤干燥所致使种胚枯死和冻害。

5、遮荫美国采用大棚遮荫,棚的面积从几英亩到几十英亩不等。

播种前立柱,为了适应机械操作方便,每隔一参床,在另一参床中央先栽上立柱,地亩高2-2.2米,立柱之间距离为3.5米,柱粗20-30厘米。

每英亩立柱380根。

横梁与参床垂直。

遮荫物有两种,一为木质板条棚,棚件是用120厘米长、宽4厘米,厚1厘米的板条钉成的,每棚件为2.74×1.22米的长方形。

春季当参苗开始出土时,把各个棚件依次地排放在棚架上,透光度为25-30%。

另一种为黑色尼龙绸遮荫,此网经过特殊处理,坚固耐用可达I2年,透光度为22%,横梁用铅丝代替。

用此棚遮荫成本低。

参苗枯萎后,初冬取去遮荫物,防止雪压坏,春季发芽出土时再搭上遮荫物。

6、病虫害防治①主要病害问题概况威斯康星州是北美最重要的西洋参产区之一,病害问题在这个地区也十分突出。

在生长季节为害地上部的病害主要是早疫病,或称作黑斑病,由交链袍菌侵染所致。

为害地下部分引起根腐病的主要是晚疫病和锈腐病。

其次还有幼苗倒死病、立枯病及黑根病等。

下面介绍这几种病害。

(1)早疫病(Alternaria panax))又称为叶疫病或黑斑病,是当地为害西洋参地上部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发生普遍而严重。

病菌可侵染西洋参地上部的各种器官。

一年生幼苗发病,茎、叶常表现为湿腐状,并迅速干枯死亡。

叶片受病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枯白色或淡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其上常有多数褐色轮纹,边缘具褐色晕圈。

病斑多时,常相互愈合,形成不规则形大斑。

急性型病斑初水渍状,病斑大而发展迅速,边缘褐色。

干枯后易破碎,掌状复叶各小叶片的接合部也极易受病,并常由此而引起全部小叶片萎垂和迅速死亡。

叶柄和茎部受病后形成凹陷形病斑,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植株夭折。

各受病部位在潮湿环境中,迅速形成橄榄霉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总花梗、花序、果实和种子也都易于受病。

病部迅速干枯死亡,并常产生橄褐色霉层,病害严重时,常引起全田大部或全部植株提前死亡。

此即所谓“倒苗”。

据威斯康星大学J. 帕克博士的研究,认为引致西洋参早疫病的病源菌至少有两种,一种为五加交链孢(Alternaria panax)。

致病力强,分布广,为主要致病菌。

另一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常见,但致病较弱,形成的病斑较小。

大家知道,后者为常见而在温带分布极广的一种真菌,通常腐生,但常为多种植物的第二寄生物。

或弱寄生物在环境条件对植物不利时,或受病时,侵染寄主,引起轻度发病。

我们在研究工作中也多次发现这种情况。

病害的初侵染来源一般认为是上年遗落田间灼病残组织和床面的覆草。

田间早期病株上的病原物则为侵染的主要来源。

由于北美参棚多不防雨,病害极易借风、雨和机械传播而迅速流行。

(2) 晚疫病(Phytophthora cactorum)此病在威斯康星主要为害西洋参根都,引起褐色软腐,病部外观深褐或浅黑色,根支易剥离,病组织黄褐色,有腥臭味,为当地引起根腐的主要病害,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待别在雨后死亡更多,造成大量减产。

从己收获的参根看,此病造成的烂根率约占5%左右(不包括田间已烂掉者)。

若不加姚选,势必降低产品质量。

威斯康星大学的J.帕克博士和他的学生们正在研究该病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他们用诱发法从土壤或病组织中分离病菌,用V8洋菜培养基与灭菌蛭石(vermiculite)混合后培养真菌用培养物接种上表能引起西洋参幼苗碎倒病,用游动抱子接种叶片,引起暗绿色水渍状斑。

但据认为此种现象在田间极少发生。

(3) 锈腐病(Cylindrocarpon spp.)此病在威斯康星发生普遍。

但为害似不如晚疫病严重。

病菌可侵染西洋参的所有地下非绿色部分。

茎基、芦头、根部均可受害。

病部初呈锈褐色,逐渐深入为害皮层组织,引起局部死亡。

由于寄主的愈伤反应,病斑常作疮痴状,病面不断突破寄主的防线。

病斑逐渐深入扩大形成大的凹陷状疤痕。

同一根上常有数个病斑,此时,常由于其它软腐真菌或细菌的参加,而引起病根腐烂。

根受病严重时,病株地上部分表现萎蔫症状,叶片转黄,继而变紫红色,逐渐凋萎死亡。

(4) 其它苗期病害根据威州参农和植病专家提供的情况和资料,除上述几种病害危害苗期之外,还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黑根病(Scletotinia smolesina)等,但危害不特别严重。

2、病害的综合防治(1) 消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菌源美国参农已充分认识到清除田间病残组织的重要性,注意于秋季清除田间枯死的茎叶,以减少来年叶斑病的初侵染来源,同时也采取严格措施,减少人为传病的可能性。

但由于受人力的限制,及时摘除田间早期病叶难以办到。

(2) 轮作防病威斯康呈州地广人稀,农场占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但一般参农只种植20英亩左右的西洋参,完全有条件轮作,种过西洋参的土地至少在十年内不再种植。

这对减轻多种根部病害的危害是非常有效的。

(3) 改良田间生态条件,减轻病害为便于机械化操作,参棚高而间距大,有利于通风排湿。

且普遍推行高垄栽有利于排水,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

另外,据称调节土襄pH值至弱酸性(pH5.5-6.5)。

对减处锈腐病有明显效果。

(4) 土壤消毒迁理美国土地虽多,但考虑到建造参田费工费时、费成本.也有入建议通过土壤消毒,解决老参地的重复利用问题。

有些参园在初建时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土壤消毒剂为氯化苦或溴甲烷,也可将66.7%氯化苦和33%溴甲烷混合使用。

每隔30厘米开一条20cm深的沟,在专用的灌注机中将药液加压至31公斤/平方英寸注人沟底,每英亩用药260公斤(约42.8公斤/亩),然后覆土。

(5)种子处理当地自用的种子埋藏催芽前用种子量的0.3%克菌丹拌种。

(6) 田间喷药是防治叶斑病等地上部分病害的主要手段。

三、主要农药为减少初侵来源,于春季出苗前喷两次药,消毒畦面和覆草,3月下旬起每5-7天喷一次药。

全土长季共喷12-15次左右。

喷药作业均靠机引宽幅喷雾剂来完成,喷洒效率高,质量好。

生产上准用的农药主要有:(1)代森锰锌每英亩每次用2磅,加100加仑水,喷雾(约合亩喷0.21%浓度药液49.8公斤? 74.9Kg),因为至少喷药后一个月内植株还有残毒,规定于收获的数月之内不得使用。

〔2) 扑海因(Rovral) 美国威斯康星州马拉松县于1986年规定为防治叶、茎疫病的主要农药,用量为每英亩每次2磅(有效成分1磅),加水100加仑,喷雾。

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与其它杀菌剂交替使用。

亦可与铜制剂混用。

(3) 乙磷铝(Aliette) 马拉松县1986年平均规定为防治西洋参叶部病害和根腐病的农药。

5磅药(有效成分4磅) 加100加仑水(约合0.53%药液,150斤/亩),喷雾。

与其它杀茵剂交替使用。

(4) 百菌清(Bravo 500) 每英亩用量2.25或2.75磅,加水100加仑(约合0.22-0.27% 药液,150斤/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