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存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质量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89-02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江河、湖泊等水源丰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但由于我国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牺牲了环境资源,造成了水利资源的不合理、不充分利用现象严重。
近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了水利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水利资源的重视力度和建设投入,致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突显。
如何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改革项目管理体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系的重大课题。
一、正确处理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几种关系1.工程投资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1)不宜采取低价中标。
低价中标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反而给投机承包商造成可乘之机。
如承包商以低于成本价方式获取工程中标,以后再转包、分包,从中牟利,抽去有关费用,从而给现场项目部施工造成很大压力,迫使其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所以我国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水利工程是社会公益性工程,应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以合理的工程造价,择优选择中标企业。
(2)对基础处理等一些重要隐蔽工程超招标文件约定工程量的应予以确认。
基础处理等一些重要隐蔽工程,直接影响工程安全。
由于受到设计深度的制约,事前不确定因素很大。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经过设计变更或监理工程师签证,事后经过联合验收签证的预算外工程量应予承认,以保证工程严格按技术标准要求施工,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
(3)按规定预拨和按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
特别是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足够的工程资金是保证正规的进货渠道和优质原材料采购的必要条件;此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材料复试。
因此。
按规定预拨付工程款有利于把好材料质量关。
2.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水利工程施工的季节性特强,特别是有渡汛要求的工程,工期紧、任务重。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要科学地安排工程进度,以确保进度、质量两不误。
要避免因行政干预而盲目追求工程进度。
要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事实上,抢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关键是要科学决策,决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特别是在工程关键部位要按质量管理程序运作,从简但不草率,大胆而不马虎。
做到工程进度、质量双达标。
3.各参建单位的协作关系。
各参建单位尽管职责不同,但在工程质量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应相互协作,密切配合。
项目法人要统揽全局,综合协调,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施工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施工单位要及早谋划,研究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
监理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单位,制定并执行各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措施。
设计单位要现场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质量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政府监督职能,本着监督、帮助、指导、提高的原则,既把关,又配合,既严格依法办事,又要实事求是,把好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关。
二、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
多年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明确水利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各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管理的疏忽,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事故。
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准备是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施工活动前,按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安全设施等。
(1)首先应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健部位或薄弱环节。
(2)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完整的技术交底制度,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
项目部必须由主管技术的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总工批准后进行。
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交底中应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施工标准和要求、什么时间完成等。
对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安全保证难度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由公司总工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3)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凡运到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材料应妥善保管,应根据材料的特点、特性等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4)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保证施工现场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工作状态,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状态良好、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才能进场作业。
(5)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工地试验室,质检员应有上岗证书。
如果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试验室。
工地测量的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标定。
测量工要有上岗证书,在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计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性能、精度状况,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之中。
(6)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对从事作业活动的操作者数量必须满足作业活动的需求,相应工种的配置应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管理人员应到位到岗,相应的制度应健全,同时对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2.施工技术活动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因此,施工技术活动效果与质量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项目部是施工质量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者,因此项目部应建立自检体系,加强作业过程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的专检。
凡涉及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基准和依据的技术工作,还应该严格进行专人负责的复核性检查,以避免基准失误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难以补救的危害。
如标高测量、混凝土配合比等工作,因此项目部的试验人员应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
如对投入使用的原材料的现场检查是否与施工配合比一致。
最后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控制活动记录进行控制,应祥细记录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活动的全过程,也是以后备查和了解工程质量情况的重要资料和信息。
三、确保工程施工质量1.施工流程的质量保证。
在接到工程后首先应精心勘察现场,提高施工方案设计质量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监理工程师仔细审批,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在施工期间,必须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按要求进行。
2.工程使用材质的质量保证。
工程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主要材料(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
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材质的定时、定质、定量的供应。
因而供应管理处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必须对收入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
3.施工作业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决定因素。
要严格挑选出一批精湛的施工队伍。
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尤其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工程技能并能灵活处理突发的工程变动等特殊情况。
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要做到严格的考核才能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始终贯穿“三检”制度。
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进行专检。
所有工序有隐预检要求的必须坚持隐检制。
牢固树立“做好每一道工序”和“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踏踏实实操作”的思想,坚持做到宁可不交工也不能接收不合质量的工序。
质量责任制要完善健全,各工序实行操作人员要相互监督。
实行保证工程质量的操作人员奖励制,促进操作人员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做到操作责任明确清晰,管理有序,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都要有条不紊地按部施工,出现问题及早报告,有事情大家共同商讨解决,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完成施工。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4.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
(2)要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并使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
(3)要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5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4)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
(5)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6)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要达到全部持证上岗。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水利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在施工方面的管理,全面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管理的水平,使水利工程创造出更高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1.李国忠.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措施[j].民营科技,2008(18)2.栗涛,闫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方云.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作者单位:宁波四明湖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