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骆驼产业发展概况
阿拉善右旗骆驼总数占全国总数的20%,全盟总数的45%,是全国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之一和阿拉善双峰驼核心区。
被誉为“驼乡中的驼乡”。
近年来,阿拉善右旗立足旗情实际,深度结合重点生态项目的实施,把骆驼产业作为农牧民转移转产的支柱产业,按照“科学发展、合理布局、提高品质、打造品牌”的发展原则,通过政策引导、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等措施,实施骆驼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截至2018年末,全旗骆驼存栏量54465峰,其中能繁母畜18987峰,种公驼806峰,良种牲畜43999峰,挤奶骆驼2646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9家。
一、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基础方面
一是积极组建高规格的科研机构。
2014年9月,联合组建全国首家骆驼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开展基因组学、生物制药、沙漠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目前已取得科研成果和产品成果10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填补国际空白。
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双峰驼基因组数据库,为骆驼产品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率先研发出驼乳IgG3抗体竞争检测试剂盒,专利申请初审已通过。
首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掺假驼奶。
2017年,内蒙古骆驼研究院被内蒙古科技厅批准为内蒙古骆驼研究院骆驼科学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
目前,该院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骆驼研究院。
二是科学建立品种资源保护基地。
完善以保种场为中心、核心群为骨干、保种群为基础的三级扩繁体系,设立巴丹吉林、巴彦高勒、拜兴高勒、恩格日乌素4个保护性养殖区,建立了3217
万亩自然保护区,扩建保种群30个,可载双峰驼8万峰。
2016年10月,投资500万元组建了自治区首个骆驼良种繁育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骆驼产业科技园区。
2014年引进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一期建设驼乳制品生产线,二期研发驼肉、驼乳保健品,三期研发驼乳系列化妆品,四期研发驼系列生物制药“四步走”的目标,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了骆驼产业科技园。
目前,已形成年加工鲜驼乳6000吨生产能力,相关食品生产许可手续获得国家部委审批颁证。
二、产业政策制定与富民效益方面
一是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研+合作社+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制定了《阿拉善右旗关于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阿拉善右旗扶持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推动驼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积极争取“阿拉善盟农牧业特色产业引导资金”,推动家庭农牧场及专业合作社达标升级。
设立“驼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驼奶供销专项奖励资金”,用于畜种保护、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奶源供应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
目前,全旗已发展养驼户780户,从业农牧民2100余人。
二是细致开展“点单式”培训。
充分发挥农牧民培训学校作用,集中开展了挤奶母驼驯化、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培训课程,组织相关部门及养驼大户,赴新疆福海,河北唐山、辛集等地,实地考察驼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扶持成立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29家,培育挤奶养殖户267户,年产驼奶500吨。
三、品牌打造与关联产业延伸方面
一是注重驼产业与驼文化相结合。
建成了自治区首家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内蒙古骆驼文化博物馆,蒙古族养驼习俗,祭驼、赛驼、驼具制作工艺等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是注重驼产业与沙产业相结合。
大力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逆向拉动生态保护建设,打造优质饲草料基地,实现驼产业、沙产业以及生态保护的联动发展。
目前,全旗人工种植梭梭林和人工接种肉苁蓉面积分别达到153万亩和34万亩。
三是注重驼产业与节会活动相结合。
相继举办了阿拉善首届万峰骆驼文化节、国际双峰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第三届骆驼大会及12届沙漠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骆驼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