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最新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在学科成绩的评定及使用方面有两点明显变 化:
(1)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选考3科目成绩计 入高考总成绩。
选考的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 总成绩,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 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 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百分制 学完即考 4、高校招生录取拟综合参考会考成绩 5、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生和注册入学

高考综合改革要点分析及应对建议
此次综合改革,涉及“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 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和规范考试加分、改革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启动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等五大项数十小项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 学考科目由10科增至13(14)科,新增“艺术(或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和“通用技术”3(4)科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科目由10科减至9科,“信 息技术”不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2.学考成绩的使用
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A、B、C、D四个等第和实际分数记 录,按等第公布。考核结果纳入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作为高校招生 录取的依据。
2017年新高考改革方案 解读
一 高考综合改革概览 二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内容 三 高考综合改革要点分析及应对建议

高考综合改革概览
1、高考综合改革的历史进程 2、国家出台的系列高考综合改革文件 3、国家推进高考改革的时间表
2、国家出台的系列高考综合改革文件
➢1.《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 ➢2.《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2014年12月16日) ➢3.《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2014 年12月16日)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4年12月17日) ➢5.《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 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2014年12月17日)
1、高考招生模式的主要变化
四川现在实行的“3+综合”是考试招生模式。“3”为语数外三科,
“综合”分为“理科综合(理化生)”和“文科综合(政史地)”,依据 总成绩择优录取。
新高考方案将实行“3+3+综合素质”的 “三位一体”考试招生模式:
第一个“3”为语、数、外3个必考科目; 第二个“3”为3个选考科目,即考生从思 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 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学考,成绩计入高 考成绩; “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三年“学生的活动 和写实记录”(由学生自己填写,高中教师不参与 高校的评价),作为档案材料为高校招生录取 提供参考。
➢(2)今年来部分省市高考英语的改革举措 听力改革或一年多考或取消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 英语考试社会化探索
➢(3)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政策建议 匡正观念,理性看待改革 完善监督体系,出台配套政策 避免急功近利,给予充分缓冲
2、减少高考科目 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必须坚持的三个“有利于”原则 (1)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
3、国家高考改革时间表
(上海、浙江)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内容
1、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退出统一高考 2、减少高考科目,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百分制,学完即考 4、高考招生录取拟综合参考会考成绩 5、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1、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退出统一高考
➢(1)目前高考英语改革的现状与意义
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一)学考的新变化
1.学考科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 围,分为两种类型: (1)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9个文化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2)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4(5) 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3)有助于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学考分布在高中 三年完成,这就避免了学校以往过早结束非高考科目、安 排高考科目进行一轮又一轮复习的状况;学生的选考也要 求学校必须尽可能多的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一 切,都有助于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前期的研究,我们认为其中的“高考招 生模式”“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招生政 策”“高校加分项目和分值”“分层走班教学” 等五项,是我们当前亟待重点研究的具体内容。

高考综合改革要点分析及应对建议
1、高考考试招生模式的主要变化 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3、关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4、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5、关于选课走班教学与生涯规划指导
新的实施意见中,原则上要求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 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考时间一般 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4.考试内容和命题机构及要求等保持不变。
考试内容与往年基本一致,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 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考试机构仍由省级专业命题机构组织命题。
(二)新变化的积极意义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1.积极意义
(1)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统 一高考招生中,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 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自主 选择选考科目;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 的使用也有了选择。
(2)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发展。 学生在进行自主选择选考科目时,可 以打破文理隔阂,文理兼修,文理兼 选。这些规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把促进 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落到了实处,有利 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发展。
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基本教 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
(2)普通学科学考成绩以 “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 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
3.考试时间
原学考考试时间的安排是,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语文、数学、 外语(含听力)三科考试的时间不应早于高二第一学期末;参加政治、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七科考试不应早于高二第 二学期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