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知识:重楼

中药知识:重楼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云南、广西。

秋季采挖,除去
须根,洗净,晒干。

本品气微,味微苦、麻。

以片大、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切片,生用。

重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蚤休,曰:“蚤休,味苦微寒,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瘨疾,痈创,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一名蚩休。

生川谷。

”《本草纲目》曰:“虫蛇
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

”蚤休,义即“早休”。

“蚤”,通“早”。

《广韵·皓韵》云:“蚤,古借为早暮字。

”蚩休、螫休,义同蚤休。

“蚩”、“螫”,皆为“蚤”之讹字。

重楼的别名很多,重楼为多年生直立草本,一茎独上,高二三尺。

叶轮生于茎端,通常7片,以形似而称一把伞;年久者轮生叶可增至2~3层,犹如楼台重叠,因得重楼、重台、三层草
诸名。

《本草纲目》曰:“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

”夏季顶生一花,故名七叶莲、七叶一
枝花;状如灯盏,乃呼铁灯盏、铁灯台、灯台七、七叶一盏灯。

花丝短扁,花药较长,呈金
黄色,下垂如金丝,因称金线重楼。

根状茎棕褐色,横走而肥厚,表面具明显的斜向环节,
形似箍圈,故名九道箍;又如螺壳纹理,遂有螺丝七、海螺七、螺陀三七诸称。

形如甘遂,
断面黄白色,草甘遂、白甘遂等因以得名。

重楼的别名还有草河车,《本草纲目》曰:河车之名“因其功用也”。

按道家炼丹,称北方正
气名河车,炼丹所用铅汞,须与河车相合始能成丹。

蚤休名河车,示其清热解毒、消肿定惊
之功卓著。

本草另有“紫河车”药名,是为健康人之胎盘。

为使两者不致混淆,本品呼作草紫
河车,强调是草本紫河车,后简作草河车。

既然名字那么多,那么问题来了,“身份证”用哪个名字?《神农本草经》称重楼为蚤休,并
以其为正名。

又因植物形态特点,名七叶一枝花。

《本草纲目》《中药学》6版以前的大学
教材也均使用“蚤休”为正名,《本草纲目》中对于蚤休并无重楼的别名,而只有重楼金线的
别名。

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7版《中药学》大学教材用“重楼”作为正名,湖
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以重楼为名称的中药并不只有蚤休一药,考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1979年7月)载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另
有蚤休的异名有重楼,拳参的药材名称亦名重楼,黄精的异名亦名重楼。

名称混乱容易导致药材混用,重楼在商品药材流通领域中,有些地方把蚤休、拳参混称混用;把王孙与重楼混称混用;把拳参、紫参、重楼混称混用。

重楼药材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 15cm,直径1~5cm。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
皮脱落处呈白色,表面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
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

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

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
棕色,粉性或角质。

气微,味微苦、麻。

饮片鉴别:重楼饮片为横切薄片。

表面黄棕色,饮
片切面白色至淡棕黄色,粉性或角质样质硬,易断裂。

味微苦,麻。

需要注意的是,拳参为蓼科蓼属多种植物的根茎,其药材性状酷似蚤休,其干燥的根茎质较
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断面为棕红色或红褐色,口嚼后吐出唾液为红色(一口血名
称的由来),横断面近边缘有一圈维管束排列成的白色小点,味苦涩。

而蚤休质地坚硬,不
易折断,断面平坦,断面白色或黄白色,粉性或角质样,味微苦而后微麻。

重楼药性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注意应用于
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重楼苦寒,善于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为治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的常用药。

《本草纲目》记载:“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若遇者,一似手拈拿。

”即形象的说明蚤休的作用。

治痈肿疔毒,可单用为末,醋调外敷,或与黄连、赤芍、金银花等同用;治咽喉肿痛,痄腮,喉痹,常与牛蒡子、连翘、板蓝根等
同用;治瘰疬痰核,可与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等同用;治蛇虫咬伤,红肿疼痛,单用本品
内服外敷,或与半边莲等解蛇毒药同用。

本品入肝经血分,能消肿止痛,化瘀止血,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
冲服,或与三七、血竭、自然铜等同用。

此外,本品苦寒入肝经,有凉肝泻火,息风定惊之功。

治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单用本品研末冲服,或配伍钩藤、菊花、蝉蜕等药。

现今临床上,重楼主要用于肿瘤治疗。

研究表明重楼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药理实验显示
重楼甾体总皂苷有止血作用;醇提物对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尤其是对化疗药物耐药
的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皂苷类单体对癌细胞有强抑制作用;保护大脑与肾脏作用;总皂苷粗提物有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