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
上海致维电气有限公司,品牌名称:致维电气
型号:INIX C7-LC
2.环境及系统条件
2.1环境条件
2.1.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65℃(24小时内平均值≤45℃) 最低温度: -40℃
最热月平均温度: 40℃
最大日温差: 25K
2.1.2 海拔高度: ≤4000m
2.1.3 环境湿度: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日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2.2kPa,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月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1.8kPa
2.1.4 地震烈度:7度
2.1.5 污秽等级:Ⅲ级
2.1.6安装场所:户内、户外
2.2系统条件2.2.1 系统额定电压:0.4kV 2.2.2系统额定频率:50Hz
3.主要配置参数及电气要求
3.1主要配置参数
备注:1、投切低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基于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为开关元件的“同步开关”,同步开关中杜绝使用可控硅以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2、户内装置若配电房内有开关柜时,卖方提供设备要求与原开关柜同尺寸同
颜色采用硬母排可靠塔接。

3.2电气要求
3.2.1电器元件:为保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补偿作用,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特制定本要求。

3.2.1.1 补偿装置
A 功能要求
A-1智能网络控制:自动检测功率因素,根据用户设定目标功率因素智能决策。

容量相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循环投切原则,容量不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适补原则。

电容器补偿装置先投先退,先退先投;补偿工况恒定时,电容器补偿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循环投切,避免单只电容器补偿装置长时间投运。

所有电容器补偿装置均能执行以上投切原则。

A-2 智能通讯:模块上电自动检测通讯网络,并产生主机,执行智能网络里的投切原则;故障时自动退出网络,由其他补偿装置递补为主机;故障排除后自动加入网络,补位主机退出。

同时还可用于计算机综合管理。

A-3 通信功能:设备之间采用RS485通讯连接,用于设备间数据交换以及和监控终端信息交换,构成智能通讯网络。

A-4 滤波功能(抗谐型)
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涌流,对高次谐波形成低阻抗通路。

对谐波有吸收泄放作用,能消除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保护电路及电容器过载,具有防止电容器过热,缓解绝缘介质的老化,提升自愈性能,提高使用寿命等作用。

A-5 同步投切功能:与补偿装置内部专用控制器配合,响应时间快,可实现动态跟踪,并准确在电压电流为零时投切,受谐波影响小。

A-6 测量功能:配电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测量、相位及电容器电流测量。

A-7 自保护功能:具有电容器过流、过压、欠压、过温、谐波保护功能,提高电容器使用寿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A-8 人机接口:包括LED指示灯、LCD液晶显示以及键盘,用于指示电容器投切状态、设备状态、网络状态,各种电气参量显示以及用户数据设定。

A-9 故障自诊断功能:电容器补偿装置模块内部智能控制元件能对本体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诊断,一旦出现在线故障,整机快速响应,退出运行。

A-10 事件记录功能:可对以下事件进行记录:
1. 投入和退出运行的时间
2. 累计运行时间、累计退出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
3. 无功容量变化数据
4. 故障类型及发生的时间
5. 投、切时的电流值及功率因数
A-11 高可靠性:采用分散控制模式,每组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补偿装置模块都有控制单元,使多组电容器的自动投切摆脱了全部依靠一个控制器的情况,杜绝因控制器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的情况。

A-12 节能降耗功能:有效提高功率因数,同时使成套低压无功补偿设备体积缩小50%左右,资源(铜材、银材、工程塑料)节省50%左右,电损(导线电损、接点线损,器材电损)降低50%左右。

降低电能消耗,改善电能质量。

B 技术要求
B-1 采用先进的同步开关技术,实现电压过零投入无涌流,电流过零切成无电
弧,性能稳定可靠。

拒绝使用传统电容柜中的专用接触器或复合开关。

B-2 实现谐波测量,在谐波过大的情况下对电容器进线保护。

B-3 故障在线自动诊断,提高可维性、减小故障处理难度。

B-4 积木式应用技术,简化设备、容量可调性好、使用方便、应用全面。

B-5 内置电容器体内温度保护,能在过压、过谐波、环境过温等情况下保护电容器。

B-6 无功补偿器本体采用全固体纯干式自愈式电容器,填充剂采用进口经改良的阻燃性环氧树脂或蛭石,无泄漏、整体阻燃防爆、绿色环保,年衰减率小于1%B-7 电抗型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涌流,抑制3~13次及以上谐波效果明显。

B-8 模块化结构,组合灵活,扩容方便,安装简单,便于维护。

B-9 智能网络化,故障主机自动退出并产生新主机,故障从机自动退出,新入设备自动连网,485通讯接口可以介入后台计算机,进线配电综合管理。

B-10 采用分散控制模式,100万次无故障投切,可靠性高。

B-11 液晶中文显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利于现场故障查找。

B-12 内加SH防暴器及温控装置,在严重谐波下能可靠运行。

B-13 节能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消耗,改善电能质量。

C性能要求
C-1 灵敏度:控制器灵敏度应不大于电容器的5%
C-2控制器动作误差用相对误差表示,它等于控制器投入门限或切除门限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差值除以设定值。

控制参数为电压值,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0.5%;
控制参数为电流值,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0.5%;
控制参数为功率值,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1%。

控制参数为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0.01%。

控制参数为温度,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1℃;控制参数为时间,补偿装置动作不大于35mS。

C-3 电容补偿装置可靠性:控制投切准确率必须为100%,投切容许次数不低于100万次以上;电容器容量运行时间衰减率不大于2%/年;电容量容量投切衰减率不大于2%/年。

C-4 电容补偿装置补偿参数:电容器补偿装置投切间隔在30S≤t≤1min内要可设置,电容器补偿装置最多必须满足33台联机工作。

C-5 过电压保护:1.1倍额定电压:每24h允许8h;1.15倍额定电压:每24h 允许30min;1.2倍额定电压:5min。

工频谐波: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43倍。

C-6 断电保护:断电后,所有统计数据永久保持。

C-7 缺相保护:补偿装置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在发生缺相或中性线断线时,保护回路能实现速切。

C-8 控制器的工作电源及电压模拟量输入端应设有短路保护器件,当控制器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器件应可靠动作。

3.2.2.2 电器元件
1) 补偿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包括智能测控组件、交流采样组件、同步开关组件、低压电力电容组件、滤波电抗器、人机接口组件、智能通讯组件、防暴器及温控装置均应符合《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497-85)、《低压并联电容器》(GB3963.1-89)、《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GB12747-91)。

要求:
a.电容和电抗满足美国和欧洲的标准(圆柱形,自愈式,防爆),全固体纯干式电容器,不锈钢外壳,具有短路保护高分断技术,厂家采用一线知名品牌的优质工业型低压滤波电力电容器。

b.高可靠的结构设计,共地设计,抗干扰性能强。

c. -40℃~+80℃度宽温范围设计。

3.2.2.3 接线方式
产品使用插件式或无线方式进行联机,仅有电源接线,无二次小线接线,减少故障,可减少90%连接线,减少90%的节点。

柜内简洁,可以分体运输,在使用现场快速组装。

3.2.2.4接地保护:补偿装置中所有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3.2.2.5结构要求
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在柜体中积木式组装,构成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打破传统自动补偿装置的结构模式,具有电容器零投切等优异功能以及结构简洁、同样柜体可装更多电容量、生产简易、容量可调整性好、运行维护方便等特点。

每台智能式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上具有运行工况指示和显示,以及可以手动投退操作,在柜上不装状态指示灯和手动操作开关。

电容无功补偿装置使用灵活、方便,可以不需要专用箱、柜,实现各种场合的小容量就地无功自动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