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模板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模板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配电网工程施工综合作业技术研究
申请单位:
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申请日期:年月
一、目的和意义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描述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公司实际生产力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10kV配电网线路工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配网线路施工主要是人工作业,而负责配网工程的是三产集体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使用社会劳务派遣人员,而社会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配电工程施工成本高。

2、不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人工开挖基坑的基坑直径为60cm,深为1.5m,因底盘、卡盘尺寸大于60cm,无法安装到基坑坑底。

因此存在部分立杆施工没有安装底盘、卡盘的情况也没有按工艺要求进行夯实;造成线路建成不久就出现杆塔歪斜,甚至出现倒杆的安全事故。

3、当前适用的配电线路施工机械施工机具少,立杆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施工效率低下,这也造成配电线路工程易出现不能按期完工。

配电线路施工点多面广,质量、安全风险普遍存在;目前市场上的立杆施工机具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多种地形,效率不高。

因此,开展配电网工程施工综合作业工器具(或车辆)的研究很有必要。

通过对配电网工程施工综合作业工器具(或车辆)的研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解决立杆施工的工艺问题,采用机械化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基层班组工人劳动强度,从而达到降低配电工程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利用吊车为移动载体和动力输出,配套三种作业工具。

1.液压螺旋钻孔机;2.液压封土机;3.液压打夯机.在不添加任何动力来源情况下做到,吊车的一机多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吊车功能。

2.阐述项目成果对该现状和技术发展的作用;
由于现在线路的改造牵涉到电线杆的钻孔,吊装,封土,打夯,等作业。

需要相应的作业工具。

钻孔机,吊车,封土机,打夯机等作业车辆。

作业车辆的添加必定带动资金的大量投入和安装工人的大量投入,同时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

在保证作业的完成下,是否能有一台作业车能全部完成以上作业工作,就需要一机多用机械的出现,在减少作业工作机械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应的钻孔,吊装,封土,打夯等工作。

3.分析成果应用和推广的途径;
4.分析成果推广后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提高工艺、效益提高,重点说
二、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查新国内情况。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技术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2.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介绍国外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情况;
4.介绍国内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情况。

三、项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项目研究内容的原理简述;有图附图,功能框图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是依靠吊车自身的液压系统,带动液压马达和减速机进行钻孔和打夯,封土作业。

利用吊车的柴油机为动力,带动
液压系统,配套出多路液压系统,真正做到一机多用。

2.项目研究内容的理论或者实践依据;
项目研究内容的理论来源于液压系统的稳定输出,作为吊车的辅助工具,依靠吊车自身的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

作为吊车的辅助工具,其动力输出来源,必须依靠吊车自身的动力输出和液压系统,添加液压配套系统,包括液压换向阀,液压马达,液压减速机等配套系统,但主动力液压系统,必须依靠吊车自身动力系统。

3.项目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分项重点介绍;
本项目研究的关键是吊车自身的液压系统输出的液压流量和液压压力是否能满足钻孔机和封土机,打夯机的液压流量和液压压力大工作需要,在除吊车自身需要液压流量和液压压力需要的前提下必须满足额外其他三种液压工具的实际液压动力需要。

四、项目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各功能模块重点介绍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项目研究内容的详细说明(可分专题或按内容序号描述)。

本项目是一种新型的电网基础安装的系统化,做到的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投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具体步骤如下:
①利用吊车自身动力系统,加载钻孔设备,封土设备,打夯设备。

前提情况为不改变吊车的自身功能和动力,液压系统。

而且不能减低吊车使用年限。

②在工作作业时,首先利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作业,因为钻孔设
备为吊车加载设备,必须做到拆卸方便快捷。

利用吊车大臂加载钻孔设备,完成钻孔设备后。

使用吊车吊装功能。

③在完成吊装作业后,利用加载的封土功能,对作业孔周边的土壤进行回填,由于封土设备采用了螺旋设计,回填速度会大大提高。

④在封土过程中,需要对钻孔进行夯实工作,停止封土工作,进行封土和夯实的交替工作。

⑤所有工作完成后,移动吊车,进行下一工作面的作业。

五、项目创新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项目的先进性;
本项目的先进行在于,利用一种机器设备,加装多种配套工具,做到一机多用。

同时减少劳动强度,保证劳动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项目创新点;
①减少劳动力,将以往钻孔,吊装,封土,打夯等多人工作,通
过使用机械工具,由两人既可完成。

②一机多用,最大化发挥吊车浅在功能。

③提高工作效率,将以往繁琐的人力劳动,改变为机器工作。

3.项目解决的主要问题。

提高施工工艺
本项目的使用,主要是解决现在安装人员匮乏,人员老化,安装人员劳动强度等问题。

六、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分析项目研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率分析:以往的钻孔,吊装,封土,打夯,全部为人力劳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安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主要是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使用本安装机械后,将最大限度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可以减低50%。

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加50%。

整体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加80%。

社会效益:
七、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指导意见》(国家电网财〔2015〕536号)要求,对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进行分析。

八、预期目标和成果形式
编写要求:四号仿宋_GB2312(下同)
1.阐明项目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2.明确叙述提供研究成果的形式,包括理论研究报告、全套设计制造技术、实用装置或软件等;要求成果提供的形式能够被其他研究人员掌握,使成果的使用权具有可转移性。

九、项目承担单位的条件
1.项目负责人
2.项目研究人员
3.项目研究条件
1.项目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2.项目研究人员的专业、特长、工作量和在本项目中的作用;
3.承担单位与项目有关的工作业绩、实验室条件、理论研究环境。

十、项目进度安排按季度分工作
1. 分季度列出项目计划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要求具有可检查性。

十一、项目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十二、申请单位领导审查意见
Word格式附件1 仪器设备使用预算明细表(单价5万元以上)
完美整理
附件2 材料费预算明细表(总价5万元以上的材料)
完美整理
附件3 外委研究支出预算明细表
完美整理
附件4 外协测试试验与加工费预算明细表(量大或价高的外协测试试验与加工项目)
完美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