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国工业设计中的理性功能主义
德国工业设计中的理性功能主义
贝伦斯设计 AEQ 公司生产 1908 年 这是早期脱离了装饰的功能产品, 在工业化生产的初级阶段, 德国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规范。
钟 贝伦斯设计 AEQ 公司生产 1910 年
图 1-1
图Hale Waihona Puke -2德国的设计师们认为设计可以使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 他们的设计哲学是 “清除我们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 他们所 , 设计出来的生活方式是重功能的、 重技术的, 强调系统性和 秩序感的。 德国的设计几乎完全摈弃了传统的装饰, 而从造 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 注重产品的质量。 “德国制造” 在国际 市场上意味着品质保证。 他们善于利用科学技术, 强调设计
的那种传统理性。 理性主义, 思辩精神, 严谨而秩序, 这已经 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他们把造物看作是数学 问题, 完美的结构就是合适的数字比例, “寓和谐于适宜 信奉 的数字之中” 的设计哲学。 早在 20 世纪初, 作为德国通用电气 (AEG) 的设计师贝 伦斯 (Peter Bahrens) 就不断地探索产品本身的技术美和机 械化、 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设计。 他认为 “只遵循 功能目的的或者材料目的的设计不可能创造任何文化价 值” 那么, 。 只有形式的艺术形象性同形式对功能的适应性 相和谐, 才能体现设计的 “工艺的自然性” 。他的大多数设 计也正是从这种理性的功能主义出发, 极好地诠释了现代 设计的精髓理念, 留下了现代设计的经典作品 (如图 1 - 1 和 1 - 2) 。
理论新探
的秩序感、 逻辑性和标准化, 他们还提出了系统化的设计观 念, 强调设计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他们的设计是终极目标是 把混乱的现象秩序化和规范化, 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 可组合的几何形态, 取得均衡、 简练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 从而形成理性化、 高质量、 功能化、 简洁的德国设计风格, 我 们也可以称作为 “黑盒子” 风格。它以德意志文化为源头, 以德国设计为形式, 以设计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为特征。 自从 20 世纪 20 年代进入设计领域, 就占据了独立的领地。 虽然因为过于理性、 缺少人情味、 机械化的冷漠感, 不断的 遭到非议, 但是并未因此退出设计的舞台。反而, 在眼花 缭乱的各种风格衬托下, “黑盒子” 的光芒更加夺目, 拥用 了一副长者的风范。 我们从布劳恩公司的设计产品也可以看到德国工业设 计中的理性, 布劳恩公司是 1921 年创建的电器设备制造厂 商, 也是整个欧洲甚至世界上的首屈一指的王牌公司, 其生 产电器设备比日本、 美国等地的价格要高出几倍, 但是销售 量却很高, 始终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这是何原因呢?关键在 于设计风格, “成也设计, 真是 败也设计”!特别是 1955 年, 第埃托・拉姆斯受聘担任布劳恩公司的电器设计总设计师, 他是位理性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包豪斯深奥的抽象美学 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严峻、 简练、 少装饰的设计理念精髓在他 的设计作品中明显的体现了出来。 图 1 - 3 是一款方方正 正的收音机兼具唱片机功能的设计作品, 与其他同类设计产 品有明显的不同, 他采用白色的全封闭金属外壳, 为了避免 过于呆板, 采用有机玻璃的盖子。人们戏称为 “白雪公主之 床” 更特别的是他清晰的使用符号提示功能。还有图 1 - 4 拉姆斯设计的两用机, 该产品的操作平面是水平设置, 操作 按钮异常显眼, 突出其使用方式的提示作用。 甚至每一个按 钮的形状、 大小、 材料都是经过反复的人机工程学测试的, 以 便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那么, 到底何谓 “理性主义” 呢?理性主义就是以设计科 学为基础, 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活动, 着重设计过程中的理 性分析。理性主义并不是意味着那种以采用朴素的构件简 单的形式和便宜的材料去表现结构经济性的类型, 它仅仅意 味着将美的效果限定在逻辑地遵循结构的本性上, 其第一美 德是表明作为其建构目的之实用, 而后是建构造型之便利, 最后才是必要之装饰。由此可见,理性主义设计不去追求 任何个人风格, 也就是一种 “无名性” 设计。事实上, 理性主 义设计就是试图以某种科学的、 系统的理论作指导, 尽量减 少设计中的个人主观意识。其实,理性主义设计的理念是 对包豪斯提出的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的深化, 在单纯的 设计学科中加入心理学、 生理学、 人机工学、 工业工程学、 计 算机技术等成分,使设计学科成了一门综合学科。作为科 学来对待的工业设计必须认真、严谨。这与现在提倡的人 性化设计似乎有点格格不入。难道理性主义设计与人性化 设计真的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吗? 理性主义设计更直白的说就是将设计产品的市场可行 性与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的完美融合。正如德国设计师 拉姆斯所说提出的设计的两条原则: 第一, “少设计便是好 设计” 也就是要力求去掉繁琐的装饰, 他还解释说: “一件工 业产品的美学需求是简单、 谨慎、 忠实、 平衡和清除障碍” , “去掉一切不重要的东西, 便使重要的东西得到强化” ②宣 。 扬工业设计不应注重装饰性和时尚性,但也并不是无视消 费者的审美需求。我们可以作以比较: 一款造型简洁, 操作 方便的手机, 和一款造型别致时尚, 使用不便的手机, 哪种 获得的满足感更强呢?如果连最基本的使用需求都无法满 足, 又何以美感可言呢?从这个角度来看, 理性主义设计不 恰恰是最人性化的设计吗? 德国的工业设计是综合的、 理性化的, 按照各种需求、 功 能以理性分析、 逻辑秩序进行设计, 产品简约、 严谨, 反映出 清晰的理念和思考。简洁的几何线、 体、 形、 块的对比, 按照 既定的设计原则推导、 分析, 它不可能产生热烈、 自由、 随意 的视觉效果, 却表现出严格的逻辑, 清晰的观念, 深沉、 内向、 静穆。 几何的元素被看成产品的灵魂, 但这种理性透出了质 朴的天性, 来自德国民族对科学技术的挚爱, 设计产品中有 更多的工业生产的痕迹,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中突给人的理性
图 1 - 3 拉姆斯设计 SK4 收音 图 1 - 4 拉姆斯设计的两用机
思维, 让我们的思想也同时得到提升。 我们都能够清晰而深 切地体会到德国理性主义的力量。
注释:
①设计新潮.1994 年第 4 期 ②朱孝岳 著.艺术设计纵横谈. 江西美术出版社 .p248.
布劳恩公司的设计有其自己的设计哲学: “毫不动摇地 追求制作和设计的极度完美, 我们整个系统都避免无意义的 粉饰。我们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来实现理想” ①对于布 。 劳恩公司来说, 理性主义设计等同于人机工学, 等同于功能, 等同于美学。 他们宣称基于理性主义的认识已具有普遍性。 但是也许其他国度的人们看来, 该公司的产品依然是建立在 包豪斯创建的几何学理论基础上的, 同时, 又具有独特而又 不失其魄力的德国风格。 在目前的设计氛围中, 这种极具全 球性、 又有文化特质的产品设计风格, 对发挥人类社会的创 造力并不算件坏事 。
参考文献:
[1]凌继荛、 徐恒醇.设计艺术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2]潘鲁生编, 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荆雷编著.设计艺术原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 [4]王受之编.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5]布尔克哈斯・福克斯 著.产品・形态・历史——德国设计 150 年. 对外关系协会.1985.
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工业设计作品中体现出严谨和秩序, 科学技术的光芒照耀着德国的工业设计。 关键词 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J02
如今, 我们生活在科技世界里, 技术渗透到我们身边的 角角落落。当然, 这种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 而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所致的, 各种工业技术产品时时 刻刻左右在我们周围, 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工业设计不但是社会 变化的感应器, 更是社会变化的加速剂。 众所周知, 设计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就是功能与样式, 它 们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人们通常以这两个要素的主次地 位将设计流派分为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认为, 在 设计活动中功能是第一位的, 形式应追随功能。 而形式主义 恰恰相反, 认为产品的样式才是最重要的, 宣称视觉上的满 足高于触觉的感受, 甚至极端地不惜牺牲部分功能。 直到现 在, 两大阵营的斗争仍未停止。 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 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理性主义 的壁垒,理性的光芒一直照耀在德国的上空。1923 年包豪 斯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而且指出 , 技术是不需要艺术的, 而艺术却离不开技术。 追求工业产品 的功能与结构, 努力使个人的设计思维客观化, 要求设计产 品必须严格以科学技术为唯一的依据, 排除设计者的个人主 观性。他的这种新的设计口号给当时狂热梦想的设计风尚 重重一击, 立即遭到了众多设计师、 艺术家的批评、 指责, 但 是还是艰难地开辟了一条理性主义地设计路线。 从此以后, 尽管设计思潮风起云涌, 德国的理性设计依然是 “任凭风吹 雨打, 巍然屹立” 即使在纵横交织的 。 “后工业社会” 他的理 , 性主义设计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与德国自身的国情不无关 系: 由于两次大战的摧残, 德国的经济几乎崩溃, 虽然美国的 投资给奄奄一息的德国注入了一丝生机, 但那毕竟是杯水车 薪, 德国工业生产没有奢华的资本, 因此不可能像意大利那 样追求产品的外观精致华丽。作为德国的设计师要想使自 己的设计想法变成现实产品, 就必须做到经济实惠。所以, 他们的工业产品大多以干净、 单纯的几何造型出现, 不予附 加任何不必要的装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民族骨子里
理论新探
德国工业设计中的理性功能主义
□ 叶 霞
山东・济南 250014)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摘
要 理性主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德国是理性主义的壁垒。理性主义, 思辩精神, 严谨而秩序, 这已经成为德意 艺术与技术 功能主义“黑盒子”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06)1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