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三章医用超声设备
(完整版)第三章医用超声设备
举例:B超、彩超。
②超声治疗:以一定剂量的超声作用于人体组织,利用超声产生的生 物效应(如热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空化效应等)达到某种医学治疗的 目的。
举例:超声理疗 、超声乳化。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4)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频率 200kHz至40MHz之间(常用在1MHz到10MHz, 范围 波长在1.5mm至0.15mm)
愈大、密度愈小,声速就愈大。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③温度:弹性模量与温度有关 , 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 举例:
• 除水以外的所有液体,当温度升高时,介质的弹性系数减小,声速 降低。 • 水温度低于74℃时,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高于74℃时,声速随 温度升高而降低。 • 空气的温度在 0℃ 时 , 声速为 332m/s;气温每升高1℃ , 则声速增 加0.6m/s;至15℃ 时 , 则为 341m/s。
1534 1540 1570 1540 1476 1568
巩膜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604 1550 1532 1641 1532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2)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指介质中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往返振动1次所
需要的时间,符号为T,单位为秒(s)。 频率是指在1秒的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符号为f ,单位为赫兹
临床应用中使用超声耦合剂减少探头和皮肤间的声阻抗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超声诊断中常用的各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表
介质名称
空气(22℃) 水(37℃)
生理盐水(37℃) 石蜡油(33.5℃)
脑脊液 羊水 肝脏 肌肉
人体软组织(平均值) 脂肪
晶状体 颅骨
密度(g/cm3) 超声纵波声速(m/s)
0.00118 0.9934 1.002 0.835 1.000 1.013 1.050 1.074 1.016 0.955 1.136 1.658
Hale Waihona Puke 声波是由振动的物体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1.简介
(2)声波分类:以人耳的听力范围可将声波分为以下3类。 可听声波:振动频率为20~2×104Hz的声波。 次 声 波:振动频率为20Hz以下的声波。 超 声 波:振动频率为2×104Hz以上的声波,简称超声。
(Hz) 。
f=1/T
超声诊断常用频率范围:0.8-15MHz,最常用2.5-10MHz.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3)波长:波长是指在1个周期内声波所传播的距离,用λ表示。 λ=c/f
波长决定了成像的分辨率,而频率则决定了可成像的组织深度。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则探测深度越大,但分辨力下降;相反,频 率越高,探测深度越小,但分辨力提高。
3.超声的特性
(1)定向性: 人耳可感受的声音是无指向性的球面波,即以声源为中心呈球面
向四周扩散周围均能听到声音。 超声频率很高,波长短,方向性强。临床应用的发生超声波的压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1.简介
(3)超声波的产生 ①自然界中:昆虫、哺乳动物(如海豚、蝙蝠)能发出超声; 风声、海浪声、喷气飞机的噪声等含有超声成分。 ②临床:压电晶体材料制成的超声探头。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4)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①超声诊断:利用超声在人体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对人体内部脏器或 病变进行体层显示,获取活体器官和组织的断面解剖图像,据此对疾 病进行诊断。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4)声压:声压是指有波动时的压强与无波动时的压强之间的压强差,
符号为P,单位为帕斯卡(Pa)和微帕斯卡(μPa)。
(5)声强:声强是指每秒钟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每平方厘米面积 的能量,单位为焦耳/(秒·平方厘米) [J/(s·cm2 )]。声强随着距离的 增大而逐渐减弱。
第三章 医用超声设备
第三章 医用超声设备
目录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医用超声诊断设备 第三节 医用超声治疗设备 第四节 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通用要求
第三章 医用超声设备
学习目标
掌握 超声波的定义、医用超声诊断的原理、超声波的生 物效应
熟悉 超声波的特性、典型的超声诊断设备 了解 医用超声治疗设备、医用超声诊断设备的通用要求
理论上: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超声 诊断的分辨率越好。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1)声速
声速: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表示符号为c , 单位为米/秒(m/s)。
影响因素: ①介质类型:声波在固体中的波速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②介质的密度ρ和弹性模量k:如纵向平面波。三者的关系是弹性模量
第三章 医用超声设备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1. 简介
(1)声波: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
声波产生的两个条件: 声源 ---------------------------- 传播介质
振动发声的物体-------------------
固体:如骨络、人体器官 液体:如水、油 气体:如空气、氧气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6)声阻抗:声阻抗是指在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作用下,介质中任何
点的密度ρ与该点处声波的传播速度c的乘积,符号为Z,即Z=ρc,单
位为瑞利[g/(cm2.s)]。
超声波在两种介质组成的 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情况 与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密切 相关
媒质越硬,C值越 高,声特性阻抗越 大。
344 1523 1534 1420 1522 1474 1570 1568 1500 1476 1650 3360
声阻抗 (×105瑞利)
0.000407 1.513 1.186 1.522 1.493 1.648 1.684 1.524 1.410 1.874 5.570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第一节 超声基本概念
2.超声的基本物理量
超声在人体组织器官中和与超声诊断有关的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空气 (0℃) 石蜡油(33.5℃ ) 海水 (30℃)
传播速度(m/s) 332 1420 1545
介质 肾脏 肝脏 头颅骨
传播速度(m/s) 1560 1570 3360
生理盐水 人体软组织
血液 脑组织 脂肪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