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11张PPT+实验记录单+微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11张PPT+实验记录单+微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 人类认识地球运
动的历史(课件11张PPT+实验记录单+微课)
(共11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
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地球与太阳相对运动的方式究竟是怎么样的?
聚焦
聚焦
“地心说”
“日心说”
克罗狄斯·托勒密
尼古拉·哥白尼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地心说
要点:
1. 地球是球体。

2.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探索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
要点:
1. 地球是球形的。

2.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 太阳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

探索
日心说更可靠
1.有长期的观察数据支撑。

2.伽利略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
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
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3.傅科通过傅科摆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任何的观点都需要众多的证据支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聚焦
地球与太阳相对运动的方式究竟是怎么样的?
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
地球绕太阳转
地球绕地轴自转
地轴是倾斜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
1.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2.在地球模型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
3.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4.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

探索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
昼夜交替一次24小时
地球自转
谢谢观看《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实验记录单
班级:姓名:日期:
实验目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实验准备地球模型、手电筒、小圆片
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材料,做好实验准备。

学生甲手握地球模型,学生乙在地球模型上贴上几个小圆片。

学生甲转动地球模型,学生乙用手电筒照射。

4、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托勒密、哥白尼。

地球绕太阳转,地球绕地球。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昼夜交替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