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老川芍6~9克易丹皮,通经活络以怯瘀。
即使辨证无误,针药无差。
重危者,亦非轻易能愈。
绝证者,难免倾亡,以下气汤治之亦然。
然麻瑞亭六十余年的医疗实践证明,以下气汤治某些危重疾患,疗效较为理想,用治某些不治之症,亦可减轻患者之病痛,延缓其踏入冥途之时日,因之,下气汤虽不能尽愈诸疾,然仍不失为治疗内伤杂病之良方也。
再者,麻瑞亭也并非以下气汤而治百病者。
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另用他方,以脉症为转移,此即善用与好用之别也。
建中之名方,小建中汤也.补中之名方,补中益气汤也。
医圣仲景、先贤东垣,以之建立中气,补益中气,效若桴鼓。
由此可见圣贤医术精湛之一斑,制方严谨精萃之奥蕴。
所以千余年来,医者习用之,以之治其所主之疾,活人无计。
此乃方剂之生命力取决于其愈疾也。
麻瑞亭善用之下气汤,可谓是一则调中方剂。
调中与建中、补中有所不同。
调中者.是在调理中气的基础中,兼及四维.而使诸脏腑因邪之所凑而导致的升降紊乱,复其升降之常,则正气因之充旺,自能祛邪外出而病愈。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之虚,虚在脏腑功能紊乱失序,气血生化匮乏.无力祛邪。
攘外必先安内,内安方能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御外侮。
以之论病,安内即复其脏腑功能,俾使气血化生,祛邪外出而病愈。
犹后勤供应之优劣,乃战争胜负之先决条件之一也,下气汤可谓安内之良资,其加减化裁之药味,可谓攘外之精兵,粮足兵精,焉有不胜之理?!此非欲比美于圣贤,意在明建中、补中、调中之别,下气汤制方愈疾之机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