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超声诊断肥厚型心肌病ppt课件
超声诊断肥厚型心肌病ppt课件
精品文档
22
• 与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
• 可见左室肥大,左室壁呈现对称性肥厚等, • 主动脉瓣狭窄杂音听诊位置较高,多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
间,常伴有舒张期杂音。
精品文档
23
• 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及震颤与室间隔缺损的鉴
别:
• 室间隔缺损杂音为全收缩期,可以向胸骨右缘
及心尖部传导,心电图正常。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局部回声中断及
声呈毛玻璃样改变,肥厚形态呈纺锤形。
• 梗阻性以室间隔基底部肥厚为主,凸向左室流出
道。
• 左室腔较正常减小,左房增大。
精品文档
4
超声心动图表现
• M型 •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CD段向前运动,即SAM征,导致左室流
出道内径变窄。
• 与左室后壁之比大于1.5。
精品文档
5
超声心动图表现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时,取样容积由左室腔移
• 应注意询问病史及家族史,可做运动实验或
Valsalva动作,观察杂音有无增强,进一步做 心电图筛查,异常者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可 以提高本病诊断的特异性。
精品文档
19
临床诊断要点
• 胸痛患者若伴有心电图ST-T改变、冠状T波和异常Q波者需
要与冠心病鉴别,
• 尤其是年轻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在30
分流。
精品文档
24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般认为,
• 如果室间隔与左心室游离壁的厚度比大于1/5,
则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 如果比值小于1.3,则诊断为高血压。
精品文档
25
精品文档
26
精品文档
27
10
精品文档
11
精品文档
12
精品文档
13
• 患者二: • 男性,61岁,病史十余年,无不适症状。
精品文档
14
精品文档
15
精品文档
16
精品文档
17
精品文档
18
临床诊断要点
• 表现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劳累后出现或
者明显加重,乏力、晕厥、心律失常和(或) 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者,应该考虑肥厚型心肌 病可能,
岁之前发病,并且有家族史。
精品文档
20
•鉴别诊断
精品文档
21
• 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鉴别:
• 一般高血压造成左室肥厚多是对称性的,室间隔与左室游
离壁的厚度比小于1.3,而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肥 厚是非对称性的。
• 但也有些高血压患者可以导致非对称性肥厚。应结合患者
的高血压程度、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考虑。
肥厚型心肌病
精品文档
1
• 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
部位,分三型:
• 非对称性:约占90%,室间隔/左室后壁>1.5 • 对称性:即弥漫性肥厚心。室间隔/左室后壁<
1.3
• 特殊部位:心尖肥厚约占3%
•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是否梗阻可以分为梗阻型和非
梗阻型。 前者约占肥厚心的25-50%。
精品文档
2
• 病理: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异常增生,呈短宽
肥厚,排列混乱。
• 心肌排列混乱和纤维化是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特
征,是心室舒张僵硬和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 病理生理: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特征为心室肥厚
所致顺应性和心肌舒张功能下降,充盈受限。
精品文档
3
超声心动图表现
• 二维 • 室间隔明显肥厚,大于1.5厘米,肥厚部位心肌回
殊类型,是指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 心尖部肥厚,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 性,易漏诊、误诊。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由于没有左室流出道梗阻
和压力阶差存在,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比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少。
精品文档
8
• 患者一:
• 中年男性,胸闷、气短,以冠心病收入院,
既往体健。
精品文档
9
精品文档
向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峰值流速突然增高,频 谱呈“匕首”状,峰值后移。
精品文档
6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用于判定是否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瓣膜是否
存在返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是左室 长轴切面在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主动脉瓣下出 现五彩镶嵌明亮的血流。
精品文档
7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