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杨蓓红(南通第三棉纺织厂)
我厂于2000年12月购买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FA506型细纱机22台,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悉了该机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其配套状况。
FA506型细纱机纺纱适应性广,工艺部件设计合理,设备性能可靠,成纱质量稳定,特别是在降低成纱条干CV%值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一、FA506型细纱机的特点
FAS06型细纱机全机齿轮统一采用两个模数的钢齿轮,齿轮传动精度高,有利提高纺纱质量、齿轮、凸轮等运动表面采用自动滴油装置,运转时无需人工加油,减少保全保养工作,导纱板升降采用位叉延时结构,导纱板动程大,大纱时最小气圈高度增加,减少大纱时断头,牵伸装置采用弹簧摇架加压,滚针罗拉轴承,罗拉连接采用了精度配合,上罗拉采用双列滚珠轴承,前、后罗拉采用等分、斜齿结构,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二、FA506型纺纱工艺探讨
了解该机型特点以后,工艺上进行了一些参数选择试验,为了摸清FA506型细纱机的最佳工艺,我们在C14.5tex品种上采用L4(23)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及其它品种上不同的有关工艺试验。
细纱主要工艺配置情况见表1
L4(23)
三、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C14.5tex试验结果
从上表的试验结果来看,方案2工艺较全面反映FA506型细纱机成纱质量水平,为了更进一步地进行工艺试验,提高成纱的内在质量,我们在提高半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在细纱机上挖潜力,在原方案2的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细纱改变后区牵伸试验,由原来的1.20倍调整到1.10倍,生产稳定正常,成纱质量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条干水平达到了97乌斯特公报的25%水平。
目前已大面积采用此工艺。
在后区工艺改变使质量改观后,我们又在细纱皮辊上做文章,目前,细纱皮辊来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采用如车马塘的NFR-888和进口皮辊ArmstrongJ-63进行同锭对比试验,条干CV%从17.0l%改进至16.28%,该品种目前稳定在97乌斯特公报5%~25%水平。
进口皮辊因价格昂贵,购买数量不多。
我们主要采用国产的W888皮辊,从使用情况可以认为,质量稳定,信誉较好。
最近,我们还在半制品质量上进行一些工艺试验,如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少意外牵伸,充分发挥FA506型牵伸,加压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纺纱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从原料的性能和设备的状态以及其它有关因素、各机配件的多重考虑,才能选择较为完整、合理的工艺参数上车。
目前,我们在进一步探讨各种品种的不同工艺,为提高我厂的成纱质量水平和充分挖掘FA506型细纱机的纺纱特点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