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算、笔算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1、基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低年级口算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基于师生对口算教学重视度的考虑
(1)学生方面。
学生在口算时常出现马虎、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把6看成9,把3看成8;注意力极易转移,把减法当成加法算,把加法当成乘法算;手脑不配合,心里想着35,写成53;运算顺序颠倒,63-19个位上3-9算成9-3,等等。
(2)教师方面。
不少教师认为口算易教,学生易学,则出现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重速度,轻质量;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仅满足于机械练习。
只注重口算结果,忽视口算能力的训练。
遇到偏难一点的口算题时,学生因缺乏能力,掌握不了规律,就用笔算的程序代替口算程序。
3、基于本校数学教研状况的考虑
审视我校传统的数学教研活动,研究的主题并非来自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其研究的方式也相对比较保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多向交往互动的有效平台。
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
陈旧的且不合时宜的教研活动模式,力求以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从低年级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本课题主要在实践层面突显出一定的价值:
1、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口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小学,口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口算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的研究,探求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提高教师教学意识与能力
通过策略研究,寻找小学口算教学有效策略的切入点,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促进教师改变自己以前“教书匠”的定位,引导教师把研究纳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来,用研究的眼光来打量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提高群体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
由于理论视野的限制,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不是以个体化的,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从事的是合作性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合作能力,凝聚教师思想精华,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的研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建立一个开放性课堂,诱发出一种忘我的学习状
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创新。
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和多形式的口算训练,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口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同时让教师学会反思,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寻求适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达到超越自我,完善教学的目的。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
课堂的口算训练可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种。
过去我们的教学口算训练常常以视算形式出现,忽略了听算。
听,可以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程度,也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培养。
利用听算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训练强度和学生的思维密度,提高口算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习惯的视算与听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使学生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随时作出相应反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
本课题通过对如果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能力,具体内容为:
1、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3、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4、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使专业化快速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法。
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口算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
3、个案分析法。
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4、集优法。
收集整理课题组数学教师及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的案例,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形成优秀案例集,成为提高口算课堂教学的范本。
5、经验总结法。
在对口算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梳理,撰写有价值的专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让课题能够得以推广。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分析当前学生口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学生口算效率的原因。
分析总结以往一些口算教学方法的优劣,便于扬长避短,提出改进对策。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1、根据前期的分析结果,找出症结,制定研究策略。
2、策略实施。
通过反复实践、分析、总结、改进,最后提高学生口算计算的能力和速度。
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
第四阶段:再实施
第五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题。
(3)展示,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