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从2001年9月到2003年6月,我们在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实验课题研究。

一、任务型教学的背景及理论依据近些年来,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上有些专家提出:我们在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并非来自我们大脑中的一个贮存库。

大脑中可能存在有两个语言贮存库,并以大体上一前一后的的顺序共同运作。

英国学者Thornbury把它较为形象的解释为:一个库中装的是学习者记住的词、短语乃至整句的话,如同一本词句手册。

另一个库中装的则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如同一本语法手册。

在我们表达意义时,“词句库”中的话可以很快、很流利的出来;而从“语法库”中出来的部分则需较多的时间。

因此,在真实的语言交流中,由于时间的压力和限制,我们倾向于用“词句库”中现成的词句进行交流。

由此可以看出,口语的流利程度取决于我们“词句库”中现成词句的贮存量,以及提取这些词句的能力。

这样一来,学习者大脑中“词句库”的“建设”就成了英语教学所关注的问题。

研究发现,通过学习脱离了上下文/真实语境的词语和句型无法进入到这一“词句库”中,因此也就无助于语言在真实场合下的有效使用。

只有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交际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学过的语言,这些语言才能在“词句库”中贮存。

因此,任务型学习的活动模式应运而生。

第一位将任务型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Prabhu。

1979年,P 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于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

他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 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

Prabh 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是Jane Willis。

她在1996年写的一本关于“任务型学习”的著作“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出版后获得BEN WA RREN国际图书奖。

Jane Willis 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这就要求Learners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with some kind of communication purpose”)真实的使用语言(“p rocess the text for mea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task”)。

而这种活动需要学生参与到“reading , listening or reviewing”之中。

二、什么是任务?纽南(David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包含五个方面:1 任务目标 2 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 3 给予输入材料的各项活动4 任务所隐含的教师和学习者的作用 5 任务执行的环境。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重是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的完成。

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

感性一点的定义时,任务是学习在其发生的活动。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庞继贤教授则认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制定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

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这种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在Jane Willis的模式中,我们在教学常规中所使用的那种PPP(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模式被倒过来了。

在常规的PPP模式中,tasks通常被认为是体现在最后一个P(production)中的延伸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

然而在Willis得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们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

在任务完成后,教室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上来,并对学生的使用语言表现做一些适当的纠正和调整。

Jane Willis把她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分为三个阶段:A. 任务前的介绍:(Pre--task)--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task.B. 完成任务的活动:(Task cycle)--Task planning and reportC. 语言讲解:(Language focus)--Analysis and practice我们在试验中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为依据,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Pre—task(呈现画题,进入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While—task (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评价其完成情况)Post—task(学生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现以JEFC Book ⅢU5 Lesson 19为例说明以上教学步骤。

Step 1 Lead—in呈现话题,交待任务:我们要放暑假了,你们结伴要去海南旅游,请你们讨论、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提示:1. 用最迅捷最方便的方法查找有关海南的旅游信息。

2. 解决交通工具的问题。

3. 解决食宿问题。

Step 2 While--task要求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合作完成准备任务。

并汇报结果,必须包括:展示讨论的经过表演出买票或订票的过程表演出定旅馆的经过并综合评价说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些,如用英语解释如何上网搜索,用英语打电话为复习知识,本课重点的交际内容应该是如何订票。

因此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如何订票,这样在具有实际意义的语境中学生们去应用英语,当任务完成之后他们也就实践了有关订票的日常交际用语,不会再觉得英语课枯燥无味。

Step 3 Post—task操练语言知识点,其中包括,单词、语法和习惯用语。

1. listen and write 英语评价手册P362. Lesson 19 Part 3 Practice3. Talk about the Smith’s flight to Haikou in pairs.4. Lesson 19 Workbook Ex2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三)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可操作性。

2.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活动不仅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任务的种类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类型一、举例型任务(listing)如:JEFC Book 2(下)Lesson 10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 TIFUL,给出文章中的关键词,environment , pollute之后让学生们列举出破坏环境的一些做法,进而引出如何保护环境的主题。

类型二、整理型任务(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教师可以把课文段落、重点小结或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

这需要学生十分清楚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领会课文内容的连贯性。

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才能正确排列顺序。

例如,JEFC Book 2(下)Lesson 98 A TRAFFIC ACCIDENT 一课,教师将故事发展的主要内容打乱,请同学按照实际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类型三、比较型任务(comparing; matching)对比不同的材料或叙述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比如在学习there be 句型时,教师可以提供给甲、乙两位学生两幅不同的画,甲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画上的内容:“There are four cars in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picture.”如果乙学生的画面里的内容不同,那么他(她)就会说“There are three trucks behi nd the house in the picture.”类型四、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广告设计以及研究和解决具体事情等。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6-8人一组设计调查表,各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的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统计结果,设计拼图、条形图、折线图或柱行图、展示调查数据,并用英语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何看待者一调查结果和如何解决现存问题等。

类型五、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比如说,旅游之后学生可以跟同学谈谈途中所看、所听、所想。

植树之后,可以请他们谈谈植树的意义。

类型六、项目型任务(project)项目探究型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条件—输入—过程体验—产出”的经典探究方式进行任务型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评价手册第三册的每个单元最后都设计到了这种活动。

以上六种任务类型均反应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显然,它们都是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位于上方的三种任务类型的难度低于下面的三种,而在同一排得任务种,难度由左至右递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室可把这些任务类型作为依据,围绕课文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教学设计工作。

四、结论: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从平时课堂观察看,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合作意识较强,口语表达能力强,每学期布置的口语测试,学生由以前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积极活跃,而且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经过平时的训练,表情自然,声音洪亮,举止自然,语言流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