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增长率 136.98% 226.83% 7.11% 105.21% 12.59% -73.52% -13.04%
资料来源:根据平安证券PA18网站数据整理。
案例分析:银广夏(14)
( 1 )销售大幅度增加,利润增幅远高于销售增长。通常而言, 企业经营存在相当程度的连续性,对一个资产已达32亿元的上市 公司来说,要获得销售额增长一倍以上、净利增长二倍多简直是 奇迹。 ( 2 )销售净利率过高(达到近46%)。银广夏的主营业务是葡 萄种植酿造和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纵观同类上市公司也从未见过 如此高的利润率。 (3)经营活动收现率极低且大幅度下降。上年的经营NCF与净利 润基本持平,而本年经营NCF只占净利润的不足30%,说明存在 虚构收入的嫌疑。 ( 4 )年末应收账款占本年销售额的近 70% ,说明销售绝大部分 没有收回现金,收入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安达信:被控销毁安然审计资料,及对安然、世通、 Quest公司和WorldCom公司的审计处理不当。该公司 正面临刑事审讯,指其妨碍司法公正。安达信否认自 己有不当行为。 德勤:在Adelphia通信公司的创始家族里加斯(Rigas) 用公司的信用额度购买本公司股票时,为该公司做审 计的德勤审计师没有通知该公司的审计师委员会。但 是德勤认为,这样做并不违反专业准则。 安永:与其审计客户PeopleSolft签署了一份关于软件 销售的合同,涉嫌违反审计独立性法则。SEC要求安永 将1994年到2000年期间的审计费退还PeopleSolft。安 永正对SEC的决定予以反击。SEC还在对该公司为冠群 电脑公司和PNC金融服务集团做的审计报告进行详细 调查。
案例分析:银广夏(4)
调查表明,不仅天津广夏造假,银广夏分布在 各地的主要控股公司几乎都在利润上作过手脚: 上海广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虚假确认电视 片广告收入、拍摄费用等虚增利润;武汉世贸 大厦(银广夏控股子公司)通过虚构售房收入 等手段虚增利润;芜湖广夏公司虚增利润的手 段是多计资本化利息费用、少计经营费用、多 提折旧等;在深圳,被银广夏称为发展战略支 撑点的广夏投资公司,实际是一家“空壳”公 司;在银川,银广夏用募集资金投资时大做手 脚,通过收取高额利息等方式“做大”利润。
隐瞒合并主体,虚增资产与利 润(12)
银广夏编制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 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 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巨额资产和 利润。未合并报表的控股公司达26家, 共有1.5亿元的关联款未予披露。
案例分析:银广夏(13)
项目
工业 商业 房地产 影视文化 集团内抵销 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万元) 1999年 2000年 36147 82715 7 15720 5184 3000 (13515) 38358 90899
案例分析:银广夏(18)
( 8 )由主营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可看出,企 业2000销售增值 58335万元,另外年末存货比 年初增加4252万元,增值税大致应为9194万元, 城建税及教育附加应为 919.4 万元,而利润表 显示数远远低于应有数额。令人生疑的是,本 年销售毛利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在存货变化不 大的同时,销售税金率却大幅下降! 更不可思 议的是,企业现金流量表显示本年支付的增值 税只有5.3万元,根本不合乎情理!
隐瞒重大事项,虚假披露(8)
1997年3月17日,银广夏董事局 作出对深圳广夏软盘配件有限公司、深 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 像器材有限公司注销的决定,但此重大 事项却未予披露。更奇怪的是,在被工 商部门依法吊销法人资格后,这三家公 司却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银广夏19 99年、2000年年报和2001年 中报中。
1999 主营业务收入 本年净利润 经营现金净流量 年末应收账款 销售净利率 经营NCF/净利润 年末应收账款/销售 额 38358 12779 13192 26519 33.31% 103.23% 0.69
2000 90899 41765 12410 54419 45.9% 29.71% 0.60
案例分析:银广夏(5)
2001年9月10日,停牌一个月的 银广夏以跌停板价格复牌,一路狂跌。 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后,才 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 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亿 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持有银广夏股 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特别是中小散户 欲哭无泪。
案例分析:银广夏(6)
随意变更配股资金用途(10)
银广夏1999年年报、2000年年 报均披露,1999年筹集的配股资金 3亿多元已全部投入承诺的配股资金项 目,实际仅投入1.78亿元,其余被 银广夏董事局及其控股子公司占用及借 款,其中支付董事局经费1200万元。
虚构关联交易(11)
银广夏在2000年年报中披露,以价值43 51万元的超临界萃取设备作为投资,对芜湖 广夏华东玻璃制品股份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 设立了芜湖广夏生物技术股份公司,公司注册 资本7535万元,其中,银广夏持股44.2 9%,天津广夏持股35%。事实上,直至2 001年3月6日芜湖广夏生物技术股份公司 才成立,注册资本仅为3184万元,银广夏 持股比例为30%,天津广夏根本没有出资。
实施非法关联交易,损害小股 东利益(9)
1997年3月18日,银广夏在未履 行资产收购相关程序下,非法收购大股 东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资产――已 关停的深圳广夏软盘配件公司。这笔交 易使银广夏被大股东“抽血”960万 元,直接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此重大事项也未履行相关信息披露的义 务。
美国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风暴
近年美国投资者对公司提取的民事集团 诉讼分别为:1999年207起;2000年201 起;2001年483起。近三年中,已有700 多家美国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重编,其 中, 1999年234家;2000年258家; 2001年305家。
案例分析:银广夏(1)
主要问题:
案例分析:银广夏(18)



注册会计师被公众质疑之处: 人员委派不当; 项目经理未到过现场; 分析性程序运用不够; 函证程序运用不当; 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
质疑之一:分析性程序应用不 够(19)
从原料购买环节看,天津广夏购买批次很少, 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十分可疑。而且一 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之类,整个天津广夏 厂区恐怕都盛不下。 从生产成本环节看,天津广夏1999年水电 费才20万元,2000年才70万元。萃取 是高温高压高耗电,难道只耗这么点电费?
案例分析:银广夏(15)
(5)应收账款的最大客户是德国诚信贸易公 司,2000年年底余额为2 .67亿元,尽管账龄 在一年以内,但数额巨大,应予分析其回收状 况,证实销售是否确实发生,或有其他特殊原 因。 (6)工业方面的收入2000年为8 .3亿元,相 当于1999年的3 .6亿元的两倍还多,应关注 其增加的原因。基于公司的生产能力、市场需 求、价格等没有重大变化的考虑,这种增长应 属异常。
案例分析:银广夏(16)
(7)据报道,德国诚信公司的主营业务 是机械产品和技术咨询,但银广夏的主 营业务不包括机械产品,因此有关销售 看来应属不正常。
案例分析:银广夏(17)
根据平安证券PA18网站数据整理。
1999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 主营业务税金 销售税金率 年末存货 38358 19519 18839 891 2.32% 35940 2000 90899 32564 58335 508 0.56% 40192 增长率 136.98% 66.83% 209.65% 42.99% -1.76% 18.31%
1998年虚增利润1776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利润

17782万元,实际亏损5003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 56705万元,实际亏损14940万元;2001年1-6月虚增 利润894万元,实际亏损2557万元。 虚构主营业务收入 伪造购销合同 伪造出口报送单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隐瞒重大事项
质疑之二:函证程序运用不当 (20)
对银行存款余额,未实施有效检查及函证程序; 确认虚假出口产品收入时,没有向海关询证; 确认出口产品收款金额和购买原材料付款金额,没有

向银行询证。 实施应收账款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 而并未要求公司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注册会计师处; 2000年,中天勤发出14封询证函,没有收到一 封回函,这一异常现象却没有引起重视。 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在运用 替代程序时,未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 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应收账款。
案例分析:银广夏(2)
200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广夏 (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调 查。8月6日,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对 公司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初步认定银广 夏存在造假问题,“重灾区”是银广夏 控股公司天津广夏公司。
案例分析:银广夏(3)
调查表明,天津广厦公司从原料购进到生产、 销售、出口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采购原料合 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 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 银广夏董事长张吉生承认,天津广夏造假始于 1995年,造假利润从1995年的200 余万元开始,发展到2000年的5亿多元, 创下了惊人的利润“业绩”。而实际情况是: 最近几年,天津广夏每年亏损1500万元至 2000万元。
国内审计失败案例
据中注协统计,在2001年里,有110多家 会计师事务所和120多名注册会计师受到 了行政处罚;100多家事务所和600多名注 册会计师受到了限期整改、通报批评、 强制培训等处理。
在中天勤事件后,国内各地已经有40余 名注册会计师,因为假账、核资等事件 而被羁押甚至批捕。
美国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风暴
银广厦公司原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李有 强等四名公司管理人员因涉嫌提供虚假 财会报告罪,被刑事拘留。。 被刑事拘留的还有原董事局秘书、财务 总监、总会计师丁功民,天津广夏(集团) 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董博、原总经理阎金 岱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