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矿物分析样讲义品制备

岩石矿物分析样讲义品制备


一.理论依据
元素的品位变化愈大、分布愈不均匀、分析精密 度要求越高者,则K 值愈大。
通常加工绝大多数矿石,K值在0.1-0.3之间; K=0.05 为均匀和极均匀的样品; K=0.1 为不均匀的样品; K=0.2 极不均匀的样品; K=0.4-0.8 含中粒金(0.2-0.6mm)的金矿石; K=0.8-1.0含粗粒金(>0.6mm)的金矿石。
矿样混匀后,要进行缩分,以获得要求的样品质 量。常用的方法有:
1.堆锥四分法(四分法) 2.二分器法 3.方格法 4.割环法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1.堆锥四分法(四分法): 此法是先将混匀的矿 样堆成锥形,然后用薄板插至矿堆到一定深度后, 旋转薄板将矿堆展平成圆盘状,再通过中心点划 十字线,将其分成4个扇形部分,取其对角部分合 并成一份矿样;如果矿量过大,可照此法再进行 缩分,直到符合所需要的质量为止。
用布袋或纸袋包装的样品,在袋上应有清晰的编 号,并在袋内装有样品标签。样品在运送途中因 震动、挤压、受潮而使包装袋破碎,样品互相混 杂或样品编号不清者,不能验收。
经过清点验收,样品符合要求,由实验室样品接 受人员在两分送样单上签名并注明收样日期,一 份交客户保存,另一份留存实验室。
二.来样验收
精品
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
内容提要
一.理论依据 二.来样验收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四.特殊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五.金矿和铂族矿分析试样的制备 六.分析试样制备的质量检查 七.副样管理
一.理论依据
试样制备工作原则就是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将实验室样品破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 析试样。制备的试样应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的粒 度,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 同时便于分解。根据不同地质目的、不同矿种、 不同测试要求,应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 样制备的质量。
二.来样验收
实验室接收样品人员应按委托书逐一对照验收样 品。凡样品与送样单不符、样品规格不符合要求、 实验要求不明确或不合理、编号不清楚、出现缺 样或样品编号重复等情况,接受人员应向客户 (或客户代理人)提出,协商解决,并在两份送 样单上注明。送样单修改处应有客户(或客户代 理人)的签名。
二.来样验收
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样品每次缩分后的重量 不能小于的数量。
一.理论依据
样品的K 值应该由试验确定。它与岩石矿物种类、 待测元素的品位和分布均匀程度以及对分析精密 度、准确度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一.理论依据
K 值的确定试验:通常从最典型的矿石中取一定 量的样品,将其破碎至10mm大小的粒径,缩分 成8-16个部分(每部分不小于100kg),然后进 一步粉碎,并用不同的K值缩分各部分样品,将 每一部分最终制成分析试样,并测定每一部分的 主要成分含量(多次测定,取平均值),根据测 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确定最合理的K值。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2.二分器法: 此法一般用于矿粒尺寸在3mm以 下、质量又不大的物料的缩分,由二分器来完成。 为了使物料顺利通过小槽,小槽宽度应大于物料 中最大矿粒尺寸的3-4倍。使用时,两边先用盒 接好,再将矿样沿二分器上端沿整个长度徐徐倒 入,从而使矿样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作为需要 矿样。如果矿样量还大,再进行缩分,直到缩分 到所需的矿量为止。
一.理论依据
各种主要岩石矿物的K 值见表1,各种筛孔直径 (d)及不同K 值情况下的Q 值,参见表2。
表1 主要岩石矿物的缩分系数(K 值) 表2 d、Q 与K 的对应值
二.来样验收
客户送样时应填写委托书一式两份,委托书内容 应包括送样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分析项 目、K 值、要求完成日期和其他应明确的约定事 项,并有客户签字。物相分析样品应附相应的岩 矿鉴定资料。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分析试样的制备原则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粗碎、 中碎和细碎。每个阶段又包括破碎、过筛、混匀 和缩分四道工序。根据实验室样品的粒度和样品 质量的情况,试样制备过程中应留存相应的副样。
样品的烘样温度和最终破碎粒度见表3。 表3 各类岩石矿物样品烘样温度和分析样品粒度
要求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2.滚移法 该法用于矿量较少,粒度小于3mm的 样品。其方法是将样品放在正方形的塑料布或胶 布上,然后对角合起来,让矿样在布上反复滚动 几次,每次滚动让试样超过对角线,放下一付对 角,拿起另一付对角照上述办法重复进,这样交 替反复10次以上。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样品经验收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在送样单上编 写批号和各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编号,并进行登记。 实验室的批号和分析编号应具不可重复性(编号 要求唯一性)。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化学分析样品的加工粒度因矿种的不同而不同, 如:硅酸盐要求160-200目、黄铁矿只要求100120目、光栅光谱分析样品要求为200目。如样 品矿种不明,一般要求至160-200目。
一.理论依据
要从原始大样中取复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需要对原 始样品进行多次破碎和缩分。缩分目前仍采用最简单的 切乔特(qeqoTT)经验公式,即:
Q Kd2
一.理论依据
式中: Q――样品最低可靠重量(kg); d―― 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mm); k―― 根据岩样品特性确定的缩分系数。 公式的意义是样品的最低可靠重量与样品中最大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流程见图1。 试样混匀是保证缩分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环节,常
用的有堆锥法、滚移法。
弃去 弃去
原样 粗碎
过筛(4mm))、混匀、缩分
粗副样
细碎
混匀、缩分
分析副样
分析正样
三.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
1.堆锥法主要用于粒度小于l00mm的矿样,如 果矿样中有大于l00mm的粒级,可预先将这部分 矿样挑选出来碎至l00mm以下后进行堆锥。具体 方法是将试祥用铁铲堆成锥形,每次堆锥时,均 需把物料送到锥顶,让物料均匀地从锥顶滑下。 堆好一次后,换个地方按上述方法再堆一次,这 样反复三次,然后用四分法或二分法缩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