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年小说革命历史小说

十七年小说革命历史小说



(二)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 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 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 ,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 、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是革命历史题材 小说的主要目的。
三、革命历史小说的形态
1、追求对于历史的“整体”的、“史诗性” 的把握。《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 2、加入“传奇”因素,接近现代“通俗小说 ” 《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 3、以现实处境产生的情绪,昨晚往事回忆的 触发点和结构故事的基本线索。《山地回忆 》《百合花》
《红岩》的作者、成书过程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他们是书中所描写的 事件的亲历者。
“革命传统报告” 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 永生》

长篇小说一稿、二稿、 三稿、四稿 从五十年代到1961年第 四稿,《红岩》约十年 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 学“组织生产”获得成 功的一次实践。

这种“组织生产”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是 充分政治化的。作者从权威论著、从更掌握 意识形态含义的其他人(通常是政治领导人 ,或文学界权威作家)那里,获得对原始材 料的提炼、加工的依据,放弃“个人”的不 适宜的体验,而代之以新的理解和艺术方式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红岩》的作者 是一群为着同一意识形态目的而写作的书写 者们的组合

1、追求宏大的史诗品格 以《红旗谱》为例
(1)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2)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人物形象。 朱老忠:反抗性、侠义性、坚韧性 (3)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 重视古典小说的布局技巧 通过人物对话勾勒人物性格 语言的民族化 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
2、融入传奇性的战争小说
悲壮史诗” “一部震撼人心的 共产主义教科书”
样生活、斗争、怎 样认识和对待敌人 的教科书”
《红岩》故事简介

《红岩》所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 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 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 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血肉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 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 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 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 涂地。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又以地下党组织的 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另外的两条支线,这 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揭示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 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化为胜利的曙光 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
十七年小说:对历史的叙述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概念:是“在既 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 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也就是 说,讲述的是中共发动、领导的“革命”的 起源,和这一“革命”经历曲折过程之后最 终走向胜利的故事。
二、主要作品以及创作繁荣的原因
1、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与期待
革命者: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齐 晓轩等 敌人:徐鹏飞等 人物思想、性格,言行、心理的刻画,不再 存在任何幽深曲折而彻底“透明化” 革命者与敌人的精神较量,以及有关政治、 人生观的辩论,成为强化小说的“共产主义 教科书”性质的手段

《红岩》语录






△孩子不要娇生惯养,革命的后代,应该粗茶淡饭 ,从小过艰苦的生活。 △只要是为党工作,我没有不愿意的! △你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亲,群众才把你看成自己 的儿子。 △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 △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 坐穿! △共产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
3、战争诗化小说:茹志鹃的《百合花》
英文版《百合花》
(1)《百合花》风波
《百合花》有它独特的风格……它的风格就是: 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 主题,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 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茅盾 (2)战地牧歌:硝烟下的诗化世界
战争环境下诗意氛围的适度渲染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 色,心不跳。 △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 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 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 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 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 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 从狗洞子里爬出? △这时,她(江姐)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 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 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 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2、作家亲历夯实创作基础
连环画:保卫延安(10本,5个不同版本)
三、革命历史题材写作的意义

(一)“在反动统治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域 ,几乎是不可能被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的。 现在我们却需要补足文学史上这段空白,使 我们人民能够历史地去认识革命过程和当前 现实的联系,从那些可歌可泣的斗争的感召 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心和热情。 ”
战争环境下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
战争环境下人性内涵的多维透视
(3)时代颂歌:体制规范下的政治话语 与“工农兵方向”保持一致 与时代基调和谐一致 政治性对文学性的遮蔽 (4) 迎合与偏离:时代语境下的艺术悖论 题材对路而文体偏离 主题对路而风格偏离 人物对路而情感偏离

关于《红岩》
“黎明时刻的一首 “一本教育青年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