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涤纶长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1.涤纶长丝的分类与基本情况 (5)2.差异化长丝:相对概念,种类繁多 (8)2.1.差异化长丝的品种繁多 (8)2.2.差异化长丝生产主要通过改性 (8)2.3.差异化长丝的典型品种:细旦最为普遍 (10)3.差异化长丝:切片纺更为成熟,熔体法被迫追赶 (12)3.1.切片纺:规模相对较小、差异化特色明显 (12)3.2.熔体直纺:规模化是主要思路,差异化难度较大 (13)4.差异化长丝的发展方向与优势企业 (16)4.1.差异化长丝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16)4.2.主要长丝企业的差异化进程 (17)4.2.1.毛利率情况 (18)4.2.2.研发与专利情况 (21)5.聚酯龙头要做差异化,转型路漫漫 (22)5.1.聚酯龙头在差异化长丝上的特点 (22)5.1.1.细旦的优秀代表:恒力石化VS 东方盛虹 (22)5.1.2.长丝传统巨头的对比:桐昆股份VS 新凤鸣 (25)5.2.差异化转型路漫漫,但差异化已引起重视 (25)5.2.1.长丝巨头在长丝研发上的积累不够 (25)5.2.2.资金将成为聚酯龙头向差异化转型的重要门槛 (26)5.2.3.短期看转型不会太快,长期看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27)作为石化的一大下游,油价的起伏对于聚酯产业链的利润有着成本上的波动,但涨价能否为下游接受,是决定整个产业链利润的关键原因。
从行业的维度去看,原材料成本的下行——尤其是在PTA、乙二醇产能爆发、整体价格处于下行通道过程中,聚酯龙头对于其产品的定价能力几乎决定了是否能享受到成本下行带来的超额利润。
我们认为,涤纶长丝介于大宗商品与个性化商品之间,常规化的长丝产品竞争激烈,价格价差基本随边际供需决定,企业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然而对于差异化产品而言,产品技术含量带来的溢价构筑了竞争壁垒,企业甚至可以获得成本下行带来的超额利润。
对于聚酯行业的未来的推演与判断,我们认为亟待回答的几个问题是:●差异化长丝到底指的是什么?所谓的“差异化”成色有多少?对于聚酯龙头而言,各自的“差异化”究竟做的怎么样?●行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是差异化,那么未来做差异化的壁垒在哪里?●未来长丝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在哪里?●长丝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优化,未来龙头对于价格的影响能力?结合了对下游纺织的研究,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尝试回答如下:Q1:差异化的问题?A1:差异化是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个宽泛的概念:差异化品种非常多,包括细旦化、异截面化、混纤化与功能复合化等。
更为详细的内容在3.2中展开。
至于长丝龙头差异化的真正含金量,我们认为除了恒力、盛虹分别在细旦的FDY/DTY中有一定优势(这部分优势也有规模化带来的成本因素),桐昆、恒逸与新凤鸣的差异化做的并不突出——差异化与规模化是硬币的一体两面,这背后对应着切片纺与熔体纺两种工艺的对立——切片纺的优势在于做差异化而劣势在于规模与成本,熔体纺的优势在于做规模化而劣势在于差异化——具体的内容在3.3中阐述。
Q2:聚酯龙头未来做差异化的壁垒?A2:一方面是资金。
上面提到,差异化与规模化是两个相对而言对立的概念,主要是背后工艺路线选择的结果。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趋势是,聚酯龙头也试图在熔体直纺的工艺路线上做出差异化的效果——这样的差异化长丝投资一定是高的——因为熔体直纺的优势就在于规模,我们可以看到,恒力化纤的135万吨改性聚酯纤维新材料总投资预计124.5亿元,单吨的投资达到了近1万元,新凤鸣的新项目中益化纤120万吨项目总投资为67.3亿元,单吨投资也超过了5000元——而新凤鸣的老项目,中辰化纤36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总投资不过8.5亿元,单吨投资仅为2400元。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聚酯龙头差异化,那么核心壁垒一定是在资金。
当然研发、技术这些也都算壁垒,但是对于聚酯龙头要做差异化这件事,资金一定是极为重要的壁垒。
另一个因素当然是研发,通过对财报、各类公开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恒力、盛虹与新凤鸣在研发上的投入较为领先,研发的经验积累较多,而桐昆、恒逸等企业在长丝的研发上投入寥寥,近两年应“十三五”的要求才有所增长。
Q3:行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在哪里?A3:对于上面一个问题,如果长丝龙头不做差异化,行不行?答案是这取决于企业本身的定位,不做能活下来,但活多久、活多好是不现实的。
原因就与行业长丝发展的驱动力有关——长丝行业作为纺织服装的原料,品种与特性完全是需求通过订单向上游逐步传导的,也就是说,下游的纺织服装所需的面料特性逼迫着上游长丝生产企业进行差异化的改革。
因此,行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在于终端消费者对于面料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如果长丝企业拒绝这样的要求,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谁去消化?当然这个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但是长丝生产企业必须接受这样的要求,而不能固步自封——即长期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者,必须做差异化的逐步尝试,否则是很难长期生存下去。
Q4:长丝龙头对于价格(利润)的影响能力如何?A4:从上下游的集中度来看,长丝对下游的议价能力是要强于PTA生产企业的——道理显而易见,纺织企业集中度很低,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要讨论长丝生产商对于长丝价格的影响力,其关键在于企业对所生产主流产品的定价能力——也即产品的“护城河”。
对于常规化长丝产品,长丝企业凭借强大的议价能力(如销售模式等)相对强势,但是基本受到成本与边际供需的影响,企业对于价格的影响力一般;对于差别化长丝而言,由于其细分市场更小,由于前期的投入更多(成本支撑)与对下游需求的更好相应,生产企业对于独有的差别化长丝的价格影响力更强,这也是聚酯龙头向差异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1.涤纶长丝的分类与基本情况纺织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Chemical Fibers)两大类,其中,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物理加工制得的纤维。
根据原料的不同,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指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最终制成纤维,主要品种包括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等。
化学纤维是指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经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成纤高聚物),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化学纤维的分类如下:图1:化学纤维的分类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公开资料整理聚酯纤维是由二元醇与二元酸或ω-羟基酸等缩聚而生成的聚酯线型大分子所构成的合成纤维。
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聚酯纤维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制得的,简称PET纤维,我国对其的商品名称为涤纶;涤纶占聚酯纤维产量的90%以上。
图2:2007-2016年国内合成纤维产量占比图3:2016年国内合成纤维产量占比数据来源:东北证券,Wind数据来源:东北证券,Wind涤纶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效果优异,耐热耐光性好等;此外,还具有优秀的阻抗性(诸如,抗有机溶剂、肥皂、洗涤剂、漂白液、氧化剂等)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对弱酸、碱等稳定,因此涤纶有着广泛的用途。
根据纤维长度的不同,涤纶可以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两大类:涤纶长丝指长度在千米以上的纤维,涤纶短纤则是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短纤维。
其中,涤纶长丝产量较高、应用更为广泛。
目前,民用涤纶长丝在涤纶长丝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生产工艺及特性的不同,涤纶长丝可以分为初生丝、拉伸丝以及变形丝等,具体如下:图4:涤纶长丝的具体分类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公开资料整理各类涤纶长丝中,我们接触较多的品种主要有三类:分别是POY (预取向丝)、FDY (全拉伸丝)与DTY (拉伸变形丝),三种主要的涤纶长丝产品特性与用途如下表所示:表格1:三种主要涤纶长丝的产品特性与用途类别产品特性主要用途FDY 具有强度高、毛丝断头少,染色均匀性好的特点,使产品在后加工时断头率低、退绕完全、消耗小、织物疵点少、染色均匀适用于机织和针织加工,生产网眼布、涤塔夫、牛津布、雪克、西装里料、鞋用材料,并可用于生产各种绒类织物、雨披、伞面以及包覆纱等"DTY 具有一定的弹性及收缩性是针织(纬编、经编)或机织加工的理想原料,适宜制作服装面料(如西装、衬衫)、床上用品(如被面、床罩、蚊帐)及装饰用品(如窗帘布、沙发布、贴墙布、汽车内装饰布)等POY 具有强度高、丝筒成形好、产品均匀性好的特点,使得产品在后加工时加工速度快、断头率低、退绕完全、消耗小、染色均匀适用于加工成高质量的低弹丝、网络丝、空气变形丝、缝纫线,前述产品用于生产各种仿丝、仿毛类服装面料,织造沙发面料、窗帘和汽车内部装饰布等,其织物悬垂性好、手感丰满、细腻数据来源:东北证券,Wind2.差异化长丝:相对概念,种类繁多聚酯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由于其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耐化学品性能好,织物尺寸稳定性好以及可洗、挺括的特性,作为主要纺织原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天然纤维的缺点,并缓解了天然纤维的紧缺状况。
由于聚酯纤维存在如吸湿性差、易积聚静电、易吸尘沾污、不易染色等缺点,因而激发了人们开发差别化聚酯纤维的需求。
2.1.差异化长丝的品种繁多“差异化”是相对于“常规化”而言的,概括来讲,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异形化”、“功能化”、“功能复合化”三个阶段:表格2:差别化聚酯纤维发展的三个阶段类别主要用途“异形化”阶段为了改善聚酯纤维织物穿着舒适性差的问题,日本率先推出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异形纤维,这种通过异形化来提升织物舒适感的差别化阶段是“异形化”阶段;“功能化”阶段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的需求愈加强烈,具有诸如抗菌、抗紫外线、阻燃、抗静电等各种功能的聚酯纤维被相继开发出来,此为“功能化”阶段;“功能复合化”阶段随着人们对产品功能多样化的需求与产品功能单一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赋予聚酯纤维复合功能成为新热点,该阶段为聚酯纤维的“功能复合化”阶段。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公开资料整理新型功能化纤维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不满足于其基本功能,还在外观、手感、舒适性、功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了弹性、吸湿速干性、抗静电、抗起球、阳离子可染、易染、光泽、蓬松性等差别化长丝的开发,不仅有单一改性纤维,更多的是复合改性纤维;同时产业和智能科技纺织品需求市场快速发展,拉动了阻燃、高强、导电、医用、环保等优质功能化纤维升级发展。
2.2.差异化长丝生产主要通过改性那么如何实现聚酯的“差异化”生产呢?常用的三种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与工艺改性。
对应的“差异化”聚酯产品分别是阳离子可染纤维、防紫外线等功能化纤维与细旦、异截面化纤维。
事实上,差别化纤维可以分为两大类:高仿真差别化纤维以及新功能化纤维。
高仿真差别化纤维更重视对于天然纤维的模仿(手感、特性等方面),通常采用工艺改性、化学改性的方式实现;而新功能纤维则着重与对新功能的开发,主要通过物理改性的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