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PPT

儿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PPT


新 生 儿 病 历
1. 主诉 2.现病史 出生史 生后一般情况 此次发病情况 3. 预防接种史 4. 家族史:重点母孕期情况 5. 查体:加上特殊的神经反射
30—40
25—30 20—25 18—2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七、 心肺查体特点 4. 心界 3岁以下只叩左右界MPG a.心左界于左侧第四肋间 乳头线外(内)cm b.右心界接近右胸骨线或胸骨旁线 3岁以上按内科叩诊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各年龄小儿心界
年龄 〈1岁 2—5岁 5—12岁 〉12岁
左界
右界
沿右胸骨旁线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接近右胸骨线 右胸骨线
左乳线外1~2cm 左乳线外1cm
左乳上或乳线内0.5~1cm 左乳线内0.5~1cm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七、 心肺查体特点 5.小儿心率快 受干扰大 心尖区第一音=第二音 P2>A2 杂音听诊部位(胸骨左缘)
4.诊疗经过
5.病后一般情况
儿科病史特点
五、个人史 出生史
包括
喂养史
Hale Waihona Puke 发育史儿科病史特点六、既往史 以往疾病 包括 预防接种史
七、家族史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一、争取小儿合作 二、查体体位可随意 三、注意保护性医疗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四、询问病史与治疗安排 一般病人: 先问后治疗 重病人: 重点问,重点查, 先治疗,再补充
2. 呼吸、心率:随年龄而变化MPG
3. BP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年龄 新生儿 呼吸 40—45 脉搏 120—140 呼吸 :脉搏 1:3 1:3—4 1:3—4 1:4 1:4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儿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特点
一、 小儿病史一般由家人代诉 二、 一般项目 姓名 年龄 性别 家长姓名
地址 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 入院日期
儿科病史特点
三、主诉 1.患儿就诊的最主要症状、原因及时间
2.数个主诉,按重点先后排列
3.不超过15个字 4.能反映出第一诊断
儿科病史特点
四、现病史 1.主要症状:先后描写 2.次要症状或伴随症状 3.与鉴别有关的阴性症状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九、 神经系统 3.某些生理反射引不出
腹壁反射(-)
新生儿
提睾反射(-)
书写病历顺序
1. 一般项目 2. 主诉 3. 现病史 4. 个人史 5. 既往史(不写系统回顾) 6. 家族史
书写病历顺序
7. 查体(与成人相同,按顺序写) 8. 辅查 9. 摘要 10.诊断 11.诊断依据 12.诊疗计划 13.签名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八、 肝脾 婴儿肝脏可在肋下1~2cm
6~7岁后不再触及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九、 神经系统 1.新生儿特殊神经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九、 神经系统 2. 阳性体征 头几个月肌紧张:克氏征(+) 布氏征(+) 2岁内双侧巴氏征(+)
危重病人: 边问边查边抢救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五、 一般测量
体重、身高(长)、头围、前囟、 腹部皮下脂肪、坐高、上下部量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六、 查体顺序
先查:心肺、R、P、BP、肝脾 再查:皮肤、淋巴结、骨骼、神 经系统 后查:口腔、咽喉
体格检查注意点及特点:
七、 心肺查体特点
1. 胸壁薄:轻叩、直接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