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负担的分配.
二、税式支出方式 (一)按目的划分
(二)按手段划分 1.税基式:税率既定,减少税基 税收豁免,纳税扣除 亏损抵补,起征点 免征额 2.税率式:税基既定,降低税率 低税率,零税率
Hale Waihona Puke 3.税额式:税基、税率不变,直接减免应 纳税额。 全部免税、减半征收、核定减征率 4.延期纳税 推迟纳税时间: 相当于提供无息贷款,支出额相当于 税额的纳税利息。
综合平衡
(三)选择恰当的税式支出方式 税额式和延期纳税适于“点”的支出—个别纳税 人 税率式支出,适于“线”的支出—行业、产品、
地区
税基式支出,适于“面”的支出—所有纳税人
税式支出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 二、倾斜原则 三、效益原则 四、透明原则 五、时效原则 六、简便原则
税式支出的经济效应
税式支出的正效应
三、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 (一)免除不同征税权主体引起的重复 征税的方法 1.低税法 居住国政府单方面为免除国际双重 征税,对本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外的所 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 ---减缓国际重复征税的税负程度, 而不能根本免除。
2.扣除法 在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 国家,在对其居民(公民)取得的来自 境内、境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 将其向外国政府交纳的所得税作为费用, 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就其余 额征税的方法。税负轻于国际重复征税, 重于一般国内所得征税。 --减轻或缓解国际重复征税,也不 能根本免除。
2.概念的渊源 税收政策性的减免由来已久,但被概括为“税式 支出”四个字是1968年由美国财政部首次提出 的。 73年美国国际税收专家斯坦尼.S.萨里在其《税 收改革的途径》中继承和发展了税式支出理论。 74年美国联邦预算法案将这一概念作为新的联邦 预算中的一部分应用于预算政策分析。 75年美国各级预算都包含税式支出项目,成为预 算正式组成部分。 目前,不少国家都建立了税式支出预算,并利用 国家预算对税式支出加以控制。
股息征税
(公司层面) 股息征税
较轻
轻
公司所得税征收 股息(抵免)
第二节 税式支出及其管理
一、税式支出的涵义 1.税式支出的概念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 济政策而对某些负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所 给予的少纳税或不纳税的优惠待遇。我们常说 的“减免”就是税式支出。 纳税人----税负减轻 政 府----放弃收入 因与财政支出性质相同,政策导向与目标 相同,对社会经济影响也十分相似,故曰: “税式”支出。
2.上下级政府间的重复征税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 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客体或税源征收相同的或类 似的税收。
分税制条件下,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
(二)由同一征税权主体引起的重复征税 1.以纳税人之间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基 础的重复征税。这主要是对流转环节征税引起 的重复征税。 2.以纳税人之间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 税。这主要是对所得征税引起的重复征税。 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公司利润 同属一源 个人股息
2.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1)在实行复合税制的条件下,为达到 公平和不同的政府政策目标,设置税种 数量较多,税收调节领域较广,税种重
叠度较高。
(2)不同国家政府实行不同的征税管辖
权,交叉征税的现象随国际经济交往的
日益增多也不可避免。
3.重复征税两种情况
(1)形式上的重复---多层国家职能的需要
(2)实质上的重复---扭曲税收负担的公平状态
二、重复征税的类型
(一)由不同征税权主体引起的重复征税
1.国家之间的重复征税 (1)国际重复征税
(2)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经济前提—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的出现 地域管辖权 直接原因—不同税收管辖权 交叉
居民管辖权
(3)后果
A.不利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有 效利用。 B.阻碍了国家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不利于落 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免除同一征税权主体引起的 重复征税的方法
1.免除以纳税人之间生产关系和交换 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税的方法 按增值额征税,表6-2
2.免除以纳税人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税的 方法
所 得 古典制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征税 分配利润--低税率 分率制公司所得税 留存利润--高税率 分配利润--免税 留存利润--征税 免税制公司所得税 分配利润--征税 留存利润--征税 归属制公司所得税 (个人层面) 股息免减 轻 轻 股 息 个人股息征税 税负 重
鼓励微利有益商品和具有外部正效益的商 品的生产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风险项目投资, 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保障个人生活基本需要,是实现收入公平 分配的有益补充 有利于扩大吸引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增加就业机会
三、税式支出的管理 (一)确定适度的税式支出规模 1.“适度”的必要性:非生产性支出必须 得以保证,不可替代。 2、规模:
(二)明确税式支出的政策目标
(1)排除客观因素影响,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公平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整 体社会福利水平
(3)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结构
3.豁免法
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
国家,对本国居民(公民)来自境外
的所得免予征税。它意味着居住国政
府单方面放弃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境外
所得的征税权,即承认来源国政府独
占税收管辖权。
—免除了国际重复征税。
4.抵免法
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国 家,对其本国居民(公民)取得的境 外所得汇总征税,在承认非居住国政 府优先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前提下, 允许本国居民将其来自境外的所得向 非居住国交纳的税收冲抵其向居住国 政府缴纳的税收。 —合理地避免了国际重复征税,是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第六章 税收负担的分配 :
局部调整
第一节
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一、重复征税的含义
1.概念
重复征税是同一征税主体或不同征税 主体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 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税所形成的双重或多 重征税。
同一征税主体--- 政府 中央政府 同一政府的不同级次 不同征税主体--不同国家政府 生产者或消费者 不同纳税人 不同生产者、中间商、不同消费者等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