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外盾构隧道技术的差距之一(6)
中外盾构隧道技术的差距之一(6)
• (3)规划待建(盾构法可能性最大)
内容 施工工期(月) 开工年 盾构直径(m) 盾构类型 管片厚度(m) 管片宽度(m) 衬砌类型 拼装型式 接缝防水 圆隧道长(m) 通风形式
打浦路 60 1965 10.22 网格式,土 箱运土 0.6 0.9 RC箱型,上 下拉杆 通缝拼装 环氧沥青为 主 1322 全横向
2.上海黄浦江越江公路盾构隧道
• (1)已经建成
打浦路隧道(单管2车道) 延安东路隧道北线南线(双管4车道) 大连路隧道(双管4车道)
• (2)正在建设
复兴东路隧道(双管双层6车道) 翔殷路隧道(双管4车道) 上中路隧道(双管双层8车道) 长江西路隧道 军工路隧道 新建路隧道 人民路隧道 龙耀路隧道
谢 谢!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南京地铁1号线全长22.72km,其中有10.9km区间 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才用φ6.34m土压平衡 盾构。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北京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雍和宫站区间隧道近 688m作为盾构试验段工程,于2000年9月25日始 发推进。隧道外径6.0m,由6块管片组成,环宽 1.2m,管片厚0.3m,隧道施工选用德国海瑞克 公司的ф6.19m土压盾构。
四.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3.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特点
• 盾构机经历了:网格式挤压-土压平衡-泥水 平衡的历程; • 隧道截面形式:单圆、双圆、矩形; • 管片接缝经历了:直缝-错缝的过程; • 新型管片开始进入试验(预应力管片、钢纤维 混凝土管片) • 断面越来越大,上海上中路隧道直径14.87m, 为目前国内最大,拟建的崇明越江隧道的直径 15.4m,为世界之最;
四.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4.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 目前,国内盾构机依赖进口,尚不具有完全自 主研发适合不同使用要求的盾构机; • 使用盾构种类较为单一(以土压平衡和泥水平 衡为主),未见有新型特种盾构的使用报道; • 管片形式单一,主要以RC平板型为主,且形状 以矩形为主; • 管片接头形式单一,目前主要以螺栓(直螺栓、 弯螺栓)为主,不适于高速化施工。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南京、天津工程目 前有50余台土压盾构用于区间隧道施工,其中 90%为φ6.14m-6.34m的土压盾构,上海地铁 还引进5台φ6.3m×W10.9双圆型土压盾构正在 进行双圆隧道掘进施工。 • 1989年,上海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17.37km长 的上、下行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地铁隧 道外径6.2m,环宽1m,管片厚0.35m,由6块管 片拼装而成。施工所用盾构是φ6.34m土压平 衡盾构。
上中路 (双线双 层) 30(计划) 2003 14.87 泥水盾构 0.6 2 RC平板 错缝拼装 遇水膨胀 止水带为 主 1250x2 纵向通风 直径最大, 上下层互 为逃生通 道
其它技术特色
首条过江盾 构隧道
注浆法保护 临近构筑物
道路同步施 工技术
直径扩大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延安路北线 48 1982 11.3 网格式、水 力开挖、泵 送出土 0.55 1 RC箱型,上 下拉杆 通缝拼装 氯丁橡胶为 主 1476 全横向
延安路南线 34 1994 11.22 泥水盾构 0.55 1 RC箱型 通缝拼装 遇水膨胀橡 胶止水带为 主 1310.5 纵向通风
大连路(双 线) 28 2001 11.22 泥水盾构 0.48 1.5 RC平板 错缝拼装 遇水膨胀橡 胶止水带为 主 1275x2 纵向通风 旁通道冻结 法施工,开 发泥水系统 控制等软件
上海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
四.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1.国外盾构机技术特点
• 种类多、功能全; • 特种盾构技术发达(如变径、转向、分叉、地 中对接等); • 异性断面技术先进(矩形、多圆、椭圆等); • 新型盾构不断涌现; • 发展趋势:超大断面、复杂断面、长距离掘进、 高速施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
复兴路 (双线双 层) 38(计划) 2001 11.22 泥水盾构 0.18 1.5 RC平板 错缝拼装 遇水膨胀 橡胶止水 带为主 1214x2 纵向通风 双层车道 施工技术, 开发带牛 腿管片
翔殷路 (双线) 30(计划) 2003 11.58 泥水盾构 0.48 1.5 RC平板 错缝拼装 遇水膨胀 橡胶止水 带为主 1560x2 纵向通风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1990年甘肃采用盾构法建设引大入秦工程(30A隧 道),引进美国罗宾斯伸缩式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开 挖直径5.53m,开挖后用4块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 厚度30cm ,管片宽度1.6m。 • 1995年,上海开始研究矩形隧道技术,1996年研制了 一台2.5×2.5m的可变网格矩形隧道掘进机。 • 1996年,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工程开工,长1300m 的隧道采用11.22m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施工。 • 1998年12月,中国第一条较长距离的水底观光游览隧 道——上海外滩观光隧道,采用了国外二手直径为 7.65m 的铰接式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隧道全长646.7m。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2003年8月,上海地铁8号线黄兴路~开鲁路 2.6km区间隧道采用双圆盾构,采用了2台 ф6300×W10900双圆盾构掘进机施工,该盾构 掘进机的刀盘为辐条式,开口率较大(80%以 上)。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双圆盾构出洞
双圆盾构管片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2001年10月,上海大连路隧道工程开工,该隧道圆形主 隧道长2565m,采用直径11.22m的泥水盾构掘进机施工, 衬砌采用错缝拼装,外径11.0m,内径 10.04m,环宽 1.5m。 • 2003年6月,中国最大的盾构法隧道——翔殷路开工。 盾构推进段南线为1242.09m,北线1231m。采用直径 11.58m的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掘进,隧道外径11.36m, 内径10.4m,江中两条圆形隧道间设有两条联络通道。 • 2003年9月中国首条双圆隧道始发段在上海轨道交通8号 线的隧道掘进施工中获得成功。
封顶块管片
标准块管片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1995年上海地铁2号线24.12km区间隧道开始掘进施工, 地铁1号线工程所用的7台φ6.34m土压盾构经维修以后, 继续用于2号线的施工。 • 2000年开工的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区间隧道仍使用 φ6.34m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 2002~2003年,上海地铁8号线、6号线、9号线相继建 设,依然采用φ6.34m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上中路隧道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通缝管片向错缝管片的演变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带牛腿管片和上层道面板施工
三. 国内盾构动预应力结构型式 主动预应力结构型式
小浪底双圈环锚图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4.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工程应用
上海地铁M6线 直线段
四.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1966年 泥水加压盾构
1974年 土压平衡盾构EPB
1976年 铰接式盾构
1981年 压注混凝土衬 砌工法ECL
1986~1988年 复圆、多圆断 面盾构MF 新型盾构技术发展过程
1993年 球体盾构、 扩径盾构
四. 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2.国外管片技术特点
• • • • • 管片种类多; 各种新型、复合管片不断涌现; 管片接头形式多样; 管片拼装技术不断改进; 发展趋势:适应复杂地层、复杂断面、高速施 工的要求。
三. 国内盾构及管片技术介绍
• 广州地铁1号线始建于1995年,全长18.5km,其 中8.78km区间隧道采用2台泥水加压盾构和1台复 合型土压盾构施工,盾构直径6.14m~6.25m。 • 广州地铁2号线始建于1999年,全长21.34m,其 中10.64km区间隧道采用6台ф6.14m复合型土压 盾构掘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