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2019年3月20日(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1、(4分)当前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不再是每家每户以种地为生。

绝大多数农村人选择外出打工,少数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荒地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以及在林中放养土鸡和野鸭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村留守人口的减少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这种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称之为____________ ______。

由于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出生率不断降低,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有从___________型向__ _________型转化的趋势,所以全国性二胎政策放开。

(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3)生态学家不会以某一个或几个种群为单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试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

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和被分解者利用,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2、(4分)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

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地某双子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 _法,调查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 _等资源的能力。

(4)若当地发生火灾,林木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年在烧焦的土地上长出了杂草,这属于群落的______ ______演替。

(5)某种小型食肉动物新迁入当地,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其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

3、(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能量摄入后的去向,其中C代表_________。

湖泊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

同一个蜂巢中蜜蜂居住的蜂房不同,不能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草原年初时野免数量为l 000只,年末时为l l00只,其中新出生200只,则野兔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

水稻的均匀分布是_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3)某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曲线中表示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___点,图中K________(填“是”或“不是”)表示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4、(4分)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5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

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湿地剖面示意图(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___。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5、(4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圣天湖湿地公园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等功能,为白天鹅等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请回答:(1)圣天湖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群落演替是__________演替,反映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进行。

(2)某同学欣赏了湿地公园中绿苇环抱、鸟语花香的美景后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使用价值。

(3)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荷花、芦苇、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4)经调査发现,该湿地公园中某植物近五年的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原因是_____。

(至少答两点)若该植物为引进的外地物种,很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6、(5分)下列有关群落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A.当外界环境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时,群落的演替也将不再进行B.人类活动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C.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将形成森林D.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活动虽然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7、(5分)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δ(δ= 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 B.O→t5 B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t3→t5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D.t3→t5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8、(5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9、(5分)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出现的活动不能称之为反射B.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兴奋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D.③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10、(5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的成分可以包括a、b、c、d、eB.上图中的调节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机制C.信息分子b和c是由同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D.信息分子a不需借助血液运输就能作用于靶细胞11、(5分)北京麋鹿苑的部分麋鹿被迁移到湖北石首长江故道地区后,形成新的种群。

数年后,石首保护区中的麋鹿,出现了经常到保护区外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进入石首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B.麋鹿进入石首地区后,导致了当地的群落发生初生演替C.麋鹿的引入,提高了石首地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麋鹿常到保护区外农田采食,可能是种内斗争增强所致12、(5分)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灌木阶段生物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灌木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是取代草本植物的重要因素D.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复杂13、(5分)甲地发生过森林大火,乙地火山喷发后形成裸地,之后均发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B.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会发生改变C.甲、乙两地发生演替的速度不同D.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4、(5分)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和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感染的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被HIV感染后,人体的体液免疫不受影响 B.两种病毒感染,都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两种病毒感染,都会导致机体患自身免疫疾病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15、(5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D.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16、(5分)某学者对某自然区域中食草昆虫进行研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某科昆虫在草原上的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些食草昆虫的种群密度C.环境对食草昆虫的容纳量受季节、天敌等的影响D.气候等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昆虫的出生率相死亡率17、(5分)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的幼虫和成虫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18、(5分)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农田退化成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上升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19、(5分)97.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20、(5分)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1、(5分)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2、(5分)在缺水环境中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增加棉花产量。

相关主题